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碳城市规划的研究回顾与思考

2013-04-29 14:27刘丽娜
建筑与文化 2013年8期
关键词:低碳城市回顾低碳经济

刘丽娜

【摘 要】 随着城市的发展,突出的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等问题严重制约区域发展,使得低碳城市的建设迫在眉睫。低碳城市的建设涉及经济、资源与环境等多个领域,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文中对国内外低碳城市规划的研究进展进行回顾和总结,论述了低碳城市规划应着重关注的空间布局、产业、建筑、交通等领域,以在城市规划中全面贯彻低碳经济理念。

【关键词】 低碳城市;规划;低碳经济;回顾

1 低碳城市规划的提出

20世纪中期以来全球平均气温的上升对人类生存和发展带来了严峻挑战,从源头看,城市的快速发展使之成为高耗能、高碳排放的集中地。因此,建设低碳城市成为应对这个问题的重要举措。低碳城市就是在各种实际约束条件下,尽量降低整体城市生活的碳排放。我国正处在经济快速增长、城市化加速的关键时期,加快低碳城市建设,既是顺应世界低碳经济发展的潮流,也是加快生态城市建设、实现可持续发展、建设和谐社会的重大战略举措。

2 低碳城市规划研究回顾

关于低碳城市规划研究,英国和日本起步较早,我国近年来也逐步关注相关领域研究。

英国政府在2003年发布能源白皮书《我们未来的能源:创建低碳经济》,是“低碳经济”概念在世界上首次见诸于政府文件,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在其规划政策指引中,关于可持续发展、应对气候变化的规划政策,从规划的编制、实施、公众参与、实施反馈等多方面入手,建立了完善的减排政策措施体系。

日本于2007年和2008年分别颁布了《日本低碳社会模式及其可行性研究》和《低碳社会规划行动方案》,主要遵循3个基本原则,即:在所有部门减少碳排放;提倡节俭精神,通过更简单的生活方式达到高质量的生活,从高消费社会向高质量社会转变;与大自然和谐共存,保持和维护自然环境成为人类社会的本質追求。

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逐步开展“生态城市”、“园林城市”、“山水城市”、“环保模范城市”等城市规划的研究,这些称号虽然没有明确提出低碳的概念,但是其主导思想与低碳城市的核心内容都较为接近。2008年初,建设部与世界自然基金会选定了上海市和保定市为试点,退出“低碳城市”发展示范项目。北京、河北、江苏等多个省市也积极提出了创建低碳城市的想法和初步计划。

我国学者对低碳城市发展的方向与途径等理论基础、低碳城市规划与指标评价体系等领域开展了初步的研究。2009年10月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公布了《中国低碳生态城市发展战略》,从居住环境、土地利用和交通出行3个准则层面提出了关于低碳城市规划的指标评价体系框架。中国社会科学院于2010年3月公布了低碳城市标准体系,包括低碳生产力、低碳消费、低碳资源和低碳政策4个层面的12个指标。

目前,虽然低碳城市的试点在国内如火如荼的开展,但从总体来看,我国的低碳城市规划建设仍处于初步探索阶段,关键技术还不完善,以致低碳城市建设工作难以深入、全面进行,而低碳城市的规划发展也因缺乏科技支撑而存在一定的盲目性,很难进行有效的管理和评价。

3 低碳城市规划建设研究

低碳城市规划是指导城市科学发展的蓝图,应该是一个全面、综合的城市发展规划。同时,低碳城市规划不能只是宏观的规划,还应该是一个能落到实处、具可操作性的实用性规划。笔者认为,低碳城市规划的关键领域是空间布局、产业、建筑、交通和基础设施。

实施低碳城市规划建设带来的社会整体共同效益最明确的是减低了因城市化而带来的碳排放量,控制全球暖化。不同措施引致的减碳排放量可以按照能源消费水平和结构、能源的碳排放系数、各城市内主要碳排放源头的耗能效率等来计量碳排放的减量。

3.1 低碳空间布局

城市空间布局对提升能源使用效率、降低碳排放水平有重要作用,不合理的城市空间布局,会增加交通出行的次数和距离,人为增加交通能耗和碳排放。并且,城市的空间形态对城市运行具有很强的锁定效应。因而,在城市规划初期,引入低碳的规划理念,对于低碳城市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

在城市规划中要合理空间布局,实现低碳化,主要从两方面考虑:一是职住平衡,即就业-居住平衡,首先是土地的混合使用,使在一定规模的地块上就业和居住人数大致平衡。其次是街区功能混合,在同一街区的土地利用性质达到两种或两种以上,通过多种功能在水平、垂直层面和不同时段的混合,使街区具有持续的活力。通过合理空间布局,可以减少机动车出行需求,降低交通碳排放,从而改善生态环境,提高环境质量。二是绿色布局,在保证一定绿化面积的前提下,实行绿化带、小公园在空间上分散设置,以减缓城市的热岛效应,减少建筑的供冷需求。

3.2 低碳产业发展

没有产业的低碳化,就谈不上城市的低碳发展,低碳产业在低碳城市规划建设中处于不可替代核心地位。

对于低碳产业发展,要注重两个方面:一是传统产业的改造升级。要查清现有产业发展情况,根据各个企业的技术水平,制定向低碳产业改造升级的路线图,加快现有产业转型发展。二是推动低碳新型产业的发展,构建低碳排放特征的产业体系。提倡具有资源能源消耗低、产业带动系数大、就业机会多、综合效益好等特征的战略新兴产业,是低碳产业发展的主攻方向。

3.3 低碳建筑

在低碳城市规划中,要利用不同的建筑标准进行合理控制,使建筑物达到低碳的目标。这些标准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第一,建筑节能标准。现阶段采用较严格的是公共建筑50%和住宅65%的标准,但与低碳建筑的要求还有差距,在规划中可在现有基础上合理提高标准。第二,绿色建筑标准,即目前现行的《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其统筹考虑了建筑全寿命周期内节地、节能、节水、节材等评价标准,这些都和低碳密切相关。节能标准和绿色建筑标准要综合考虑,低碳建筑要同时满足这两个标准。三是可再生能源利用比例,指建筑的终端能耗中可再生能源所占的比例,目的是鼓励尽可能多的使用太阳能和地缘热泵等可再生能源,优化建筑的能源消费结构,降低碳排放。

3.4 低碳交通

“低碳交通”就是在日常出行中选择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的交通方式,这是城市可持续交通发展的大势所趋,目前主要的低碳交通方式以公交、地铁、轻轨等方式为主。

在低碳交通规划中,应着重关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创建城市低碳交通体系。通过多中心空间布局,缩短居民日常出行距离,减少机动车出行需求;二是优化公共交通为主的交通工具系统。在控制城市交通需求总量的同时,提高公共交通分担率、减少道路上的机动车交通量,减少交通碳排放总量。三是发达的低碳交通技术。提高车辆技术、制定严格的排放标准、实现降低机动车单车排放量的目的。四是新能源的使用。通过相对低碳的天然气和碳中性的生物燃料替代高碳汽油、柴油,通过合理设置充电桩等办法,推广电动车、混合动力车、燃料电池的使用。

4 结语

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人口众多,加之气候条件复杂、生态环境脆弱,快速城市化进程对自然生态系统带来了严重威胁。如何通过恰当的城市规划手段理清城市空间结构,运用低碳城市规划技术实现城市功能结构的低碳转型,探讨适宜中国国情的低碳城市建设实施机制,是中国低碳城市规划需要重点研究的内容。从总体上看,我国低碳城市的研究与实践尚处于起步阶段,未来任重而道远。

参考文献

[1] 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中国低碳生态城市发展战略[M].北京:中国城市出版社,2009

[2] 关海玲.低碳生态城市发展的理论与实证研究[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12

[3] 龙惟定 等著.低碳城市的区域建筑能源规划[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1

猜你喜欢
低碳城市回顾低碳经济
咸宁市低碳城市发展路径与治理路线图
城市可持续交通行为研究述评
珠三角世界级城市群构建的法治保障研究
贴近实践贴近学生创新方法
电子商务对上海低碳城市建设的影响
我国环境会计研究回顾与展望
低碳经济的理论的基础及经济学价值研究
基于新能源视角江西低碳经济发展研究
低碳城市建设视角下城市新区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