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伪狂犬病的诊疗体会

2013-04-29 00:44:03李娟程远潘虹等
湖北畜牧兽医 2013年8期
关键词:治疗体会病因诊断

李娟 程远 潘虹等

摘要:阐述了羊伪狂犬病的发病情况、临床症状、发病原因、诊断技术、防治措施及治疗体会,供养殖户参考。

关键词:羊伪狂犬病;病因;诊断;治疗体会

中图分类号:S858.2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273X(2013)08-0023-02

2013年2月中旬,漯河市郾城区孟庙镇某村一养殖户前来求诊,畜主诉,共饲养6只波尔山羊,3 d前一只公羊先发病,然后是一只3月龄的羔羊和一只3岁的母羊相继发病,病羊高热、常在墙上或在其他物体上摩擦嘴部或眼部。经当地兽医按脑炎治疗无效,从发病到死亡1~2 d左右,已有3只羊先后死亡。

接诊后笔者很快赶到发病现场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并对发病羊进行了临床诊断和对已死亡的一只羊做了剖检。

1 临床症状

其体温41 ℃,呼吸加快,精神沉郁。唇部、眼睑部出现剧痒,病畜不停地摩擦眼部或唇部,摩擦部位出血性肿胀。病羊运动失调,有时作跳跃状或向前呆望,眼结膜有严重炎症,口腔排出泡沫状唾液,鼻腔流出浆液性黏性分泌物。病羊身体各部肌内出现痉挛性收缩,咽喉麻痹,吞咽困难及全身性衰弱。

2 病理剖检

被摩擦的唇部和眼部脱毛、水肿,其皮下组织有浆液性或浆性出血性浸润。肝脏肿大、色质不均、色泽发暗,胆囊肿大,充满墨绿色胆汁;心外膜有出血点和血斑;脾脏不同部位有多处出血梗死,边缘明显多见;肺有点状出血,气管有大量泡沫;肾质地变软;胃黏膜有针状出血点和出血斑,真胃黏膜层充血呈红色炎症。

3 实验室检查

采取病羊血液,分离血清做伪狂犬乳胶凝集实验,实验结果呈阳性。

采集已死亡羊的脑组织(中脑、小脑、脑桥和延脑)直接镜检发现具有疱疹病毒的一般形态特征,病料电镜观察,病毒粒子呈圆形或者椭圆形,中央为核芯,内含双股RNA,其外是衣壳,呈20面体立体对称,最外层是病毒囊膜,囊膜表面有纤突。根据其特征疑为伪狂犬病病毒。

4 诊断

经临床诊断和剖检变化,结合实验室诊断,该养殖户的发病羊为伪狂犬病。伪狂犬病又名奥耶斯基氏病、传染性延髓麻痹和奇痒病,为损害神经系统的急性传染病,绵羊和山羊均可发生。

5 鉴别诊断

狂犬病常需要与狂犬病,李氏杆菌病作鉴别诊断。

伪狂犬病与狂犬病的鉴别诊断: 狂犬病患畜一般有被患病动物咬伤的病史,病畜兴奋时多有攻击性行为。病料悬液皮下接种家兔,通常不易感染。脑内接种,发病后无皮肤瘙痒症状。

伪狂犬病与李氏杆菌病的鉴别诊断;羊感染李氏杆菌后一般无皮肤瘙痒症状。血液涂片染色镜检可见单核细胞增多。病料观察,可发现革兰氏阳性的李氏杆菌。病料悬液接种家兔,不出现特殊的瘙痒症状。

6 病原

伪狂犬病病毒又称猪疱疹病毒I型,分类上属于疱疹病毒科、水痘病毒属。病毒在发病初期存在于血液、乳汁、尿液以及脏器中;而在疾病后期,则主要存在于中枢神经系统。

7 流行病学

自然感染见于牛、羊、猫、犬、猪以及多种野生动物,鼠类也可自然发病。猪对该病有一定抵抗力,成年猪感染多呈隐性经过。病畜、带毒家畜以及带毒鼠类为该病的主要传染源。感染猪和带毒鼠类是伪狂犬病病毒重要的天然宿主。羊或其他动物感染多与带毒猪、鼠接触有关。感染动物通过鼻液、唾液、乳汁、尿液等各种分泌物、排泄物排出病毒,污染饲料、牧草、饮水、用具及环境。该病主要通过消化道、呼吸道途径感染,也可经受伤的皮肤、黏膜以及交配传染,或者通过胎盘、哺乳发生垂直传播。一般呈地方性流行,以冬季、春季发病为多。

8 防治

(1)病愈羊血清中含有抗体,能获得长时期的免疫力。

在发病羊场,可使用伪狂犬病疫苗作两次肌肉注射,间隔6~8d,注射部位为大腿内侧或颈部(第一次左侧,第二次改为右侧)。接种量:1~6月龄的羊只,第一次接种2 mL,第二次接种3 mL;6月龄以上的羊只,第一次和第二次均接种5 mL。

(2)羊群中发现伪狂犬病后应立即隔离病羊,停止放牧,严格进行圈舍消毒。

(3)与病羊同群或同圈的其他羊只应注射免疫血清。当出现新病例时,经14d后,再注射一次免疫血清。如果没有出现新病例,应对所有羊只进行疫苗接种。

(4)用伪狂犬病免疫血清或病愈家畜的血清可获得良好效果,但必须在潜伏期或前驱期使用。目前尚没有其他特效的药物可以治疗该病。

(5)进行灭鼠,避免与猪接触,防止散播病毒。 体会。

9 体会

该养殖户的羊和猪在同一圈舍饲养,但猪并未发病。根据畜主反映该批猪群已进行过伪狂犬病疫苗接种,该批猪对伪狂犬病毒的抵抗力较强。由于该养殖户的羊在发病前没有接种羊伪狂犬病疫苗,可能与接触携带伪狂犬病病毒的羊、猪、鼠有关,感染动物经鼻漏、唾液、乳汁、尿液等各种分泌、排泄物排出病毒,污染饲料、牧草、饮水、用具及环境。该病通过消化道、呼吸道途径感染,也可经皮肤、黏膜损伤以及种羊交配传染,或者通过胎盘、哺乳直接传染。

发病羊在临床症状明显到死亡仅1~2 d,发病急、死亡快。潜伏期没有明显的临床症状,不易被发觉,又被误诊为脑炎,延误了最佳确诊和治疗时机,待实验室诊断结果出来后,剩下的另外2只羊也先后发病,由于没有该病的康复羊血清可用,目前又没有特效药物可使用,也于24 h内相继死亡。

笔者在临床诊疗工作十余年来,发现羊伪狂犬病在本地区发病较少,在诊疗羊伪狂犬病上经验不足,在今后的诊疗工作中有待提高诊疗技能。根据该病例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来看,羊伪狂犬病也是危害养羊业主要传染病之一,应引起高度重视。不同种类的动物不能混舍饲养,搞好消毒和免疫接种是防治该病的有效措施之一。

猜你喜欢
治疗体会病因诊断
捋捋新冠肺炎的中医病因
基层中医药(2020年2期)2020-07-27 02:45:56
视疲劳病因及中医治疗研究进展
电视的病因
小布老虎(2017年1期)2017-07-18 10:57:27
蒙西医结合治疗肠道疾病10例体会
青春岁月(2016年20期)2016-12-21 14:48:13
猪口蹄疫疾病的预防与治疗体会
浅谈耳前瘘管的治疗体会
医学信息(2016年29期)2016-11-28 10:14:47
浅谈猪喘气病的病因、诊断及防治
信息技术与传统技术在当代汽车维修中的应用分析
红外线测温仪在汽车诊断中的应用
科技视界(2016年21期)2016-10-17 18:28:05
窄带成像联合放大内镜在胃黏膜早期病变诊断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