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环境的道德观探析

2013-04-29 20:27:56张文利
今日湖北·下旬刊 2013年8期
关键词:生态环境道德

张文利

摘 要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明确指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一个基本要求就是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人类在追求物质利益时,同时把自然界看作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资源库”和“垃圾场”,产生了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这种利益关系的调整需要道德的规范。本文主要介绍道德的涵义以及道德与生态环境的关系,在此基础上最终提出解决的相应对策。

关键词 道德 生态环境 路径

一、道德的概念界定

人类是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生存和发展。为了维护生产和生活的正常进行,人们需要对相互之间的关系进行必要的调节,对个人的行为进行必要的约束。道德作为人类特殊的意识形态,对人们关系的调整,行为的规范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马克思主义伦理学认为,“道德是由一定社会经济关系所决定的特殊意识形态,是以善恶为评价标准、依靠社会舆论、传统习惯和内心信念所维系的调整人们之间以及个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和。

二、道德与生态环境的关系

(一)道德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中国传统文化就渗透着保护生态环境的思想。《周易·乾卦》说:“夫大人者,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与鬼神合其吉凶。先天下而天弗违,后天而奉天时”主要强调必须尊重先天的总法则,进行适当的,相应的调整。必须在尊重自然的前提下(奉天时),才可以进行适当的调整。这样的人生,才是最高境界。老子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强调了人源于自然,是自然界的一个组成部分,人与自然是和谐统一。庄子说:“与人和者,谓之人乐;与天和者,谓之天乐。”“天人合一”强调人类社会的发展必须合乎自然生态规律的要求。人们如果关爱着自然,尊重自然,自然也会以宽广的胸怀,理解和接纳着人类。

道德是历史地发展的。从最初的人际关系的领域扩展到人与自然界的关系领域。道德作为一种特殊的意识,对自然界的生态环境会产生一种能动的作用。凡符合自然规律的、从人类整体利益出发的、尊重生命的道德思想将有利于生态环境的保护。反之违反自然规律的、从个人利益出发的道德思想会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

(二)生态环境对道德的影响

人总是生活在一定的自然环境中,虽然人的意识受社会经济关系的制约,但也会受自然环境的影响,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良好的生态环境有利于道德的建设,恶劣的生态环境不利于道德建设。人们常说,穷山恶水出刁民,山美水美人更美。恶劣的生态环境会扭曲人们对是非、善恶的认识,改变了人们对世界、人生的看法,从而会产生一些不利于社会发展与稳定的思想,进而会对社会造成危害。而良好的生态环境,有利于陶冶人的情操,提升人的思想境界和道德水平。古代圣贤为了心灵的修养,思想的进步会选择环境优美的地方隐居,说明了良好的生态环境有利于道德的提升。

三、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路径

(一)构建生态道德建设良好的社会环境

马克思主义伦理学告诉我们,仟何一种道德最终能否为社会所接受,关键在于它能否反映社会伦理关系的本质,是否体能体现社会发展的必然性。道德教育的力量是显而易见的,首先要加强对生态道德教育,提高人们的生态意识,才能更好地应对环境危机,创造良好的生存环境。我们可以通过大众媒体的宣传作用,使人们认识到生态危机的危害性,形成良好的社会舆论环境。同时要增加宣传形式的多样化和灵活化,通过各种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宣传活动,向人们宣传生态道德教育的知识,把生态道德教育寓于生活中来。其次我们可以把生态意识运用到实践当中,提倡绿色消费,反对一切与社会主义生态道德建设不相符的生产、生活、消费观念,加强生态道德教育,提高整个社会的生态道德能力。良好的社会环境对于生态道德建设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有了良好的环境,形成全民保护环境、全民节能减排、全民治理污染的良好的社会风尚,才有利于生态道德建设的顺利实施。

(二)坚持法治和德治相结合

政府要建立健全生态环境保护的相关法律法规,完善地方性法规并加大执法力度,使生态环境保护有法可依,执法必严。完善民主监督制度。大力开展普法教育,不断提高人们的法律意知识,使人们学法,懂法,守法。例如我国出台的《环境保护法》的主要目的就是保护和改善生活环境与生态环境,防止污染和其他公害,保障人体健康,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发展。同时加强思想政治教育,依靠人们的信念、习惯和教育的力量,让人们自觉履行公民义务,正确使用公民权利,让人们认识到破坏生态环境是不道德的行为,从而使人们自觉保护生态环境。做到生态道德建设的法制与德治有机结合。实践证明,割裂道德与法律二者的关系都是错误的,只有道德与法制双管齐下,让人们真正的由他律装变为自律,才能真正实现人与自然的协调统一和社会的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陈万柏,张耀灿等.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第二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2]李春秋.新编伦理学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3]徐刚.拯救大地[M].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2000.

(作者单位:大连海事大学)

猜你喜欢
生态环境道德
头上的星空与心中的道德律
十几岁(2021年24期)2021-11-18 02:18:40
跟踪导练(五)(2)
道德是否必需?——《海狼》对道德虚无主义的思考
产权视角下的西宁特钢企业环境风险评价与控制
商业会计(2016年15期)2016-10-21 07:47:11
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评价体系研究
商业会计(2016年13期)2016-10-20 15:32:16
对媒体融合生态环境中出版教育的思考
出版广角(2016年15期)2016-10-18 00:09:59
我国对外贸易促进经济发展的研究
商(2016年27期)2016-10-17 05:27:50
如何强化我国生态环境监察工作
京津冀生态景观与旅游城市协调发展的研究
企业导报(2016年11期)2016-06-16 15:18:09
用道德驱散“新闻雾霾”
新闻前哨(2015年2期)2015-03-11 19:29: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