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黎敏
摘要:中小企业融资难一直是理论界与实务界关注的焦点。本文认为,银行贷款是中小企业融资的主要渠道,着重分析了中小企业银行贷款难的主要原因,分别从中小企业、银行、融资中介、政府角度提出了对策建议。
关键词:中小企业 银行贷款 融资中介
引言
中小企业融资难一直是困扰中小企业发展的难点之一。很多人建议拓宽融资渠道,如鼓励中小企业通过上市、发行债券等方式进行直接融资,规范和发展民间信用,采用私募股权融资、典当融资、金融租赁等方式。笔者认为,拓宽融资渠道确实很有必要,但其建立、发展还需要假以时日。从实际情况和企业融资习惯看,目前,银行贷款仍是中小企业融资的主要途径。就连金融业十分发达的美国,企业外部融资中贷款仍占61.9%,其中大部分贷款是由银行提供的。 因此,破解中小企业银行贷款难有着重要意义。本文主要着眼于银行贷款这个渠道,分析中小企业融资难的成因与对策。
一、中小企业银行贷款难的原因简析
(一)中小企业银行贷款难的根本原因,在于信息不对称。所谓“信息不对称”,是指交易一方对交易另一方的了解不充分,双方处于不平等的地位。在金融市场上,资金需求者与供给者之间普遍存在着信息不对称现象。 由于信息不对称,容易引起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
银行发放贷款的首要目的,是在确保本金安全的前提下,获取利息收入。而中小企业规模较小,多数经营管理不规范、财务信息不规范、透明度低,银行很难对中小企业贷款的风险和收益做出正确的评估;中小企业固定资产相对较少,缺少可用的抵押物;中小企业逃废债务现象严重,增加了银行贷款损失的概率,挫伤了银行放贷的积极性。
(二)银行对中小企业贷款的成本收益比低也是中小企业贷款难的一个重要原因。银行发放贷款,无论数额大小,经办环节大致相同,每笔贷款的信息成本和代理成本差别不大。贷款数额越大,银行的单位贷款管理成本越低,反之则越高。大企业贷款类似于银行的批发业务,而中小企业贷款则类似于零售。在这种情况下,银行贷款自然会倾向大企业。
(三)从银行贷款的实际操作来看,中小企业贷款具有“短、少、频、急”的特点,经常是应急性资金需求,而银行贷款审批程序复杂、环节多,放贷周期长,无法满足中小企业的贷款需求。
二、解决中小企业银行贷款难的对策建议
(一)从中小企业自身来看
1、提高经营能力和市场竞争力。俗话说,打铁还得自身硬。中小企业要取得银行贷款,首先得加强自身建设,提高经营管理能力,提高产品的技术含量,具备较高的成长性和良好的盈利预期。
2、加强财务管理,增强财务信息的规范性。保证财务信息真实准确、合法合规。另外,企业高管要有意识地增强财务知识的积累,以便与银行顺利沟通。
3、加强对银行的了解。首先,应了解各银行的市场定位、目标客户群、贷款品种和各品种的贷款标准。在企业的不同发展阶段,根据自身的经济实力变化,选择不同的目标银行。其次,应努力了解当地各银行负责人的贷款风格,向看好中小企业的银行申请贷款。当然,要求一个企业家经常研究银行可能是不大现实的,而这正是金融中介机构的用武之地。
4、学会在银行积累信用。应在对各家银行有一定了解的基础上,在有可能得到贷款支持的银行开立帐户、办理业务,在日常与银行的业务往来中积累信用,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信息不对称,取得银行的信任。
(二)从银行来看
1、改进中小企业信贷管理机制。针对中小企业贷款“短、少、频、急”的需求特点,对银行分支机构适当下放贷款审批权限,简化审批程序,在防范风险的前提下,缩短贷款审批时间,提高放贷效率。
2、积极进行金融创新,针对中小企业的特点,推出更多的金融服务产品。
一是创新贷款发放方式。对经营效益和信用记录好的客户,允许发放一定数额的信用贷款。可采用“一次授信、循环使用”的方式,提高放贷效率,满足企业应急性资金需求。
二是创新抵押、质押方式。针对中小企业的不同情况,试提供可变现库存抵押、应收账款质押、应收货物仓库保全质押、商标权质押、知识产权质押贷款、排污权质押、人寿保险单质押、股权质押等方式,扩大中小企业的质押品范围。
三是创新还贷方式。由于中小企业的现金回笼更多地受制于客户,因此,目前通行的整贷整还的还款方式对其不适用。可综合考虑中小企业所处行业、经营状况和回款周期等因素,开发按季付息、到期还本,按月等额偿还本息,按月付息、按季等额还本等还款方式,满足不同企业的需求。
(三)大力发展各类融资中介机构
除继续促进会计师事务所、资产评估公司等中介机构的发展外,还应大力发展信用评级、融资担保、专业认证评估等中介机构,为中小企业与银行之间架设桥梁,提供便利。
1、大力发展企业信用评级机构
企业信用评级机构是专业从事企业信用资料的搜集、整理、研究、分析,评定企业信用等级并进行动态监测的机构。如果企业信用评级市场发达,评级结果可靠,必然会降低银行发放贷款的成本和风险。
应针对中小企业的特点, 设计一套科学的信用评级指标。将一般信用评级中注重的企业经营规模调整为企业经营效益,适当提高经营性现金流、偿债能力、行业发展前景、经营者素质、个人信用及管理水平等分值权重,使信用评级能帮助银行更客观地判断中小企业的偿债能力。
2、大力发展融资担保机构
近十几年来,我国的融资担保业有了较大发展,对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是,相对于中小企业的融资需要,担保业的发展还不够充分,担保体系还不完善。应进一步采取措施,规范担保企业运作,壮大担保机构实力;丰富担保产品种类,提高担保放大倍率,有效发挥信用杠杆作用;建立风险防控体系和风险分散机制,完善再担保制度。
3、大力发展中小企业行业协会,开展行业内信用担保
在行业协会的协助下,银行能够更准确地判断中小企业的资金需求和风险所在,减少信息不对称的风险。首先,行业协会对本行业企业的资信度、产品市场前景、设备价值的判断会比较客观准确,而且有行业自身的风险测算办法。其次,行业协会负有维护行业和协会自身信誉的义务,一般不会为了帮助不符合标准的企业获得贷款而提供不实意见。
4、发展专业认证、评估机构
主要是高科技企业标准认证服务机构和知识产权评估机构。中小企业一般不具备丰厚的资产,但其科技含量和知识产权将为其带来良好的发展预期,进行认证、评估后,也可作为融资质押品。但高科技领域门类繁多、专业性强, 有必要建立高科技企业标准认证服务机构,对企业技术的先进性进行鉴定;对知识产权进行科学准确的评估也是专业性很强的工作,需要由专门的中介机构来完成。
5、建立融资辅导中心
可以借鉴我国台湾地区的做法, 由政府相关部门牵头,组建由金融机构、信用保证机构、贸易促进机构、行业协会等组成的全方位的中小企业融资辅导中心。对中小企业的融资需求进行评估,提出建议,并协助企业联系对口的银行和信用担保机构。
(四)从政府角度看
1、对银行和中介机构给予政策支持
首先,调整完善信贷政策。近年来,人民银行已适度放开利率浮动空间,同时也注重执行稳健的货币政策,为中小企业发展创造有利条件。还可对中小企业贷款支持力度较大的商业银行实行冲销坏帐、补贴资本金等措施。
其次,设立中小企业贷款风险补偿基金,对银行和融资担保机构的中小企业贷款业务给予风险补偿。
再次,对各类融资中介机构的发展给予一定的政策扶持。
2、健全相关法律规范
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使信用评级机构、担保机构、各类认证评估机构等的设立和运行有法可依。明确其法律地位,制定准入与退出标准,规定业务范围、业务种类、工作人员的从业要求。保障融资中介机构的健康发展。制定统一的行业规范、评价标准和评价指标体系,增强评估结果的广泛适用性和权威性。
3、加强监管
对融资中介机构加强监管,防止“中介腐败”,确保融资中介在健康合法的轨道上运行。
对中小企业加强监管。及时认定逃废债务行为,建立逃废金融债务“黑名单”并定期公告。对有偿还能力却逃废债务的企业和个人进行严厉制裁,提高违约成本。
三、结论
解决中小企业银行贷款难,需要中小企业、银行、中介机构、政府共同努力,多管齐下,解决信息不对称的问题,降低中小企业贷款经营成本,实现多方共赢。
参考文献:
[1]姜正富,陈革章.关于银行融资角度分析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海南金融,2010(5)
[2]荣长玲.我国信用评级业发展现状及规范,现代企业,2007(10)
[3]孙培宽.中小企业融资担保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山东工商学院学报,2010(2)
[4]陈蕾.信息不对称视角下的中小企业融资困境分析,投资研究,2011(10)
[5]周建华.行业协会与中小企业关系型融资——以温州异地商会为例,金融教育研究,20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