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猪产业庞大,前后带动多个行业。2012年生猪产值达到1.04万亿元之多,考虑到其上游饲料和动保产业,以及下游的屠宰加工产业,带动的全产业链产值超过1万亿。
城乡差距决定未来需求空间大。国内城乡居民猪肉两者相差40%的猪肉消费水平。根据世行和粮农组织调查,人均收入在5 000美元以下时,居民对于肉类的消费需求会快速上涨。如果农村居民人均消费达到城镇居民消费水平,全国农村猪肉消费量每年将增加1 500万~2 000万t。
规模化带来效益的提升。从养殖场数量看,2010年中国年出栏500头生猪以上的养殖场共有22.04万个,占比仅为0.36%;从出栏头数看,该规模养殖场年出栏生猪共3.23亿头,占年总出栏数的34.54%。横向对比来看,美国出栏5 000头以上生猪的养殖场共有2 900个,合计贡献全美61.1%的生猪存栏量和88%的生猪出栏量。
养殖模式:一体化是长期趋势。目前养殖业的模式主要是三种:农户散养、“公司+农户”和公司自养模式。城市化率的提高带来更多的农民转变成市民,使得与养殖业具有合作关系的农户减少;食品安全的更高要求将加大对肉源的控制,要求公司自养模式的比例将会提升。养殖场地、资金和技术的限制使得生猪行业进入壁垒增加。
存栏量高决定难有大的反弹空间。生猪的供求关系决定着价格,同时价格的涨跌,反过来影响生猪养殖的积极性。2013年以来的能繁母猪淘汰率较低,能繁母猪存栏量持续维持在5 000万头以上,将制约未来价格的反弹空间。我们认为,一般地在能繁母猪存栏量在4 800万头以下时,生猪价格出现反转的概率较大。
温氏+史密斯菲尔德:两种模式,兼具优势。温氏集团通过“公司+农户”的模式,在全国获得快速扩张。Smithfield成功的关键包括四个方面:①发展高附加值的品牌产品②一体化模式③优质遗传④进行战略收购。
从规模化入手,寻找成长确定性公司。在规模化的进程中,大企业市场份额增加导致价格的话语权提升,生猪存栏的波动幅度会减小。美国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其价格波动周期延长,由4年一次变成5~6年一次,价格波动的幅度明显减缓,主要是因为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美国的规模化养殖比重快速上升。长期来看,侧重成长性所带来的投资机会:①规模化的提升;②一体化发展。
(来源: 中国饲料行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