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诚法师
我们常常听到有人说,我是老师,我是学生,我是父母,我是企业家……身处社会中,我们都在按照这些身份生活,这固然没有错。但是仔细想想,这里面似乎还有可以推究的地方。
一个人从小到大要经历不知道多少次身份的转变,刚开始是某人的孙子孙女、某人的儿子女儿,然后是学生、班委、学生干部,继而是打工仔、公务员、小老板,某人的妻子或丈夫,慢慢再成为老板、领导,最后成为爷爷、奶奶。
那么,我到底是谁呢?或者说,哪一个身份才是真正的本我呢?
就好像一个演员,他有时扮演小孩,有时扮演老人,每场戏都不断在变化。
刚刚步入社会的年轻人都充满青春与奋斗的热情,渴求机会,渴求平等;一旦自己当上老板,或许就不会再站在员工的角度考虑问题,而是做出很多考虑大局利益的事。
实际上,不管一个人是孩子、是父母、是老板、是员工、是男是女、是贫是富,在这些身份以外,他都是一个希望快乐、不想要痛苦的人。
可这个简单的事实最容易被遗忘。老板觉得员工不好好工作,员工觉得老板不讲道理;父母觉得子女不听话,子女觉得父母太严格……种种对立,种种矛盾,种种倾向与排斥,种种的恩爱与仇恨。
内心对身份的超越能让人在现实生活中更洒脱,不为眼前利益所限制,多一份宽容,多一份清明,多一份智慧。更重要的是,这种超越能让我们完成生命的回归和生命的觉悟。
人生的意义不仅是身份的叠加。人活在世界上,顶天立地,身份对人只是一种装饰,是内心自在的一种随缘展现。
生命就像是一块黄金,金灿灿的,闪着光芒,厚重踏实。把它做成一辆汽车,固然有汽车的作用,但汽车绝对不能代表它作为黄金的价值。乃至于做成戒指、做成项链、做成雕塑,都只是它的一种展现,而这种展现不论看起来多么重要,也都是一种展现而已。
超越身份的局限,找到身份以外的你,找到不曾变化的我们清明自在的心,让我们的生命展现出它本有的如黄金般璀璨的价值。
(摘自《生命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