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晔 姜贵萍 耿菲
[摘 要]采用文献资料法、访问座谈、比较研究等方法,对哈尔滨市社区体育现状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哈尔滨市群众体育事业正在逐步发展壮大,社区体育得到明显的发展。社区体育中,中老年女性群体是参加健身运动的骨干力量,男性则成为社区健身运动的薄弱群体;
[关键词]全民健身计划;社区;社区体育
[中图分类号]0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 — 2234(2013)08 — 0085 — 02
社区体育的兴起是中国社会体育发展主动适应社会经济体制改革的必然产物,随着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型,大众体育的开展方式已经由过去的单位统一形式逐步过渡到社区分散活动模式,社区体育的发展将成为社会关注的重要问题。近年来哈尔滨市的经济逐渐发展的, 百姓的生活水平普遍得到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们在闲暇时间走进运动场进行身体锻炼。每天锻炼一小时,幸福工作一辈子成为一种理念,花钱买健康也成为一种时尚,哈尔滨市的体育人口也逐年增多,社区体育该如何去适应城市经济的发展,不断满足居民日益增长的体育文化需要,是我们面临的重要的课题。
1 社区体育的概念
根据社区体育的实际开展情况,我们可以把社区体育定义为:社区体育是区域性体育,是社会体育的组成部分。由社区居民组织的简便易行、广大群众喜闻乐见的多种多样的身体锻炼的体育活动。具有自主性、公益性、多样性、有趣性、服务性等特点。对丰富居民文化生活,提高生活质量,交流邻里感情,改善人际关系,促进社区繁荣发展等都有重要意义。社区体育不但存在于社区的整体之中,成为社区的有机组成部分,而且还依附于社区,随着社区的发展而发展。社区体育是群众体育的最基本部分,是以社区内居民为主要对象开展的体育活动。
2 哈尔滨市社区体育的现状
21 哈尔滨市社区体育的社会背景
随着国家对体育政策的不断完善与调整,哈尔滨市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体育运动开始由竞技运动向大众体育运动方向发展,越来越多的人们逐步认识到体育的重要性,体育健身意识日益加强,为了提高生命质量,人们选择了体育锻炼。哈尔滨市社区体育的蓬勃发展,对于进一步提高人民体质,活跃和丰富百姓的日常文化生活,提高全民身体综合素质,搞好城市精神文明建设都将起到重要的作用和影响。
2.2 社区体育组织管理体制
哈尔滨市居民体育活动地点呈多样化,总体上可概括为普通活动点、有固定室内活动场地的体育中心、体育运动协会等三类。其中普通体育活动点数量占第一位;体育活动中心数量占第二位;较为正规的体育辅导站和体育项目或人群协会的活动数量为第三位。现在 90%的街道辦事处建立了全民健身领导组织, 全市有 70%的社区建立了社区体育组织管理机构,有专人负责开展体育活动。体育活动开展的较为活跃社区,多数是群众凭着热情自发组成的体育锻炼。活动点的管理主要由锻炼者自主管理, 越来越多的人们能够主动参加体育活动,并由零散自我锻炼逐渐转向正规化有指导的锻炼方向发展,组织者均为自愿无报酬的付出,管理水平与锻炼水平与2008年比较有了较大的提高。
2.3 社区体育设施现状
哈尔滨市各个社区的小型体育健身设施在不断的加大投入的力度,很多高档小区体育设施完备。如南岗区和群力一些新建小区,体育健身器材完备,小区管理的非常好,为哈尔滨市居民健身活动的开展提供了极大的便力。中小型社区也都有体育设施,在较落后的小区,则没有健身设施,这部分仅占12.8%。 体育设施,还存着总量不足的问题。表现出布局缺乏系统,资源不能共享,管理维护缺损等问题。
2.4 社区居民参加体育锻炼人群的各项指标分析
通过这次调研,我们发现男女在运动中所占的百分比发生了改变。男性锻炼者在锻炼人群中占 40%;女性锻炼者占 60%,(见表 1)女性多于男性,女性锻炼者人数比2008年锻炼者人数有较大增加。其原因在于越来越多的女性经济收入较高,在经济上独立,这部分人群开始关注自身生活质量,在余暇时间进行瑜伽、健身操、游泳、羽毛球项目的锻炼,一部分女性开始走出美容院进入到运动场,通过运动来延长青春容颜,运动观念发生了悄然的变化。
从年龄分布上看(见表 1),50 岁以上的中老年人,他们当中离退休人员较多,占总人数的 42.74%;30-50 岁的中青年人数量最少,这部分人群工作比较繁忙且压力大,占总人数的 28%;30岁以下的青少年儿童参与人数29.25%。
职业分布情况是(见表 2):企业职工占 35.77%,人数是所调查职业中最多的;第二位是自谋职业者(个体工商户、作家、打工族等)32.11%,还在学校读书的学生占 25.6%;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个体工商户和打工族在城市买房、以及新兴职业族的逐渐增多,这些人在城市社区中的活动中越来越活跃;公务员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只占6.5%,公务员到社区参加锻炼的很少,多数到收费的运动场所。
2.5 社区居民参加体育锻炼的时间和频率分析
从以上统计表中,我们可以看出,30岁以下和50岁以下季节性锻炼和有规律锻炼的人数较多,30—50岁这部分人数百分比较少,而30—50岁在周末节假日锻炼的人数则较多,这和他们的工作性质相关联。有规律性锻炼的人数大多数分布在20岁以下和50岁以下,中青年人则为数较少。 中青年人在锻炼次数中大部分人的选择每周 1-3 次及每月1-3 次锻炼;在 50 岁以上人群中,他们的时间充裕,相对锻炼时间较多,每天早晚锻炼和每周有固定时间锻炼人群选择率最高,在周末这部分人群锻炼的百分比较少,这可能和晚辈们在周末回家和老人共度天伦之乐相关。
这组数据和2008年对哈尔滨市社区体育发展现状的调研比较看,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哈尔滨市民的体育锻炼意识在不断的提高,这一方面和国家的全民健身政策相关,另一方面和市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相关,越来越多的人们也开始关注自身的健康,利用闲暇时间进行身体锻炼已成为人们的一种共识,体育人口也逐年增多。
3.结论
3.1随着哈尔滨城市居民的收入水平、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的明显提升,从事体育锻炼的人数稳定增长,健身主体也从原来的老年群体向不同年龄段扩展,市民的健康意识和健身观念明显增强,健身、休闲、娱乐已经成为当今生活方式的主流。
3.2目前,哈尔滨市居民体育活动点依然呈多样化,活动点管理水平比前几年有所提高。通过调查哈尔滨市各大社区我们看到,各活动站点都配有两到三名社会体育指导员, 中小社区仅一名或没有,这个数量远不能满足社会的需求,群众性的健身活动非常需要科学指导。
3.3 在锻炼的时间选择上, 各个年龄段的人群是不一样的,其中青年和老年群体锻炼时间较为固定,而青壮年则由于工作各方面的压力,锻炼时间不固定,但是从各年龄段锻炼时间看,哈尔滨市民的健身热情要比08年调研时有较大幅度的增加。
4建议
4.1 完善社区体育组织管理
社区体育要健康、稳定、良性的发展,必需建立建全体育组织机构,要和高校的社会体育运动指导与管理理专业沟通建立固定联系点,建立固定的体育运动基地,一方面解决高校社会体育运动专业学生的实习问题,另一方面,社区自身也形成穩定的组织管理机构。
4.2 兴建场地设施配备器材
建议哈尔滨市政府应多建设小规模的体育健身地点,这对于现阶段哈尔滨城市的发展和各个不同阶层百姓需要非常重要,也会对于提高百姓的生活质量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
4.3 加强社区体育活动功能的宣传
开展社区体育活动,不但要考虑到增加运动的吸引力,更要加强运动功能的宣传的力度。社区应通过媒体进行体育咨询,讲座等形式积极宣传国家的体育法规文件,把体育健身的理论、方法介绍给社区居民,提高居民的体育文化知识,提高人们对身体健康重要性的认识,让居民自觉主动地走出家门,加入到健身行列,让社区体育健身功能发挥更为重要的作用。
〔参 考 文 献〕
〔1〕 顾渊彦,李明.21世纪中国社区体育〔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 2001.
〔2〕 中国城市年鉴〔M〕.北京:中国城市年鉴社,2001,(17).
〔3〕中国群众体育现状调查与研究〔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0.
〔4〕熊茂湘.体育环境导论〔N〕,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3,(05).
〔5〕王青山刘继同中国社区建设模式研究〔M〕.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08).
〔6〕朱旭红.我国体育产业可持续发展因素分析〔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5,(09).
〔责任编辑:王 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