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峰
摘要:初中音乐教学不仅要传授给学生音乐知识和技能.还要在音乐学习的过程中对学生的心灵进行启迪和激励。通过音乐艺术的内在美来感染和净化学生.唤醒学生内心深处对音乐的无限热爱之情.培养学生对音乐知识的兴趣以及提高学生积极主动学习音乐的动力。
关键词:新课改;初中; 音乐; 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95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6-5962(2013)08-0245-02
由于受传统音乐教学目标定位的影响,音乐教学可能更注重于音乐基础知识与技能的学习,而课改后的音乐课程已明确定位其属人文学科人域,音乐教学也不仅仅是音乐知识与技能的学习。而是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与人义素养的整体提高,相应对音乐教师基本素质的也有了更高的要求。下面我简单的谈谈新课改下如何上好一堂音乐课。
1 中学音乐课现状
1.1 在近两年教育制度的改革和各所学校的积极响应下,音乐课终于名正言顺的被列入了高中课程表。所有的人都意识到:"没有美育的教育是不完全的教育",但在升学压力面前,升学考试以外的科目并未真正被重视起来,甚至受到极大的冷落。音乐课又逐渐成为毫无生命力的摆设,学生对音乐课的认识也产生了误解,认为音乐课是拿来给大家放松、休息的。
1.2 中学音乐课不再是小学教学的模式,它需要的是接受过专业训练的音乐老师。部分学校认为音乐课就是打开录音机放放音乐就了事,没有专门聘请专业院校毕业的老师,只是简单的找有音乐兴趣的其它教师兼任音乐教师一职,实不知,中学音乐课对教师的要求是非常高的。
1.3 许多中学都按照教育部要求开设了音乐课,但是教学设施不够完善。有的学校连一架普通的电子琴都没有,更谈不上钢琴、音响、多媒体等现代化教学设施了。
2 引导学生知晓音乐的重要性
音乐课本是一个应该充满活力、蕴含丰富而有趣的课程,可是有的教师因顾虑到学生的音乐知识普遍薄弱,而把认知性任务当成课堂教学的中心和唯一目的。具体教学目标一确定,就导致音乐课堂教学只关注知识的有效传递,课上见书不识人,全围着书转。正如苏霍姆林基所描述的那样:教师使出教育学上所有的巧妙方法,使自己的教学变得尽可能地容易掌握。然后再将所有的东西要求学生记住。这种忽视学生主体只重视知识移植的课堂教学是对学生智力资源的最大浪费。同样,仅仅达到认知目标的音乐课算不上是真正意义上的好课。我们应在每一节课上力求让学生获得多方面的素质教育。
好的音乐课留给学生的精神是永恒的,除了让学生获取相应的专业知识外,还要让学生拥有一种精神,一个立场,一种态度,一种不懈的追求。如音乐老师的一堂音乐课能促使其学生一生对音乐的执着追求,这才是一堂好的音乐课的真正价值所在。同样,我们在上声乐专业课时,不能只考虑练声、唱歌、训练技能技巧,还要让学生在课堂教学中认识到学习声乐要坚持不懈、勤于思考、勤学苦练、持之以恒。培养能让他们面对一切困难与困扰,努力向上的顽强意志与拼搏精神。比如:上音乐欣赏课。它的意义并不仅仅是让学生记几个名作家、名曲目,也不是放任自流,只把录音机一放,我们老师不再进行任何参与。教师应该通过简短精炼的提示,引起学生细心倾听,让学生在反复欣赏音乐中潜移默化的受到影响,促使其产生相应的表达方式,并最终积淀成为人的精神世界中最深层,最基本的东西:价值观和人生观。
3 师生互动,以学生为主体
在开放的音乐教学中,教师应营造一种民主、自由、轻松、愉快的氛围。创设良好的师生关系。老师大多数时间可以走到学生中间,缩短和学生的距离。现代教育倡导学生主体。教师主导的教学方法,而一节音乐课的成功就在于学生主体地位的确立,教师采用何种方式来对学生进行引导以达到师生之间的互动。一个人的情绪是极具感染性的,人们的情绪情感很容易相互感染,相互影响。在课堂上,教师的情绪应该是非常富有感染力的,不同的教学情绪收到的教学效果是截然不同的。
人们常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让学生对授课内容感兴趣,他们才会主动积极的参与进来。要充分解放学生的脑、手、口、眼等,让他们在上课的过程中很积极。真正把自己当成主体,而不仅仅是被动的坐着听教师的安排。例如在教师与学生的互动过程中,学生们参加活动不积极,如果此时老师采用消极的态度,可能活动就没法再继续进行下去。相反如果老师主动的为大家起个好带头来激发学生们的兴趣,可能此时的课堂又是另外一番景象。我们要把快乐带到课堂上,带给我的每一位学生。教师快乐的教学,学生才会快乐的学习,作为非主科的音乐课更应如此。
4 多运用多媒体,注重视听效果
音乐教学基本上不能依靠讲授的方式来完成,因为教师的感受不能替代学生的感受,施教者的体验也不能替代学习者的体验。而现代化的教学设施在中学音乐教学中是具有很重要的意义的。如果一个生动的ppt多媒体展示,学生可以一目了然的通过声音、文字、图片、动画、影像等来直观的感受音乐,教师还可以通过画面展示,让学生了解更多课本外的内容,在音乐作品的聆听中了解作者的身世、创作的环境与创作背景。因此。我在进行课堂教学改革,特别是进行音乐鉴赏教学时,十分注意让学生充分聆听音乐,学生在我的启发和引导下主动地参与体验理解作品,我尽量做到少讲、精讲。音乐作品在本质上是听觉艺术。先听后感,才能有所联想、想象,进而才有听众审美的提高。
音乐欣赏的学习,必须通过"听",通过反复的"听",不同一般的感知的"听",还要达到理性的"听",甚至达到审美意义的"听"。既然如此.就可以先在"听"上下工夫,让学生能主动的被"听"吸引住,而后才有"被教育"的可能,这是音乐欣赏实施美育的第一步。要实施此第一步,最佳方式就是采用多媒体教学。它集视、听、唱、赏四者于一体,能全方位地满足学生的感官刺激,给人以巨大的震撼力,实现声乐标准的视听同步。在选择、使用现代教学媒体时,要遵循媒体传播规律、教育教学规律以及学生的认知规律,做到优化组合,同时要尽可能多留有师生情感交流的空间,做到恰到好处地运用,发挥其最大的正效应。
5 组织音乐兴趣小组
最后为了使同学们对音乐保持持续的兴趣,我根据学生的意愿组成音乐兴趣小组,并要求兴趣小组的同学每次文化课考试应达到的成绩要求,否则不准参加。音乐兴趣小组的主要任务是:共同讨论研究选择那些歌曲可以作为校园歌曲,节假日和学校重大活动的节目编排等,这样做的结果,既培养了学生的集体意识和团队意识,也增强了他们学习各门功课的积极性。
总之,如何上好音乐课有很多好的方法或者说有很多好的切入点,其实重要不是教学的方法,而是通过你的音乐课,能让学生感受到音乐能带给他们快乐与愉悦,让学生感受用音乐来表述人们用语言不能表达内心情感,音乐课应用音乐去陶冶学生的情操、净化他们的心灵,学生喜欢了音乐,自然喜欢上音乐课了,我想这就应该是一堂好的音乐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