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泓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6-5962(2013)08-0131-01
我们平时在教学过程中常会遇到一些似是文言词,又似在现代汉语中使用的词,弄清其中的来龙去脉,对我们学习不无裨益。
因为汉语是发展的,它在历史演变中发生了质变,这种质变决定了汉语的古今之分,也决定了汉语词汇的古今之别。现就古语词与古代汉语的联系与区别,谈一拙见。
古代汉语词汇随着汉语历史的发展而演变,其大致有三种情况:
第一,完全停留在古代汉语里,今天只能在历史文献中见到,或者在反映古代生活的作品中偶尔见到,现代人的交际已经完全不把它们当作词使用,它们当中的某些成员只能以语素的身份出现在现代汉语的合成词或成语中。例如:鬲(li)(古代的一种炊具)、觚(gū)(古代一种盛酒的器具)、虎符(古代调兵用的凭证)、诏书(皇帝颁发的命令)、袂(mèi)(袖子:分袂、联袂而往)、寐(睡:梦寐以求)等。这些词纯属于古代汉语词汇的范围。
其二,随着汉语的历史发展起了质的变化,完全消失了古代汉语词的种种特点而转化为现代汉语词了。如:"人、手、天、地、推、拉、按、招、黑、白、大、小、秋风、长城、印刷、悠久"等,这就是古今通用的传承词。这些词标志古今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事物和现象,大多为基本词。它是现代汉语词汇对古代汉语词汇的总的历史继承,具有传承性和整体性,是现代汉语词汇形成的基础。因为现代汉语是古代汉语的发展,现代汉语的词汇不是在消灭古代汉语的词汇以后重新创造的,而是通过旧质要素的逐渐衰亡和新质要素的逐渐积累而形成的。这些传承词尽管在书写形式上古今完全相同,指称对象大体一致,但意义还是有所不同的。例如:古代"流泪而放悲声"才叫"哭",现在"因痛苦悲哀或感情激动而流泪"均可曰"哭",可见"哭"这个词古今所指范围还是有差异的。所以《说文》说:"哭,哀声也。"《论语·述而》:"子于是日哭,则不歌。"《礼记·檀弓》:"有妇人哭于墓者而哀"。
还有一类古今书写形式相同,意义却很不一样的传承词。如"走"现在是步行的意思(当然还有其他的引申义),古代却是奔跑的意思。《战国策·触龙说赵太后》"老臣病足,曾不能疾走。""疾走"就是"快跑"。《说文》"走,趋也。"《释名·释姿容》说:"徐行曰步,疾行曰趋,疾趋曰走"。这正确解释了古代"走"的字的意义。。这些词当它们表古义时是古代汉语词,表今义时,则属现代汉语词汇,谁也不会感到它们是古代汉语词。
其三,是保留古代汉语词的某些特点,但在现代语中仍有一定的生命力和表现力,能够满足现代人的某种交际需要而进入到现代汉语词汇队伍中来。如"公子、小姐、圣旨、干戈、瞻仰、拜谒、欣慰、矍铄、甚、亦、以、而已、若干、如此"等等。这部分词原本是古代汉语词,所以它们在某种程度上还保持着古代汉语的风格、特色。但是,它们既然已被现代汉语吸收了,势必改变了古代汉语词的某些特点。总之,它们已经"推陈出新,古为今用"了,成为现代汉语词汇系统中的组成部分了。为了把它们同保留在古代汉语中的古代汉语区别开来,故称之为"古语词"。它是在现代汉语已经形成的基础上对古代汉语词吸收。
古语词是指古代就已经产生,但又不算基本语汇,现在只是偶尔还使用的词,所以也是一般语汇的一部分。古语词句包括一般所说的文言词和历史词,来源于古代文言著作。因为它们可以表达特殊的意义或感情,语体色彩,所以才被普通话所吸收。
文言词语是古代的事物或概念现在还存在,但已经由别的词语替代了。一般口语中已不大使用。如"余(我)、足(脚)、观(看)、俸禄(工资)、囹圄(监狱)、值……之际(当……的时候)"是文言实词;"之(的/它)、乎(吗)、故(因此)"是文言虚词。文言词语虽已有白话词语来替代,但现实生活中有时也不可缺少,比如表示"看"义的白话词只有"看、瞧、盯、瞅"等几个,而文言的"观、视、望、顾、窥、觑、瞟、盼、睹、览、瞻"等词表示的细微差别却是无法完全被新词取代的。而像"欣闻、惊悉、拜会、晋谒、噩耗、节哀"等词,在正式外交文书中,也不能用白话词语替代。
这些古语词与古代汉语词的区别就在于:
第一,古语词是比较经常运用在现代汉语的书面语中,而不是偶尔出现在个别人的个别作品中。那些为表现古代生活而偶尔使用一下的历史词语是不能称之为现代汉语词汇体系中的古语词的。鲁迅先生的历史小说《铸剑》就使用了一些历史词语,如:"又过了不少功夫,才看见仪仗,什么旌旗、木棍、戈戟、弓弩、黄钺之类……"其中,"仪仗、旌旗、弓弩"在现代汉语作品中还可以经常见到,可视为古语词,而"戈、戟、钺"则极少见到,所代表的事物在现代生活中也已消失,我们只能说是为特殊需要而借用的古代汉语词。
第二,在现代文中,古语词一般都是夹朵在现代语词中使用的,而且受现代汉语词汇和语法体系的制约,二者和谐地融为一体。至于现代人写的文言文,或在现代文中整句整段引用的文言文,其中使用的古代汉语词语是不能称之为古语词的。
第三,古语词的运用一般都有其特殊的表达需要。或表达庄重严肃的感情色彩:例如:"铭记"、"教诲"、"瞻仰"、"拜谒"、"吊唁"等词,用在文章里,都可以表示庄重严肃的感情色彩。"
或体现幽默讽刺的意义。例如:(1)"半年前,他被落实了政策,名画家的桂冠重新载在头上。家里的客人渐渐多起来。……他整天迎进送出,开门关门,忙得不亦乐乎。(冯骥才《雕花烟》"(2)"这些朋友们的心是好的,他们也是爱国志士。但是"先生之志则大矣,先生的看法则不对,照了做去,一定碰壁。(《毛泽东选集》)。
或使语言显得简洁匀称,或使风格和谐统一。例如:"这次文代会闭墓时,……我在茶公上与叶圣陶同习幸会。叶老须眉皓白,满头霜雪,而精神矍铄。"这个例句,由于成功地使用了"须"、"眉"、"矍铄"等文言词,不仅使语言简洁,而且使意思表达得生动有力,富于节奏感。"矍铄"是形容老年人很有精神的样子,现代汉语里没有和它相应的口语词;"须"、"眉"若改为"胡须"、"眉毛"则同"皓白"用不到一块,构不成四个字,也收不到简洁匀称的效果。这样不仅语言简洁,而且使意思表达得生动有力,富于节奏感。
正因为古语词在表达上有这些作用,所以在现代汉语的书面语中经常使用,就可能由书面语发展到口语,并完全失去古语词的风格特点,最后转化为现代语词。象"矛盾、酝酿、仿佛、仓皇、关怀、逍遥、追悼"等,就已经看不出它们是由古语词转化来的现代语词了。从汉语的历史发展规律来看,古语词向现代语词转化,不断为现代语词输送新的血液,是它发展的总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