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2008年金融危机以后,河南省承接产业转移的步伐加快。近年来,河南省金融发展现状良好,金融环境明显改善,但仍旧存在融资比例失调、金融资源投放不均衡、缺乏金融创新等问题。不可否认,这些问题会影响河南省承接产业转移项目的进一步开展。本文旨在分析金融支持河南省承接产业转移存在的突出问题,并有针对性地提出完善金融支持河南承接产业转移的对策与建议。
关键词:金融;承接;产业转移
作者简介:吴俊红(1982-),女,河南许昌人,许昌学院助教,硕士,研究方向:金融、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3309(x).2013.08.02 文章编号:1672-3309(2013)08-04-02
2008年金融危机后,沿海地区众多外贸、外资公司出现危机,大批企业倒闭。在一个国家的发展历程中,这是一个不可避免的现象,而由此导致的大批劳动密集型企业转向劳动力丰富的内陆地区无疑是一个巨大的历史机遇。河南是中国第一人口大省,拥有很多优秀的剩余劳动力,且交通位置便利,基础设施建设齐全,有承接产业转移的独特优势。2010年就出现了河南各地争抢“富士康”的局面,这也拉开了河南承接产业转移的序幕。豫晋陕黄河金三角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包括河南省三门峡市,山西省运城市、临汾市和陕西省渭南市)以及豫东地区产业转移示范区等的设立无疑加快了河南承接产业转移的步伐。不可否认的是,我们所期望的承接产业转移对河南省经济的刺激与推动效应能否全面发挥则离不开地区的金融支持。
近年来河南省金融发展现状良好,金融环境明显改善。银行类金融机构存款总额和贷款总额连年稳步增长,各类型非银行类金融机构如证券公司、融资担保公司、信托机构\信用评级机构\证券业资讯服务机构快速发展,市场主体结构日趋合理,竞争态势日趋明显,形成了良性互动的局面。但也存在一些问题亟待解决。
一、金融支持河南省承接产业转移存在的主要问题
1、直接融资与间接融资比例严重失衡,加大了河南省承接产业转移的风险。近年来,河南省积极扩大间接融资所占比例,但直接融资仍然占有绝对的优势,河南省对银行贷款严重依赖,达到90%以上,直接融资与间接融资比例失衡严重。这不仅会加重中小企业贷款难的问题,还会增加企业的融资成本,导致金融风险。这对于需要巨额资金支持的承接产业转移地区来说无疑是一个危险的信号。
2、金融资源投放地区极不均衡,不利于河南各地承接产业转移项目的开展。从河南统计局公布的近几年各市金融机构年底贷款余额来看,省会城市郑州市信贷总额上远远领先于其他城市,甚至超过其后三大城市信贷额之和,中小城市接受的信贷额度往往非常有限(见表2)。金融资源的过度集中,一方面促进了个别城市的快速发展,但是从整体上不利于河南各个地区承接产业转移项目的开展。
3、金融产品单一,限制了河南承接产业转移的速度。与沿海地区相比,当前河南省金融发展相对落后,无论是金融服务意识还是产品结构方面都存在许多不足。转移企业大多来自较发达地区,对于金融需求要求较高。但是,河南地区金融创新滞后,没有适时推出适应转移企业贷款需求的金融产品,限制了河南承接产业转移的速度。
4、信用评价体系和融资担保体系不健全,降低了金融对于承接产业转移的支持力度。良好的信用基础是金融业发展的基本前提。我国目前征信体系建设不健全,加上河南省金融行业与外省金融机构的一体化联系不密切,融合程度较低,对于新转移企业的信用情况缺乏了解,同时又无法充分获得转移企业原来所在地金融机构对其信用评价资料。这样不得不重新进行信用评估,既费时间,效率又低。银行在进行贷款时为了规避风险,保证贷款的收回,往往在贷款企业提供了抵押品之外引入第三方,即融资担保公司。目前,河南省融资担保公司数量有限资金实力较差,抵御风险能力较弱。这种情况一方面造成银行业有资金但是为了防止企业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往往惜贷,另一方面大量企业需要资金却因无法满足银行条件而被拒之门外,从而降低了金融对河南承接产业转移的支持力度。
除了上述较为突出问题之外,还存在金融网点覆盖率较低、金融生态环境质量较差、银行贷款审批权限过于集中、金融服务理念较为落后、贷款还款法制观念较为淡薄等问题。
二、完善金融支持河南承接产业转移的对策
1、积极引进各类型外来金融机构。河南应出台各种积极政策加快引进外来金融机构,包括内资或外资银行、保险公司、证券公司、投资基金、信托机构。金融机构种类的多样性和数量的扩大,不但可以带来大量的金融资金,还可以加速竞争以及业务创新,提高金融支持效率。
2、加强信用体系建设力度,健全信用评价机构建设。金融机构应不断加强个人信用体系、公司信用体系建设。除了依靠扩大宣传诚信建设力度,在社会上树立信用意识等软约束之外,还应加强诚信建设的制度性安排。首先银行之间需要密切配合,实现信息互通,如公司或个人信贷违约信息彼此共享,不应该以邻为壑,这样就可以大大促进征信体系建设;其次是加强信用评级机构建设,包括严格会计审查制度,加强对于评级机构的审查,防止出现违法违规行为。信用体系建设是一个长期性工程,需要社会的共同努力。
3、建立健全融资担保机构建设。融资担保机构对于金融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政府首先是要规范融资机构建设。市场上存在着大量的形形色色的担保公司,资金实力也是参差不齐,风险情况各不相同。政府应该对于违法违规对象予以坚决查处,对于实力较强的融资担保公司要予以充分的支持。同时政府还可以利用税收并联合银行设立专项担保基金,专门为转移企业提供融资担保安排,类似于建设融资担保平台,解决银行的后顾之忧。
4、促进多层次资本市场发展,积极鼓励企业联合信贷。对于有条件的转移企业,政府应该积极鼓励企业进行直接融资,如发行股票或发行债券。一方面可以扩大融资规模,同时还可以加强企业的监督,促进企业改善经营管理。对于资金实力较弱的中小企业,可以根据生产活动类型的相似性或相关性性,发行“集体债券”,或者进行联合信贷。通过集体捆绑的方式解决转移企业资金贷款难问题。
5、加强产业转移示范区金融建设。豫东地区在承接产业转移过程中,除了各种政策优惠之外,还应该同步规划产业转移示范区金融建设,就近服务。一方面为转移企业提供了便利的条件,还可以拉近金融机构与企业的距离,使得银行更好的接触和了解客户,并设计出针对性金融产品。
参考文献:
[1]钟敏.金融支持承接产业转移的情况调查[J].金融博览,2009,(10):45-47.
[2]蒋满元.有效承接发达地区产业转移的金融政策理性选择[J].广西大学学报,2008,(03):9-13.
[3]吴成颂.产业转移承接的金融支持问题研究——以安徽省承接长三角产业转移为例[J].学术界,2009,(05):181-188.
[4]唐阳孝.产业转移和承接产业转移与金融支持[J].西南金融,2008,(04):3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