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丽华
摘要:随着农村中小学普及信息技术教育进程的加快,越来越多的农村中小学开设了信息技术必修课,但受到了资金、技术、师资、观念等因素的影响和限制,农村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现状不容乐观。本文针对现在农村信息技术教育现状,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浅谈一下农村中学信息技术教育存在的问题以及如何解决这些问题以提高信息技术教学质量。
关键词:农村中学 信息技术 存在的问题 对策
一、农村中学信息技术教育的现状
从2001年起,我国中学计算机课被信息技术课取代,并列为必修课。但农村中学地处偏远,经济落后,信息闭塞,教学设施不完善,师资配备不齐,学生的基本素养比城市学生差,其发展规模、普及程度和教学质量都远落后于城市的中学,存在着诸多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具体表现为:
1.1人们对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认识还有待提高
应试教育的影响根深蒂固。不论是教师、学生还是家长,对一门课的重视程度往往取决于它在中考当中所占的比重,所以多数学校将信息技术教育只停留在教会学生如何操作计算机上。
1.1.1部分基层领导和校长对农村中学开展信息技术教育的重要性认识不够,站位不高,认为信息技术离农村还很遥远,师生学无所用。
1.1.2很多教师习惯了传统的教学方式,认为信息技术只是一种教学的工具,这使信息技术课程流于形式,成了应付检查的手段。
1.1.3 学生方面,很多学生认为信息技术教育就是学会计算机操作,能打字就行了,把信息技术课堂当作是玩的好地方。
1.1.4家长方面,很多的家长认为信息技术课不是很重要,学生应该把学习精力放在学习语文、数学、外语等主干课程上面,片面地认为学习信息技术对孩子的学习没有什么帮助。
1.2基础设施比较薄弱
资金是困扰农村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发展的难题。资金不足,教学设备不齐全,基本的教学条件不能满足。能够开展信息技术教育的地方,也存在着计算机数量少,配置水平低,难以保证学生上机时间等问题。
1.2.1硬件设备匮乏
有的农村中学虽然配备了计算机,但机型非常落后,存在“有硬件没软件”、“有电脑没网络”,无法满足网络教学、多媒体教学的需要;计算机数量与班级的人数不匹配,硬件匮乏,不能正常完成教学任务。
1.2.2软件资源短缺
教学中信息技术教育硬件、软件不同步,教学软件十分贫乏。农村中学信息技术学科,没有专门的软件资料,平时获取的信息资源大都从因特网上获得。
1.3师资队伍素质较低
任课教师大多未经正规信息技术专业培训,仅有基本的电脑常识,不具备教学信息技术的能力;加上应试教育的影响,信息技术课不作为中考科目,也就没有人去评价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上好上坏一个样。这样的师资状况,难以胜任信息技术课教学工作。
1.4教学方法不合理
很多教师都照本宣科,以完成课时任务的心态去应付这门课。讲授的内容局限于简单的操作技能,教学方式单一,上机课变成了打字课、上网课,放任自由的游戏课、聊天课。教师的任务就是开机房,实践课中往往见不到教案。
分析农村中学信息技术教育的现状,对加强农村中学今后的信息技术教育工作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我根据多年在农村中学的从教经验谈一谈个人的拙见,与大家探讨一下造成农村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现状的原因。
二、造成农村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现状的原因
2.1片面看待信息技术教育,教育观念滞后
2.1.1校领导方面——重视不够
一些学校领导缺乏现代教育意识,把学生的考试成绩、升学率作为评价教师教学水平的唯一标准,简单片面地认为信息技术教育就是教会学生打字、上网、聊天、打游戏,是学生沉迷于网吧、游戏的根源,干脆不开或少开信息技术课。
2.1.2 教师方面——不专业,不专心
在农村,除了任教信息技术课程外,有的老师还被学校安排兼代其它课程,或者充当“打杂”的:打字、采集信息、摄像、照像、音响、录音……,工作重心偏移,无法专心本学科的教学。
2.1.3家长、学生方面——重主轻副
很多家长 “重主轻副”,信息技术被认为是副科,反对子女把时间花在这个学科上。有一些学校的信息技术课上了课表,但却很少或者没有开展,而被其它课所挤占,成了名符其实的“课表”课程;有些学生经常出入网吧,迷恋网络,影响学习,致使部分家长对信息学科产生误解,甚至“谈网色变”,不鼓励学生学习信息技术。
2.2教师素质
2.2.1专业教师不足,教科研水平不强
信息技术学科起步较晚,学科人数少,有的学校还没有成立教研组,使教研活动流于形式。部分教师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只注重操作与使用,教学模式单一,缺乏对学生进行创新思维的培养。
2.2.2没有树立全新的教育理念
教学大多采用讲解式和硬灌式教学方法,没有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和学生的“主体”作用,限制学生参与和合作,抑制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实践探索等能力的培养。
2.2.3教学设计不良
很多教师很少花时间去设计课时、设计内容、合理安排与利用上机时间,多采用“放羊”式教学,成了学生的休闲课、玩耍课,这是现行的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中存在的比较严重的问题,它直接关系到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的效果与成败。
2.3资金严重不足
2.3.1学校教育设备少,硬件设施不足
教育信息化建设需要足够的资金作保证,计算机房的日常维护费和电费、修理和更新使有限的经费更加紧缺。信息技术教育基础设施严重不足,计算机数量不多,达不到一人一台,难以保证学生上机时间。
2.3.1 使用率低,软件缺乏
一些农村中学投入了大量的资金,建立高标准机房,但开放使用率低,学生无法进行正常的学习和练习;部分学校为了降低损耗,减少维护费,则把软、硬件资源尘封起来,使大量的投资资源白白浪费。
2.3.1 无法实现资源共享
目前农村信息技术教育建设还局限于添置硬件设备、网络建设滞后的层面上。有的学校电脑没有上互联网、教育网,网络方面人才溃乏,优质教育信息资源无法通过网络实现共享。
基于上述对农村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现状的阐述及对产生这种现状原因的分析,我们就可以有针对性的提出一些有效地解决措施。
三、对策
3.1 提高认识,转变观念
通过组织相关人员学习、参观,使他们充分认识信息素养应成为人们的一种基本能力,普及信息技术教育是适应信息化社会教育方式根本转变的需要。
3.2 增加投入,确保设备配置
农村中学电脑设备的匮乏已成为普及农村中学信息技术教育的最大问题。计算机房是信息技术教育的基础。对农村中学来说,最切合实际、最经济的就是高低搭配,新旧结合,本着“够用即可”的原则,用二手电脑配置机房。这样的配置,用于上网、一般的计算机教学足够了,不仅可以满足学生的学习和实际需要,还可以把因电脑贬值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
3.3 提高教师综合素质,优化教育教学过程
3.3.1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信息化教学水平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迅速发展,对师资提出了新的要求,数量足够,素质较高,适应教育信息化的师资队伍是推进农村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关键。在采取激励政策,吸纳具有高水平计算机知识的专业人员到农村学校去的同时,必须增强自身的造血功能,就地取材,对在职中小学教师定期进行信息技术培训。
3.3.2 优化教育教学过程
由于各地区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我们应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差异,根据每个学生因材施教,使其都有能力完成自己的任务,从而避免学生对信息技术课失去信心,失去兴趣。
3.4加强教育资源建设,实现信息共享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信息技术的发展巳呈现网络化和多媒体化的趋势。要鼓励教师结合教学实际,通过网络搜集素材,自己开发资源,制作符合农村学生认识特点教学软件。各学校之间相互交流、学习,实现资源共享。
四、结束语
信息技术课是一门新兴的学科,除了解决软、硬件和基础设备问题外,加强专业人才实际教学能力方面的培养,也是农村信息技术教育的保障。农村中学信息技术教学是一个探索、创造的实践过程,要认真总结经验教训,不断调整教学方式,才能培养出适应新世纪的信息技术人才。
参考文献:
1、曲桂丽,《农村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现代中小学教育杂志,2005年,第9期
2、何文平,《信息技术教育应当从基础抓起》,2005年
3、《现代中小学教育》杂志,第9期,2006年
4、《中小学学信息技术教育论坛》,2006年
5、孙西朝、邢燕平:《论教育的技术化和信息化》,载《中小学电教》,1999牟第4期。
6、唐玉山,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现状及对策分析,雁北师范学院学报.2002年12月
7、张青:《当前中小学教育信息化的若干问题探讨》.载《中国电化教育》2003年第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