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回家

2013-04-29 00:44蔡梦钰等
中学生百科·大语文 2013年8期
关键词:心安回家

蔡梦钰等

作文题:

按下面的提示与题目写一篇文章。

有人行色匆匆急着回家,有人整装待发准备回家,有人念念不忘想着回家,也有人望眼欲穿等亲人回家……

你觉得“家”意味着什么?对于“回家”,有什么体验和感受,或者什么联想与思考?请自拟题目,写一篇800字以上的文章。

从提供的材料看,这是一个情感意味很浓烈的题目,可以写记叙文,也可以写抒情、议论性散文。可以纪实,写见闻感受;也可以发挥联想想象,编故事写小小说。

如果写成记叙文,应有具体的记叙和描写,要结合自己的观察、体验与感受,写出真情实感。“家”是我们最熟悉的所在,或许也是个最陌生的地方。有时让你无限眷恋,有时又让你很想逃避。可以结合现实发挥联想和想象,对“家”做各种角度的定位,但一定要言之有物,切忌空泛。

【习作一】

文/蔡梦钰

小时候,家对我而言,就是爸爸那辆大白鲨摩托车。

春回大地,万物复苏,花红柳绿,草长莺飞,正是郊游踏青的好时节。每当这时,爸爸妈妈总会带着我到长沙的各处景点游玩。一辆小小的摩托车,载着一家三口,穿梭在长沙的大街小巷。我们在沿江风光带放风筝,在岳麓山欣赏春天的美景;在坡子街尝遍特色小吃,在省博物馆领略历史的变迁;在老动物园观赏动物表演,在烈士公园感受过山车的刺激……到处都留下了我们的脚印,到处都撒满了我们的欢声笑语。

后来啊,家对我而言,就是妈妈做的那一锅热气腾腾的火锅。

冬天,到处都是一片凄凉的景象,北风呼啸,窗户上布满了层层白色的水雾。家里却是暖洋洋的。昏黄的灯光投射在桌上,映出阵阵水汽。锅中的豆腐不停地翻滚着,和着水,奏出一曲美妙的音乐。每到冬天,妈妈总会做火锅给我们吃,说是天冷,吃着火锅浑身暖和。我和爸爸早已坐在桌前,四只眼睛牢牢地盯着火锅中的食物。爸爸总是耐不住性子,抢着在氤氲的热气里伸进筷子,用筷子穿起几块豆腐,做成“豆腐串”,然后连酱也不蘸就迫不及待地往嘴里送,结果当然是被烫得“哇哇”叫。看着他那夸张的样子,我和妈妈总会开怀大笑。笑声充满了整个屋子,驱散了严寒。

长大后,家对我而言,就是餐桌上可口的食物。

放学归来,转动钥匙,拉开沉重的防盗门,刚进屋,便可闻到饭菜的香味。爸爸坐在沙发上看书,看到我回来了,连忙给我倒了一杯水。妈妈仍在厨房忙碌着,将做好的饭菜一一端上餐桌。每天的晚餐时光是我一天中最快乐的时候。一家人在吃饭时谈天说地,或是聊着当天发生的趣事,或是谈论着国内外的大事。一天的疲倦都在此刻消失,只留下家人间淡淡的温暖。

现在啊,家对我而言,是一张温暖的床,是爸爸每天不辞辛劳地送我上学,是妈妈每天为我讲解我不懂的难题,是……

无论何时,无论何地,家永远是我最坚实的后盾,是我在劳累时休息的地方,是我最温馨的港湾。

因为,家里有我挚爱的亲人,家中有暖暖的亲情。

这位同学巧妙地借用了余光中先生《乡愁》的体例,将一个抽象的概念具化成一个个具体可感的物象,并且加入了大量现实生活场景的描写,让温馨的画面和温暖的情怀交织在一起,互相映衬。这是在考场上一种比较取巧的作文方法,有一定的框架,却又不同于三段论式的模式化作文,不那么容易让人产生阅读反感。不过这样的方法也不能多用,用太多自然也就变成套路化了。而且也要注意题材与主旨,并不是任何类型的文题都适合这一体例的。

【习作二】

大 宅

文/司 雪

在除夕的前一天,我与父母一起回到了老家——衡阳。

除夕的清晨,天将亮未亮的时分,睡在身边的母亲与坐在床沿的外婆已经开始一言一语地说话。内容无非是关于孩子、家庭。她们谈话的声音轻而细密,在幽暗的天光中一直持续。那些语言像是飘浮在空气里,它们会流动、会漫溢,让人心觉得暖和安定。

外婆与那个时期的农妇一样,勤劳周转,有忙不完的家事。快过年的时候,尤其忙碌。把糯米磨成粉,将年糕一屉一屉蒸熟,豆沙馅的糯米团,豆沙加了白糖和桂花。糯米层略有些硬,嚼起来有清香。焖的粥也时常撒上一大勺白糖,他们都爱吃甜的。温热烂熟的粥滑入食道,绵密妥帖。

不记得距上次回家有多久,一年吧,还是两年?我穿梭在大宅里,这里的老虎窗依旧大开,窄小的木楼梯破败,生长出茁壮的瓦松和仙人掌。记得更小的时候,院里邻居关系密切,几乎家家都相识。但是他们现在都陆续搬出去。我杵在门前,观望着空落落的阁楼,心里泛起一阵人走茶凉的感伤。原来啊回家,并不全被满满当当的欣喜雀跃填充,同时也被失望与落寞点缀。

这里的树影浓密的柏油马路,热腾腾的豆浆铺子,密集热闹的人群,在时光的洪流中默默淡去,像一张没有留下底片的旧照片。我只来得及看一眼,便失去关于它的全部线索。

家乡人都有着浓厚的人情味,他们的一举一动在柴米油盐之间散发着丰饶的气息。在密集的住宅空间里,每一家的喜怒哀乐,都如同他们晚餐的内容,无法成为秘密。旧时人们不是十分宽裕,感觉却比现在丰足,人们收入不高,物资也有限,但人与人,人与外界的联系如水乳交融。这是家乡人的生活习惯,现在城市里很少看到人与人之间相互串门,互相分送礼物。大家在公众场合热闹聚会,便一轰而散。

往日我搬着矮小板凳坐在院里看外婆与邻居唠嗑,不认为有丝毫奇怪。但那景象好似一颗红宝石无意纳入胸襟,熠熠闪光。只是那时的我不知不识,未曾为这繁华富贵心生胆怯。

我沉浸在记忆中的大宅里,无法自拔。但我也相信,不管环境的格局怎样变迁,无论是钢筋水泥铸造的高楼大厦,还是悠长的弄堂。我都会如故地想她。我也知道,总有一天,总有一天它会被时代的潮水洗刷成断壁残垣。但我也会一如既往地爱她。因为,即便我失去与那里的人的一切联系,也不会失去在那个城镇里形成的待人处事的方式,以及这种方式给我带来的欢愉和满足。

家是我的根基,是我的源头。是我受伤时的依靠,是我老去那一天迎接我的最坚实的胸膛。

这是一篇充满了“味道”的作文。一所大宅子,承载着一个家族世代的生活与记忆。那里有清晨空气的味道,有外婆做的家乡地道美食的味道,有邻里之间坐在院子里唠嗑时阳光的味道……那些都是家的味道,人情的味道。作者的文笔在现实生活的基础上稍作修饰,语言气质非常适合这种怀旧气息较浓的文章,因为人在回忆美好的过往时也是一样的,总会在潜意识中为记忆笼上一层美的面纱。

【习作三】

此心安处是吾家

文/文 雅

所谓家,就是让人感到心安的地方。

前不久的春运大潮中,不少外地打工者千辛万苦排队买票,在拥挤的火车上盼望着家中的年夜饭。对于他们而言,只有故乡才是让他们心安的地方,才是“家”。春运再挤再乱,也要返乡。

可有些人却不这么想。春节期间仍有不少在工地上做工的人无法离开岗位。他们的家人便索性来到工地陪他们过年。他们在工地上摆火锅吃年夜饭,这些常年在外的工人师傅看着久未见面的妻子和孩子,脸上露出满足的笑容。在他们心中,只要家人在一起,即使没有坐在舒适的房子里,也是心安的。此刻工地简陋的小屋也成了他们的“家”。

的确,心安之处是吾家,古往今来有不少这样的例子。

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因为在他的心中只有待在抗洪抢险前线才能让他心安,那里才是他真正的“家”;大将霍去病长年与匈奴作战,少有回家。只有在战场和将士们在一起保卫祖国的边界才能使他感到心安,战场才是他真正的“家”;如今我们的国家领导人总是要与基层干部或人民群众一起过年,因为人民就是他们的家人,与人民在一起才能让他们心安,站在人民群众中间才是他们真正的家。

有的时候,若是家庭不再让你心安,那便也不能称之为“家”了。

杨绛先生在《我们仨》中回忆了与丈夫钱钟书和女儿钱媛一起度过的快乐日子。丈夫和女儿都已去世,只留她孤身一人在这冰冷的尘世。此时,她觉得自己在三里屯的家已经不再是家了,而只是一个客栈。她写道:“家在哪里,我还不知道,我还在寻觅归途。”是啊,那个冷清的房子,已不再能让她心安了,也就不再是她心目中的“家”。

如今,杨绛先生也已去世,她终于在天堂与家人团聚,她终于回“家”了。

我们寻寻觅觅摇摆不定,不就是想要找一个令自己心安的栖身之地吗?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不需要有宽敞的房屋,豪华的装修,只要能给自己温暖,让自己心安,那便是家。

苏东坡的晚年被一贬再贬,他却一笑置之,只道:“此心安处是吾乡”。

是啊!此心安处是吾家。

作者对素材的运用毫无刻意之感,不流于俗套,也只有真正阅读并吸收消化了大量素材,才能做到信手拈来。更难得的是,作者对“家”进行了多个层次的解读,从一个具体的地址、一间具象的屋舍,到一个只是工作的地方却因为亲人的到来而成了“家”,再到因为至亲之人的离去,“家”成了一个寄居的客栈。而这些无一不指向文章的主题:此心安处是吾家。文题对苏轼名句的化用,也从侧面体现了作者写作时的自信与巧思。

编辑/姚 晟

猜你喜欢
心安回家
异乡人生 吾心安即归处
此心安处是吾乡
你在,就心安
回家的路(外一则)
1670天后,回家
回家
负重心安
此心安处是吾乡
一顿饭一处心安
过年回家,他们在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