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井市2000-2010年流行性出血热流行病学资料分析

2013-04-29 04:06李山玉
中外女性健康·下半月 2013年8期
关键词:分析

李山玉

【摘 要】目的:为更好地了解和掌握2000-2010年龙井市流行性出血热流行特征和规律,预测疫情的流行趋势,为及时采取有效预防控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00-2010年龙井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法定报告传染病订正后年报表中流行性出血热疫情资料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选取村庄住户和野外设置捕鼠夹,计算鼠类种群和鼠密度,采用常规免疫荧光方法检测病人和健康人血清流行性出血热抗IgG。结果:我市自1995年发现首例流行性出血热病人以来,疫区范围不断扩大,发病率逐年上升。2000年形成第一个高峰,发病率高达22.08/10万,2004年形成第二个高峰,发病率为16.17/10万,至2010年全市累计发病329例,年平均发病率为12.35/10万。2000-2010年间,平均鼠密度为7.98%,褐家鼠为本市优势鼠种。结论:我市流行性出血热疫情有明显的季节性,每年的11~12月为发病高峰期。2002年开始,在每年的3-5月间发病逐渐增加,形成另一个高峰;鼠密度较高,带毒率逐年上升;疫源地逐年扩大[1-3];健康人群隐性感染率低。

【关键词】流行性出血热;分析;流行病学资料

1 流行性出血热疫情概况

流行性出血热是由汉坦病毒引起的自然疫源性疾病,临床上以发热、出血、肾功能损伤为特征。流行性出血热起病急、病情重、进展快,治疗不及时死亡率较高。该病在我市主要是通过黑线姬鼠及褐家鼠为传播媒介,通过呼吸道和消化道、皮肤接触、螨虫叮咬等多种途径进行传播。

流行性出血热有很多血清型,我市以Ⅰ型和Ⅱ型为主,疫情由农村向城市,由单纯的姬鼠型疫区转变为家鼠型和混合型疫区。我市2004年流行性出血热发病率为16.17/10万(41例),居全省第8位。根据我市出血热疫情情况,2005年被列为全省出血热重点防控县。尤其是2004年至2006年流行性出血热发病率急剧上升,发病率居高不下,严重威胁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面对如此严峻疫情,市政府高度重视,为切实加强我市流行性出血热的预防控制工作,采取了以灭鼠、疫苗接种和宣传教育为主的综合性防控措施,取得了一定成效。发病率由2004年的16.17/10万(41例)下降到2010年的3.27/10万(6例),但仍居全省第20位。

2 资料与方法

2.1 资料 材料来源于我市2000-2010年疫情报告资料、病人的流行病学调查个案调查和病人血清学核实。2005年5月至2006年4月分别选取村庄住户和野外设置捕鼠夹,以新鲜花生米为诱饵。将捕获到的鼠类分类登记,计算鼠类种群和鼠密度。2003-2009年对全市部分病人采集恢复期血清158份,送实验室检测流行性出血热特异抗体IgG滴度。

2.2 检测方法应用常规免疫荧光方法检测病人和健康人血清流行性出血热抗体IgG。

3 结果与分析

3.1 发病概况

2000-2010年间,我市共报告出血热病人329例,年均发病率为12.35/10万。死亡6例,平均死亡率为0.23/10万。11年来发病率呈明显的下降趋势。发病率由2000年22.08/10万(58例)下降到2010年3.27/10万(6例)。但进入2011年以来,根据我市疫情分析结果显示:2011年截至5月31日,我市共报告流行性出血热7例(去年同期无病例报告),发病率为3.82/10万,出血热疫情在我市呈高度散发状态,3-5月份是流行性出血热发病的高峰季节。特别是2011年1-3月在高峰前期,我市流行性出血热疫情已持续增高(4例),疫情呈现出明显上升趋势,防病形势不容乐观。2000-2010年我市流行性出血热发病情况见下图表1。

3.2 流行特征(结果与分析)

(1)地区分布

流行性出血热在我市分布相当广泛,2000年出血热就已在全市各乡镇、街道均有发病,说明我市新的疫区逐渐扩大 ,波及全市各乡镇、街道。病例以村为单位呈散发性。同时又具有聚集分布的特点,主要发生和流行在农村,发病率较高的乡镇有龙井市东盛涌镇、开山屯镇、老头沟镇、德新乡,为我市流行性出血热重点防治乡镇。

(2)时间分布

2000-2010年流行性出血热在我市各年度均有发病,发病率(除2003年)表现为下降趋势。一年四季均有病例发生,但有明显的季节性,每年的11-12月为发病高峰期。2000-2001年流行季节在11-12月份,发病为单峰型。2002年开始,在每年的3-5月间发病逐渐增加,形成另一个高峰,说明我市流行性出血热疫区由野鼠型变为混合型。2000-2010年流行性出血热月分布情况见下图表2。

(3)人群分布

329例病人中,男性占76.60%,女性占23.40%,男性高于女性。男女之比为3.27∶1。年龄最小者10岁,最大者84岁,但以25~54岁组居多,占73.25%。发病以青壮年男性农民为主[4],而且防控的重点应集中在农村及城乡结合部[5]。职业分布以农民(188例)最多,占57.14%(188/329), 其它(38例)居第二位,占11.55%,家务待业(34例)居第三位,占10.33%。2000-2010年流行性出血热年龄分布见下图表3。

(4)既往史和疫苗接种史:既往身体均健康,均无疫苗接种史。

(5)家庭与居住情况:家庭中均为单发病例;居住的室内、庭院卫生条件差,柴草、垃圾、食物随意堆放,房屋内外可见多处鼠迹、鼠洞。

(6)临床表现 多数患者均存在入院前发热,误诊为上感,无明显不适感觉,在诊所抗炎治疗后不见好转,病情加重,高热不退,入住二级医院治疗。住院检查:体温38.6℃~41.1℃,平均39.2℃,均有头痛,腰痛、眼眶痛、颈面、前胸潮红处和眼结膜充血等症状体征。

(7)病例实验室检测 流行性出血热临床诊断与血清抗体符合率调查实验室共检测流行性出血热临床病人血清158份,阳性数为105份,临床诊断符合率为66.46%。

(8)健康人群隐形感染调查2003-2006年,按病区轻、中、重不同,分别在四处乡镇的5个村庄对部分重点人群进行了连续3年的定期检测。共采集健康人血1650份,阳性20份,阳性率为1.21%。

鼠间疫情 2000-2010年间,平均鼠密度为7.98%(194/2430),其中室内密度为10.37%,野外鼠密度为6.68%,所捕鼠种为褐家鼠、小家鼠,分别为84.25%和15.75%。以褐家鼠为优势鼠种,共检测100例鼠肺,其中褐家鼠83只,小家鼠17只,分别为83.00%和17.00%。未捕到其他鼠种,可见褐家鼠为本市优势鼠种。EHF病毒抗原阳性6例,均为褐家鼠,阳性率为7.23%,小家鼠未检出阳性者,可见褐家鼠为本市主要带病毒鼠种。

4 我市流行性出血热疫情流行趋势

流行性出血热是一种自然疫源性疾病,据我市流行性出血热疫情报告资料显示,1999-2010年发病率最高的年份为1999年(24.96/10万),在1999-2010年12年间出现两次高峰。第一次高峰为1999年,发病率为24.96/10万,高峰持续3年,间隔2年后出现第二次高峰,2004年发病率为16.17/10万(41例),持续3年,间隔4年后,鉴于目前我市流行性出血热疫情来看2011年将出现高峰。分析表明,我市流行性出血热疫情一般间隔2~4年会出现一次高峰,高峰持续3年。

从2000-2010年我市流行性出血热发病情况来看,发病率呈明显下降趋势。由2000年的22.08/10万下降至2010年的3.27/10万。但进入2011年以来,我市出血热疫情呈高发态势。按出血热流行规律,每年3-5月份是流行性出血热发病的高峰季节。特别是2011年1-3月在高峰前期,我市流行性出血热疫情已持续增高,2011年截至5月31日,我市共报告流行性出血热7例(去年同期无病例报告),在今年已形成一个高峰期,发病率为3.82/10万,如不能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下半年乃至今后仍可能出现继续升高的趋势,但如果下半年秋峰前出血热扩大免疫规划工作能够顺利有效落实,则秋季的高峰会出现下降。

5 讨论

流行性出血热是一种自然疫源性疾病,有着自身消长的规律。我市流行性出血热在2000年形成一个高峰后,经积极大面积突击灭鼠,发病有所下降,2004年形成第二个高峰。但进入2011年以来,我市出血热疫情呈高发态势,形成的原因可能与以下因素有关:①鼠密度较高,带毒率逐年上升;②疫源地逐年蔓延,不断出现新疫源地;③人群免疫力低,健康人群隐性感染率低;④农村环境卫生较差及农民卫生防护意识较低;⑤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由于开展卫生城市、新农村建设、环境综合整治,道路硬化进展快速,加之农药、化肥的大量使用,宿主动物鼠类的密度明显下降,严重影响了宿主动物的捕获量;⑥基层单位防病专业人员少,队伍不稳定,常常一人负责多种疾病的防控,加之经费较紧张,远远无法满足工作需要。

6 今后防控建议

6.1 多部门协作加大科学灭鼠力度、努力降低鼠密度

开展科学灭鼠,有效降低鼠密度,是控制流行性出血热的重要手段[6]。要结合爱国卫生运动,加大环境卫生治理力度,在政府统一指挥下,开展科学灭鼠。同时积极开展鼠密度监测、鼠带毒率监测,为制定下一步流行性出血热防治工作提供重要科学依据。

6.2 突出重点,积极开展预防接种

开展疫苗接种是控制和消除传染病最经济、最有效的手段。加大重点乡镇16~60岁目标人群和重点职业人群实施出血热疫苗的接种力度,形成有效的免疫屏障,采取各种有效措施切断传播途径。

6.3 利用多种媒体、全方位、多层次、多渠道、加大宣传。扩大声势加大宣传力度、从宣传预防流行性出血热的意义、危害、防病知识、疫苗接种范围、接种要求和接种方法入手,提高群众自我防病意识。

6.4 加大出血热疫情监测,及时做出预测预警和做好疫情调查处理工作。

6.5 加强对于流动人口,尤其是经过出血热疫区的大型工程建设项目工作人员的预防接种与宣传工作。

6.6 实施疑似及临床诊断病例实验室检测工作,做好病例的规范诊断报告,尽最大努力控制和降低我市流行性出血热发病率。

参考文献

[1] Ulrich R,Hjelle B,Pitra C,et al.Emerging viruses:the case Hanta virus[J].Intervirology,2002,45(4-6):318-327.

[2] Johnson KM.Hantaviruses:history and overview[J].Curr Top Microbiol Immunol,2001,256:1-14.

[3]Simmons JH,Riley LK.Hantavirus:an overview[J].Comparative medicine,2002,52(2):97-110.

[4]彭文伟. 传染病学 [M]. 第6版.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

[5]孟繁岳,昊扬生,李亮等. 江苏省2001-2006年肾综合征出血热流行病学监测分析 [J]. 江苏预防医学,2008,19(2):9-13.

[6]李定智, 何兮, 廖桂萍等. 1960-2003年南充市高坪区肾综合征出血热流行特征与防制对策分析[J]. 预防医学情报杂志, 2005, 21(1):96-98.

猜你喜欢
分析
禽大肠杆菌病的分析、诊断和防治
隐蔽失效适航要求符合性验证分析
电力系统不平衡分析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发展趋势分析
经济危机下的均衡与非均衡分析
对计划生育必要性以及其贯彻实施的分析
GB/T 7714-2015 与GB/T 7714-2005对比分析
网购中不良现象分析与应对
中西医结合治疗抑郁症100例分析
伪造有价证券罪立法比较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