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郊区化理论的研究述评

2013-04-29 22:26杨海华
理论观察 2013年8期
关键词:述评城市化

杨海华

[摘 要]郊区化是城市聚集——扩散效应传导机制作用下城市空间扩展的结果,是城市化进程的必然趋势。郊区化现象已经逐渐成为我国大城市最具长远影响的趋势性变化。郊区化的产生和发展对城市可持续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因此,加强对郊区化理论的研究对正确理解和把握城市发展规律,促进城市合理有效增长具有重要意义。通过梳理学界关于郊区化研究的文献,发现郊区化研究主要集中在郊区化的概念界定、郊区化动力机制、郊区化可持续性发展、郊区化发展模式等几个方面。

[关键词]郊区化;城市化;述评

[中图分类号]C912.8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 — 2234(2013)08 — 0047 — 02

一、 郊区化的概念界定

概念是任何一门学科研究的基石,不同的概念经过推理过程会得出不同的结论,因此给予概念明确的界定在学术研究中是一件十分重要的事情。

关于郊区化的定义问题,学术界引用最早的是日本地志研究所编写的《地理学辞典》中的有关阐述:郊区化是指城市周围的农村地域受到城市膨胀的影响,向城市性因素和农村性因素相互混合的近郊地域变化的过程。柴彦威认为上述郊区化概念并未涉及中心区的衰败和“空心化”问题,应视为广义郊区化范畴,而与此相对应的狭义郊区化即只有中心区人口外移和城市功能外迁,并由此导致了中心区停滞和衰退的郊区化,才是真正意义的郊区化。〔1〕这种论述在美英郊区化的发展实践中得到论证。但是基于本国国情分析,周一星卻认为郊区化是指中心区人口、就业岗位和服务业向郊区转移,中心区人口增长相对低于郊区。〔2〕顾朝林进一步指出郊区化是由于地租昂贵、人口稠密、交通拥挤、环境恶化等推动力促使中心区人口、产业外迁的城市离心扩散现象。〔3〕上述两种观点都认为,郊区化即为城市郊区化,它必然表现为中心区资源和城市功能向郊区迁移和分散,它是城市集聚不经济情况下的离心扩散过程,但并不一定导致中心区衰败或被空心化。

《中国大百科全书·地理学》给予郊区化的定义为:郊区化就是郊区的城市化,主要发生在特大城市周围,城市交错地带的土地利用性质发生了变化,一般经历农作物的商品化、劳动力的商品化和土地的商品化三个阶段,有时可能形成卫星城。〔4〕该定义都把郊区化概念等同于郊区城市化。陈俊峰、张鸿雁认为郊区化应该具有二重性,即郊区化是城市郊区化和郊区城市化的交叉运动,两者不断互动、聚生、变迁,这种过程受到城市离心力和城市向心力的双重影响和制约。〔5〕

目前国内学界对郊区化概念的界定主要沿用周一星等学者的思路,即把研究视角立足于城市中心区,它是在城市聚集-扩散效应传导机制作用下城市在经历了中心区绝对集中、相对集中以后的一种离心分散阶段,具体表现为人口、产业及各种城市用地包括工业、商业、办公业、文教业等先后从城市中心区向郊区迁移。郊区化是一种带有长期性趋势的变化,是一个动态的过程。

从本质上讲,郊区化是基于达成区域整体协调发展的目标,城市中心区和郊区之间所要进行的区域功能再配置。特别需要指出的是,郊区化的存在有一个前提条件,它是在城市化程度很高的都市区范围才会出现的现象,即此时城市发展已不是单一中心而是多中心发展格局。

二、郊区化动力机制研究

郊区化动力机制的研究主要目的在于寻求郊区化现象产生的动力来源。

陈学明对美国郊区化的动力机制做了如下总结:首先,高速公路建设和汽车等交通工具的普及,使得交通环境大大改善,这为人口向郊区转移提供便利,也为产业转移提供物质载体,为郊区化的空间布局提供了网络框架;其次,中心区聚集不经济引发了诸多的“城市病”,比如交通堵塞、环境恶化、暴力犯罪等社会问题。为了追求舒适的生活环境,人们自发选择郊区生活;复次,美国人文化价值观里面存在很深的乡村情节,再加上自由迁徙的秉性,更加深了美国人对郊区生活的向往。〔6〕白雪强认为美国联邦住房政策对于在郊区购房者给予政策优惠,大大刺激了人口向郊区的迁移。〔7〕

与美国郊区化动力机制相比,我国郊区化的动力机制有其共性的一面,但也有自己“中国特色”的一面。周一星和孟延春认为中国的郊区化和美国的郊区化虽然都有城市资源向郊区扩展的表现,但就动力机制角度而言,两个国家存在很大不同。美国郊区化基本是在中心区出现衰落的情况下,人口自愿迁徙到郊区,产业自发转移到郊区的一个主动过程。而我国的郊区化现象的产生是由很多复杂变量相互影响的结果,城市人口和产业的转移都非完全主动行为,并且郊区化和城市化同行,城市化未出现明显衰落的迹象。它的动力来源主要为:1.城市土地有偿使用制度。该制度使得原来土地无偿使用转变为土地出现级差地租,地价因区位不同而导致城郊间土地功能置换,具体表现就是城郊间产业互换;2.住房体制改革和危旧房改造工程。政府加大对郊区的住房供给能力,并通过政策优惠积极鼓励和引导人口向郊区转移;3.城市交通、通讯等基础设施改善。这些因素为城市人口和产业向郊区转移提供了物质便利;4.国内外大量投资为郊区化顺利进行提供了资金保障。〔8〕在上述观点的基础上,刘秉镰等又做了进一步补充:1.户籍管理体制改革。这项改革刺激了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自由流动,城市在人口压力加大的情况下,会疏导人口向郊区地带转移;2.企业外迁和园区建设。由于城市排斥力作用,大量企业主动向郊区转移,寻求新的发展机会。同时政府出于发展地方经济需要,在郊区设立各种类型开发区以利于招商引资,政府对开发区的规划建设大大推动了郊区化进程。〔9〕杨文和魏海涛则认为以上几位学者的观点只能作为我国郊区化结果的具体影响因素而非动力机制,郊区化的真正动力机制应该来源于市场作用和制度变革的双重驱动。〔10〕该研究说明在新的经济发展环境下我国郊区化的发展趋势开始具有了主动性的特征。康燕红认为中国郊区化发展与政府企业化特征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她认为政府通过行政区域规划推行郊区化,是一种积极主动的行为,它是出于拓展城市空间、改善城市形象、调整产业布局的多重动机,而这些动机本身就根源于政府企业化的诱因。〔11〕

从学界关于我国郊区化现象的动力机制研究的文献中,我们会发现政府行为是我国郊区化发展最重要动力来源。不同的政府公共政策会对郊区化发展走向产生深远的影响。

三、 郊区化可持续性发展

郊区化的产生和发展是城市化进程中带有长期趋势性的变化,它对整个城市化的可持续性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

郊区化的有序开展会疏解中心区的人口密度,改善人居环境;分解城市工业,缓解城市环境污染;发挥中心区的区位优势,带动郊区农村开发,提高土地使用效率。〔12〕但是郊区化也会对城市的可持续性发展产生不利影响。张文新等从宏观层面论述了郊区化对城市化产生的不利影响主要集中在旧城改造和旧城保护、生态环境破坏、人口管理难度加大等方面。〔13〕郑立波提出我国郊区化经历20多年的发展已经出现了土地、交通和环境等多方面的“瓶颈”约束。〔14〕张笑寒从郊区用地方面做了进一步的研究,他认为当前郊区过度开发,土地资源占用和浪费现象严重;郊区规划滞后,土地利用功能分区和布局相對混乱;郊区用地用于公共基础实施领域供给不足等等。〔15〕高向东、张善余在研究上海郊区化时指出郊区化已造成郊区各项生活服务配套设施与人口再分布态势不相适应,教育、医疗卫生等生活基础设施布局需要重新规划调整。〔16〕刘望保、闫小培等在研究广州郊区化时指出郊区化带来了严重的人户分离的问题,他们认为广州在人口郊区化的进程中要更加注重郊区尤其是近郊区的教育、医疗等配套设施建设,以减少中心区与郊区的人户分离现象以及交通需求。〔17〕

学者在研究郊区化可持续性发展时认为郊区化有利有弊,主张要加强政府郊区管理,确保郊区化能够在城市规划的统一指导和统筹安排下有序合理适度进行。

四、郊区化发展模式

城市地域结构和城市空间扩展的方向和规模,受到很多因素的制约和影响,城市空间扩展过程及其地域结构形态是有一定规律的,呈模式化特征。综合国内学者的研究,对郊区化模式大致可以分类为三类:

1.英国的卫星城建设模式。〔18〕这种方案将城市按功能进行分区,核心区作为办公、购物及娱乐的功能区,将居住区设在城市周边的卫星城,核心区和卫星城通过便捷快速的交通网络进行连接。城市多是沿着交通轴线扩展,城市空间布局呈狭长式带状分布。在这种模式下,不会形成巨大的集中城市,城市分布较为分散,此时要达到城市不同分区的功能到位,政府必须发挥城市规划的作用,注重单个小城镇的发展域城镇体系的综合功能相结合,同时确定小城镇在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地位。

2.美国的边缘城市模式。〔19〕美国城市的发展进程呈现先由发散再到收敛,城市空间分布由点到线再到面的内生发展过程,城市之间成为相互依托的城市体系,但在整个发展过程中不同区域之间并不是均匀替代的, 经济带呈梯度递进,在城市地域的扩展中呈现跳跃式发展。美国的边缘化城市模式完全是在市场作用机制下完成的。

3.摊大饼发展模式。〔20〕这种模式的主要特征就是城市发展在地域上呈现连续性,城市布局连片集中,一圈又一圈向外围扩展,呈摊大饼状。我国大城市郊区化一般沿用摊大饼式的发展模式。丁成日通过实证方法对“摊大饼”进行了深入的剖析,他认为“摊大饼” 有其合理性,因为城市边缘地带区位优势明显,交通相对可达程度较高,能够以较小的成本完成城市人口和产业的转移。〔21〕但是在这种模式下,如果缺乏有效引导和控制,郊区资源粗放利用,会导致城市过度蔓延的问题。近年来我国城市尤其是大中城市的郊区用地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无序蔓延现象,即以极低的人口密度向现有城市郊区扩展,占用过去从未开发过的土地,带来了一系列诸如“低密度的土地开发、无限制的向外围未开发用地扩散、‘蛙跳式或零散的空间扩展形态、单一功能的土地利用、农业用地和开敞空间的消失”等问题。〔22〕夏书章教授总结出了我国郊区化进程中的无序蔓延问题的几个主要特征:加速度、低密度蔓延;拼贴式、破碎性蔓延;蛙跳式、跃迁性蔓延;非配套、非同步性蔓延;功利化、矛盾伴生性蔓延等等。〔23〕

〔参 考 文 献〕

〔1〕柴彦威.郊区化及其研究〔J〕.经济地理,1995,(02):48.

〔2〕周一星. 城市地理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99-100.

〔3〕孙群郎.美国城市郊区化研究〔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27.

〔4〕中国大百科全书(地理学)〔M〕.北京: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0:244.

〔5〕陈俊峰,张鸿雁.郊区化的内涵及其二重性〔J〕.社会,2003,(41).

〔6〕陈雪明.美国城市化和郊区化历史回顾对中国城市的影响〔J〕.国外城市规划,2003,(01):54-55.

〔7〕白国强.美国郊区化及其衍生的区域问题〔J〕.城市问题,2004,(04):66.

〔8〕周一星,孟延春.中国大城市的郊区化趋势〔J〕.城市规划汇刊,1998,(03):24-25.

〔9〕刘秉镰,郑立波.中国城市郊区化的特点及动力机制〔J〕.理论学刊〔J〕,2004,(10):69.

〔10〕杨文,魏海涛.城市郊区化研究〔J〕.城市问题,2004,(03):13.

〔11〕康艳红.政府企业化背景下的中国城市郊区化发展研究〔J〕.人文地理,2006,(05):12.

〔12〕周一星.对郊区化要因势利导〔J〕.城市规划,1999,(04):14.

〔13〕张文新,田辉.中国大城市郊区化对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影响分析〔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3,(06):69.

〔14〕郑立波.中国城市郊区化主要约束因素分析〔J〕.齐鲁学刊,2000,(06):154-156.

〔15〕张笑寒.城市郊区化进程中的用地问题研究〔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02):52.

〔16〕高向东,张善余.上海人口郊区化与城市可持续发展〔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2,(01):76-78.

〔17〕刘望保,闫小培,陈忠暖.基于EDSA-GIS的广州市人口空间分布演化研究〔J〕.经济地理,2010,(01):34.

〔18〕 〔19〕孟祥林.城市郊区化模式比较与我国的选择—以英美澳日等国为例〔J〕.城市问题,2006,(05):62-64.

〔20〕姚士谋,等.中国城市群〔M〕.合肥:中国科技大学出版社,2006:300.

〔21〕丁成日.城市“摊大饼”式空间扩张的经济学动力机制〔J〕.城市规划,2005(4):58-59.

〔22〕BURCHELLRW.SprawlCosts.EconomicImpactsofDe-velopment〔M〕 .Washington,D.C:Island Press,2005:125- 128.

〔23〕夏书章.中国城市郊区化进程中的无序蔓延〔J〕.行政论坛,2010,(01):1.

〔责任编辑:张平凡〕

猜你喜欢
述评城市化
吴景超的都市社会学及其对城市化的启示
关于法学视角下的服务型政府建设探析
近十年来中国城镇化发展的研究述评
现代朱子哲学研究述评
国内三十年语码转换研究述评
诗歌里的低诉,苍凉中的守望
国内科技投入研究现状简评
失衡的城市化:现状与出路
“城市化”诸概念辨析
轨道交通推动城市化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