宁波
摘要:现在很多学校还是以升学率为第一目标,家长也仍在关注“分数”,这使得素质教育很难得到推广。高考固然重要,但让学生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办事、学会生存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教育。
关键词:素质教育;完善;广泛实施
现在,某些学校只为提高升学率,扭曲了基础教育的教育目标,把学校教育实际措施转移到应付升学考试的轨道上来,把整个学校的教育变成为争取获得高升学率服务的教育,对学生的全面发展,创新能力的培养都起到了扼制作用。
一、传统教育已不再适应社会发展,不利于人才培养
新课程改革的目标是培养出新一代具有创新型的高素质人才。首先,在应试教育中“失败”的学生会产生一种失败情绪和失败心理。正是因为应试教育把升学考试成败作为衡量学校、教师、家长和学生成败的惟一标准,因此,未能升学者就成了失败者,这就使大批“失败”者的心灵中产生了失败心态和失败情绪,这种心态和情绪又会被带到社会上,散发出消极的影响。
其次,传统教育不利于提高全民族素质,让学生全面自由充分地发展。当今社会,教育的目的是提高全民素质,培养优秀的、具有创新思维的高素质人才。而对于传统应试教育,只是重分数轻能力,忽略了学生创造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要提高全民族素质就必须使教育面向全体,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才能为全民族素质整体水平的提高,提供切实的保障和牢固的基础。为此,教育改革必须广泛实施。
二、转变思想,广泛推广素质教育
现在很多学校还是以升学率为第一目标,家长也都在关注“分数”,这使得素质教育很难得到推广。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身体素质、心理素质和生活技能等素质很难得到提高。高考固然重要,但让学生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健体、学会生存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教育。
要实施素质教育,我们培养的学生要全面发展,在自然科学以及人文科学上都要均衡发展。我们要培养学生具有适应时代的能力,良好的心理品质以及不断更新知识的可持续发展的素质。在教学中不应该着眼于考试,不应该拘泥于试题中的小技巧,而应该着眼于那些最基本的对学生终身受益的知识、科学的方法以及追求真理的精神。因此,教师在教学方法上要改变过去的传统模式,在课堂教学中不应再以教师讲授为中心,不再让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是把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让他们主动学习,鼓励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进行探究。
总之,素质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着眼于他们全面素质的提高,它与升学教育并不矛盾,只不过它不是把高考中取得高分作为追求的目标,而是把培养学生的能力,让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可见素质教育是比应试教育更科学、更合理的教育。所以,素质教育必须尽快完善,广泛实施。
【责编 张景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