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克莱资本公司考察、研析了国务院总理李克强的经济政策,并提出一个新术语“李克强经济学”(likonomics),迅即成为了全球解读李克强经济思想和中国经济政策的热词。
香港《文汇报》7月22日刊文指出,巴克莱提出的“李克强经济学”,初略反映或大致把握了中国总理李克强上任3个月的经济思路和经济政策取向。
作为中国经济转型升级的主推手,李克强总理驾驭宏观经济的理念和手法备受中外关注。
“打造中国经济的升级版”。这是李克强总理多次强调的经典之言,也是“李克强经济学”的精髓和宗旨。
“打造中国经济的升级版”的核心内容、宗旨任务、方法路径、政策措施可以归纳李总理在重要讲话中强调的几个要点: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保就业、控通胀、防风险,有机结合、一举多得,既利当前又利长远。
“李克强经济学”要解决的问题
一、政府不推出刺激经济的政策,而是通过逐步缩减国家主导的投资行为;
二、去杠杆化,以大幅削减债务,降低借贷与产出比;
三、推行结构改革,以短痛换取长期的可持续发展。
这是中国目前潜伏着必须避免、必须化解的风险。这是李克强经济学、中国政府必须努力解决的问题。唯有解决这些问题,中国才能真正实现经济结构调整、经济发展方式转型。这才是“李克强经济学”应有的核心思想、战略思路、实践方向。
“李克强经济学”VS“安倍经济学”
“李克强经济学”是建立在中国大地上的切实可行、行之有效的克难兴邦的经济政策、经济战略、经济模式,即科学的可持续的经济发展方式。
“安倍经济学”是建立在无限量宽松货币政策这一沙滩上的海市蜃楼,看起来美丽却虚幻,诱人却缥缈,注定是要破灭的。
巴克莱提出的“李克强经济学”是继“安倍经济学”之后的一次标新立异,被认为有哗众取宠的“炒作”之嫌。其实,并非如此。巴克莱提出的“李克强经济学”还仅仅是初步的概念,也不是一个完整的经济政策体系。他对中国的国情、对李克强的经济思想、对中国政府经济政策还缺少深入的了解和研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