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社会主义的经济增长理论探析

2013-04-29 21:02杨东昌
大观周刊 2013年8期
关键词:科学发展经济增长

杨东昌

摘要:生态社会主义的经济增长理论经历了一个发展过程,从最初的稳态经济的“零增长”发展到后来主张的适度增长,提出了解决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之间尖锐矛盾的方案,对当前我们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转变发展方式有一定借鉴意义。

关键词:生态社会主义 经济增长 科学发展

生态社会主义试图把生态学同马克思主义结合在一起,以马克思主义理论解释当代环境危机,从而为克服人类生存困境寻找一条既能消除生态危机。生态社会主义希望找寻一条既能满足当代人的必要需求,又能保护生态环境的经济发展道路,因此在关于经济增长理论方面,经历了由实现经济的零增长到经济适度、理性增长的过程。

一、主张建立“稳态经济”实现经济的“零增长”:20世纪70、80年代

所谓“稳态”指的是,“创造一种使各个个人都在其中既可满足自己的需要,又不损害生态系统;既可同自然和谐一致而又彼此平等交往”的经济模式。”而“稳态经济”(即生态经济)就是指实现经济的“零增长”。 这种经济制度把符合生态原则而不是把利润的大小作为衡量经济发展的主要指标。20世纪70、80年代的生态社会主义者就是支持这一个观点,力求打破经济不断增长的迷梦,追求经济发展。他们认为这一时期中的人们都是在盲目的追求利润、追求经济的发展,疯狂的开发和摄取自然资源,西德绿党主张——我们根本反对一切数量的增长,特别是当它由于追求利润而受到刺激之时。这种盲目以至于已经超过了自然环境可以承受的范围,最终导致了全球的生态危机,所以他们希望人们能够在这种盲目当中冷静下来,将生产规模和经济发展速度稳定下来,主张建立一种以保护自然和理智地使用自然资源并为后代着想为特征的“稳态经济”,实现经济的零增长。这一主张虽有它的可取性,但是在经济全球化和南北两极分化日益严重的情况下,由于整个世界的经济已经成为了一个整体,一味的追求经济的“零增长”只会产生更加严重的后果,根本就不可能解决生态危机。而且对于一个发展中国家来说,生存权和发展权是它们最根本最基本的权利。而经济的增长是解决他们的生存问题的唯一途径,一个国家要发展也要依靠经济的增长,所以如果还妄想着在这样贫困的,甚至连基本的温饱问题都没有解决的国家企图建立零增长的稳态经济,这无异于就是叫他们自杀。实行这种经济政策的后果也只能是两极分化的日益扩大。从另一方面来说,由于现在资源的短缺,生态的失衡,如果我们要解决这种现状,就需要依靠科技的进步,对现有的企业进行技术上的改造,而要实现技术的进步,就需要经济的增长,然而在这种零增长的经济条件下,是不可能实现的。

二、主张经济的适度增长:20世纪90年代

高兹明确提出:“零增长或者负增长只能意味着停滞、失业和贫富之间的差距的扩大。”九十年代以后,生态社会主义者也逐渐意识到“零增长”几乎是难以实现,他们转而开始反对“稳态经济”,主张经济的适度和理性增长。这种经济增长是随着人们的需求的增长而增长,以满足人们的需要为目的,而不是利润,这种增长必须是适度的、合理的。这种经济增长的关键不在于增长速度的快慢,而在于它是否符合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是否能够满足人们的理性需求,是否在生态环境可承受的范围之内,因此当经济增长慢的时候,并不一定意味着不好;当经济增长过快时,也不一定意味着危险,不正常。也即是说,生态社会主义的增长必须是理性的,为了每个人平等的需求有计划地发展,因此,它与生态环境的要求是相容的。采用这种生态经济模式正是由于生态社会主义者明白是什么造成了全球的生态危机,它的根源是什么,这样有利于社会的更快发展。因此生态社会主义的经济增长必须是适度的、理性的,它所追求的经济增长是为了能够达到每一个人的共同利益,为了每一个的均衡发展,同时也是有利于生态环境的。生态社会主义这一经济增长模式选择的转变,正是生态社会主义理论逐渐趋于成熟的最好验证,同时实行经济的适度增长不仅是人类的合理选择,同时也符合社会发展的需求。

三、结论

我國传统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为了获得经济的增长是通过大量的投入生产要素来扩大生产规模这种方式实现的。而这种实现经济增长的方式也决定了它必要要依靠较高的成本、消耗大量的生产要素来实现自身的经济增长,同时无法保证生产出来的产品的质量,经济效益也低下。所以在20世纪80年代初,中央就明确提出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思想。这一思想的转变由最初的“九五”计划到“十五”计划,在十六大以后逐步地完善和丰富。接着十七大把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正式写入了党的报告。可以说十七大提出的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对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思想的飞跃。十八大报告再次提出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不难看出,十八大对此转变方式的重视,并且明确在报告里指出,“发展是关键,经济建设是中心。”在这里我们就需要搞清楚经济发展和经济增长的关系,我们不能盲目的把经济增长看成是经济发展,增长看中的是量上的增加,而发展不仅要求量,更要求的是质,而且应该要把质摆在首位,把握各种关系的协调。所以说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上取得成效是我们实现经济发展目标的一个重要前提,同时也是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的重要保障。因此,总的看来,尽管其理论尚有诸多问题,但生态社会主义的经济增长理论与我们提出的科学发展观和转变发展方式的方针有许多共通之处,值得我们学习借鉴。

参考文献:

[1]臧立.马克思恩格斯论环境[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3.58-63.

[2]宋晓芹.论生态社会主义的时代意义[N].潍坊学院学报,2005(1).

[3]汤传信.生态社会主义析评[J].江淮论坛,2002(4):60.

注释:该文为复旦大学社科部马克思主义理论博士后流动站科研成果,贵州师范大学博士科研项目(200916)成果。

猜你喜欢
科学发展经济增长
推动教学秘书工作科学发展之刍议
多措并举开展“两学一做”促进扬水事业科学发展
文化自信,登高望远
杉树湾村经济社会发展状况探讨
我国高职院校科学发展的环境影响因素分析
提升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对财政支出和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
基于物流经济的区域经济增长研究
知识产权保护、国际贸易与经济增长的文献综述
反腐与经济增长
人口结构与中国经济增长的经济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