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际信任问题探析

2013-04-29 12:57李阳郑霞姚进
考试周刊 2013年86期
关键词:概念界定

李阳 郑霞 姚进

摘 要: 信任是在人际交流中主体人对客体人言行的表里及跨时空一致性的正面期望。它基于人的行为跨表里和跨时空的相对一致性和绝对不一致性矛盾,人际信任是个体生存所必不可少的,其信任程度如何取决于个体承受挫折的能力如何。而人际信任获得与早期的教养经验和随后的教育及独特经历密切相关。

关键词: 人际信任问题 概念界定 问题产生根源 来源与培养

随着传统熟人社会的解体和陌生人社会的形成,人与人之间原来的靠个人信用维持的信任关系无法维系,原有的建立在个人信用基础上的人与人之的不具有强制性的信任关系逐渐为建立在法律基础上的具有强制性的契约关系所代替。在这个过程中部分人以法律代替道德,以为不违法就高尚了,逐步抛弃了对个人信用的重视和维护,慢慢导致人与人之间失去了信任,导致人人自危的可怕局面。部分成员的首先失信是导致人际信任危机的重要外因。但是从个人内在心理机制来看,个体内在安全感的缺失和自我力量感的缺乏才是导致人际信任危机的根本原因。

一、人际信任概念的界定

人际信任是一个大家都很熟悉的概念,但就是这样一个熟悉的概念,学术界对其内涵及外延的理解却是见仁见智。西方对信任(trust)的理解主要有以下几种:(1)Rotter认为信任是个体认定另外一个人的言词,承诺及口头或书面的陈述为可靠的一种概括化的期望。(2)Wrighsman认为信任是个体所有的一种构成其个人特质之一部分的信念,认为一般人都是有诚意善良及信任别人。(3)Sabe1认为信任是交往双方共同持有的,对于两人都不会利用对付之弱点的信心。国内对信任的观点如下:(1)张建新等人认为人际信任是人际交往的一方在或合作或竞争的不确定条件下,预期另外一方对自己做出合作行为的心理期待。[2](2)杨中芳等人认为人际信任是指在人际交往中,彼此对对方能够履行他所托付之义务及责任的一种保障感。用日常用语就是放心,不用提心吊胆,担心对方会不会照自己所期望,所托付而为自己做的事,在这一概念中人际信任被视为是一个存在于两人之间的概念[3]。

Rotter的定义只提到对他人言行前后一致的期望。Wrighsman则更进一层,涉及对他人的动机,人格方面的表里和跨时空一致性的正面期望。Sabel的定义反映了信任具有一定程度的冒险性,人的言行、动机和人格表里和跨时空一致性的相对性。虽然Wrighisman也提到“认为一般人都是有诚意善良及信任别人”,但他们的共同点都是强调对他人言行跨时空一致性的信念和期待,即他们强调的是“信”。而国内的两个定义也含有对他人表里和跨时空一致性的期待,但更多强调的是对对方行为的正面期望,即期望对方会做出合作或者对自己有利的行为,我们强调的是在信基础上的“任”。综合以上分析,笔者把人际信任定义为:信任是在人际交流中,主体人对客体人言行表里及跨时空一致性的正面期望,它基于人的行为跨表里和跨时空的相对一致性期望和人的欣慰跨表里和跨时空不一致性之间的矛盾。

二、人际信任问题产生的根源

关于人际信任的定义,不论是西方还是国内的定义,都强调个体对他人之间的一种关系,也就是说对人和其他非人事物,我们是不能用信任描述其关系的。为什么人和其他非人事物之间没有信任的问题,而人面对自己的同类时就会面对信任这样一个问题呢?

人类需要彼此信任。作为群居和社会化的动物,人与人之间必须通过彼此合作才能生存和发展,但合作就要求大家遵守约定的规则,彼此为大家付出,同时从对方那里获得。日常社会生活当中,我们每一个人又必须和他人交流与合作,为了达到交流与合作的目的,我们就不能全说假的、做假的,必须尽可能地表现出表里如一和跨时空一致性。

人的行为只具有相对一致性。任何生命都希望以尽可能少的付出换取尽可能多的获得,人和其他一切事物相比,最大的不同就是人具有意识,人知道自己在做什么和说什么,也能估计自己的言行会对他人产生什么样的影响。为达到自己的目的,人可以伪装自己,说自己不想说的话,做自己不想做的事,这样在人类当中就出现了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空头许诺的人,在目的实现后不兑现自己的承诺。对作为主体的人来说,客体人的行为是否一致就具有了不确定性。在主体人在和客体人交往中,我们会认定客体人表里和行为跨时空是完全不一致的,这样可以不受别人欺骗,但是这样的人将无法在社会中生存。不信任他人就无法和他人建立任何關系,而人在本质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无法与他人建立真正的关系,也就不可能成为一个真正的人。或者认定客体人的表里和行为跨时空是一致的,相信客体人的任何言行,这样就很有可能被他人欺骗。可见,对他人的言行我们完全相信不妥,完全不相信不可能做到,因此人类个体就只能长期在要不要信任他人的关系中纠缠不清,出现了表达信任的“歃血为盟”和“拜把兄弟”等种种表达信任的形式。

个人的内在承受力不同。我们每个人面临的社会环境是大体相当的,但是有些人能够做到比较信任他人,但有些人表现得特别敏感和多疑。出现这个问题的原因是,信任其实是一种博弈,如果我们信任的对象最后表现出了一致性,我们就能从这信任中获益,但是如果我们信任的对象最后违背一致性,我们就会因为我们的信任遭受损失。因此,我们每一次信任都是冒着一定风险的。比如我们信任一个和自己一起合伙做生意的伙伴,结果最后对方缺违背了誓言那么肯定会导致我们遭受损失。如此一来,一个人对他人的信任程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这个人可以承受挫折的能力。比如一个有资产1000万的人做一个10元的生意,他很可能轻易地相信生意伙伴,因为即使对方最后表现得不值得信任,这点损失对他来说也完全可以用一句“花钱买教训”一带而过,但如果是贷款10万做生意的人,要他信任生意伙伴,这难度可能就相当大。

三、人际信任的来源与培养

艾里克森的人生发展八阶段理论认为,婴儿前期(0—1)阶段发展的基本“心理—社会危机”是“基本的信任—基本的不信任”。在这一阶段中,儿童无法通过自己的努力满足自己的需求,只能借助对自己有最重要影响的母亲(照料者)满足自己的需要。如果儿童的母亲是敏感、反应一致且对儿童充满爱心的,会使儿童的需要得到及时合理的满足,则儿童会体验到世界的可靠和安宁,并发展出对母亲和周围人的信任,产生基本的信任感。基本信任感是“由人生第体验而获得的对自己和匹界的普遍态度……对别人的种基本信赖,也是对个人自己的一种基本信任感”[5],对周围匹界的这种基本信任感是形成健康人格的基础。相反,如果婴儿在这个时期遇到的是一位不敏感、反应不一致甚至不喜欢孩子的母亲,便不能对婴儿的需要给予及时合理的满足,婴儿便会觉得周围的人是不可靠的,其反应是无法预期的,便会感到抑郁或者产生一种轻度的惯性悲伤,甚至使个人终生保持这种抑郁性低调。被剥夺、被分裂和被遗弃这三个印象都留下了基本不信任的痕迹,与所有这些印象相反,必须建立起基本信任感并使之保持下去。同时艾里克森认为必须指出的是,从最早的幼稚经验中获得的信任总量似乎并不依靠食物或感情表露的绝对数量,而是有赖于与母亲关系的性质。

儿童最初形成的这种对他人的基本信任固然是最重要的,但是儿童在随后生活中的经验会不断修正这种信任。我们经常说:“因为年轻,当时太轻信他人了”,这说明随着年龄的增长,很多人从信任他人变得不信任他人了。同样,有不少人在年轻的时候不相信他人,事事提防他人,到了老年的时候反而变得格外真诚和善,愿意相信其他人都是诚实善良的。这些都说明,人对其他人的基本信任会随时间的推移发生改变。这种对其他人信任的改变不是自动发生的,而应该建立在后来经验的基础上。以下几个因素会对信任的改变产生重大影响:(1)儿童受到的正规教育。教育都告诉儿童要诚实,要信任他人。(2)社會传媒导向。当传媒在报道中赞美诚信而贬抑不诚不信,当报道中减少对不诚事件报道而增加对诚信事件的报道时,就能使大众觉得他人是可信的,增强彼此的信任感。(3)具体的生活事件。当一个人的核心利益因为别人的欺骗而遭受伤害时,往往会变得不再信任他人,一个不信任他人的人可能因为别人的真诚和善待而变得信任他人。因此,为了营造一个诚信的社会环境,大众媒体要创造一个诚信的社会环境,教育需要加大诚信教育的力度,而每一个个体也尽量表现得诚信,不要给彼此留下一个不值得信任的印象。

人际信任是有效交往的前提,“离开了人们之间的一般性信任,社会自身将变成一盘散沙,因为几乎很少有什么关系能够建立在对他人确切的认知之上。如果信任不能像理性证据或个人经验那样强或更强,则很少有什么关系能够持续下来”。因此,我们一定要通过共同努力营造一个诚信的社会环境。

参考文献:

[1]郑信军.青少年人际信任调查.温州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04.

[2]杨中芳,彭泗清.中国人人际信任的概念化:一个人际关系的观点[J].社会学研究,1999(2):1-21.

[3]李伟民,梁玉成.特殊信任与普遍信任:中国人信任的结构与特征[J].社会学研究,2002(3):11-15.

[4]李芬,风笑天.大学生人际信任危机的社会心理学分析.北京教育出版社(高教版),1998.04.

[5][德]齐美尔著.陈戎女等译.货币哲学.华夏出版社,2002:178-179.

[6]彭泗清.信任的建立机制关系运作与法制手段社会学研究,1999.02.

猜你喜欢
概念界定
基于战略视角的高新技术企业成本管理问题探究
国内外老年人社会支持与社会网络研究综述
大学生团员意识几个基本理论问题的探析
贵州省“三区”科技人才队伍建设现状及研究分析
文化产业园区构成要素研究
大学生精神性研究:概念及测量工具述评
特需医疗服务概念新探讨
海外劳工概念之界定
实践活动——幼儿积极心理品质养成的催化剂
少数民族聚居地课程社会化内涵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