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华
摘要:近年来,我国大气污染越来越严重,酸雨、雾霭、沙尘、爆表等成了人们耳熟能详的词汇,日益恶劣的空气质量不仅严重影响着人们的身体健康和日常出行,也不利于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而这与我国一直以来依靠增加生产要素量的投入来扩大生产规模,实现经济增长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有着密切的联系。要改变这种经济模式,不得不重视能够反映环境成本,披露环境状况的环境会计。本文将从大气污染着手探讨实施环境会计的重要意义,并寻找解决措施促进经济和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
关键词:大气污染 环境会计 问题 方法
一、大气污染现状
目前,我国大气污染状况严重,以北京、天津为代表的的中东部多个省市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雾霭 、沙尘等天气,空气污染指数一连数日显示为重度污染,人们出行不得不带上口罩,能见度低也为车祸事故埋下隐患,日益严重的大气污染问题不得不引起人们的思考,我们在追求高GDP的同时,绝不能以生态环境作为代价。
为了引起人们对大气环境的警醒,也为使环境空气质量评测结果更符合实际状况,国务院新颁布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中表示,环境空气质量将由过去的“API”过度到将来的“AQI”,其中增加了对细颗粒物(PM2.5)和臭氧(O3)的监测,但这决不表示实施了新的空气质量标准,大气污染就能有所缓解,要减轻大气污染还要追本溯源,从企业源头出发,控制污染物的排放,减轻企业经济活动对环境产生的直接或间接影响,从而获得经济和环境双重效益,为此企业要建立一套更为全面的会计核算体系,即环境会计核算体系。
二、环境会计概述
(一)环境会计的定义
环境会计是为了实现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协调发展,以会计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为基础,同时借鉴环境学、环境经济学、环境管理学、发展经济学、现代经济理论等相关学科的科研成果,如外部成本理论、在此基础上采用以货币计量为主,实物计量为辅的多种计量方式和计量属性,核算、控制企业中与环境相关的生产经营活动,并将其确认为环境会计要素,分别计算并披露环境会计信息的会计学分支[1]。
(二)环境会计与传统会计的区别
直到20世纪70年代,环境会计的研究才开始在国际上拉开帷幕,其起步要比传统会计晚得多,因此环境会计在理论研究和制度保障方面都不如传统会计完善,具有很大的提高空间。但环境会计较传统会计而言又有其鲜明的特点。
其一,传统会计服从于“经纪人”假设,即追求自身经济利益的最大化,它把会计主体局限在一个没有生态的环境中,只单纯的反映会计主体之间以及会计主体内部的经济关系,并没有认识到经济运转和自然环境之间的紧密联系,同时忽视了环境补偿责任[2]。而环境会计不仅要考虑企业的经济效益,更要考虑企业的经济活动所产生的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从而达到平衡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目标。
其二,环境会计突破了传统会计理论下以与资金运动有关的经济事项为会计对象的范畴,它提高了环境科学与会计实务的重视程度,更强调的是资源环境以及生态循环价值。因而环境会计在传统会计理论的资产中应增加自然资产,如空气、阳光、水等;负债中增设了企业应承担的环保社会责任;收入要素中,对于国家因企业推行环保政策,积极治理污染等给予的奖金、税收优惠和财政补贴要一并确认为企业的收入;而对于费用的界定则更为全面,不仅要计算传统的经济成本,还要包括对社会的外部成本,环境成本以及因排污和耗用资源而被征收的生态环境补偿费、治理费和环境研究与开发费等。可见环境会计核算的对象具有特殊性,这使得单一的货币计量属性难以全面反映企业各项经济业务的成本和效益,在一些特定的经济活动领域,可以辅助使用实物计量模式,如企业排放的污水,产生的有害气体可以使用体积数进行反映,这使得企业经济活动中产生的环境成本信息更具明晰性,更具有使用价值,便于公众对企业经济活动进行舆论监督。
(三)环境会计的重要性
建立环境会计核算体系有利于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环境会计以会计的手段对自然资源进行调控和管理,使得自然资源的投入和产出更加具体、清晰,从而达到资源的最有效分配。另外,实施环境会计有利于环境监管部门对企业经济活动所产生的废气废水废物的排放进行有效的监管,有利于社会大众对企业社会责任和生态环境保护责任的舆论监督,激励绿色生产企业为获得良好的社会形象再接再厉,同时使污染物排放不合规的企业受到相应制裁。总的来说,实施环境会计有利于改善我国环境现状,缓解大气污染,促进生态平衡。
三、我国现行环境会计发展的瓶颈问题
(一)有关环境会计的法律法规不健全
目前为止,我国颁布的有关环境会计的相关法律主要有《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水污染防治法》、《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条例》、《国家鼓励的资源综合利用认定管理办法》等有关法律、法规。但与环境会计直接相关的法律法规并不完善,致使企业环保责任不明确,一些企业环境污染、生态破坏问题没有得到有效制裁。
(二)企业的经营目标未能做到与环境会计的目标相辅相成
环境会计的目标是实现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多目标协调,然而企业的性质是以盈利为目的的经济组织,利润最大化是其经营的目标,这促使经营者追求高收入低成本从而获得高利润。在这过程中,大多数企业是以环境破坏作为代价的,这必然也会阻碍环境会计在我国的推行。企业在财务管理过程中仅仅关注的是企业自身偿债能力指标、经营能力指标、盈利能力指标等,却很少有企业考虑环境方面的指标,企业管理层的忽视致使企业生产经营活动负的外部性越来越大。
(三)缺乏环境会计专业人才
环境会计不仅涉及会计学的知识,也广泛涉猎环境学、经济学、环境管理学等多门学科,要把多门学科的原理、方法和手段融会贯通到环境会计中并非易事,没有夯实的基础知识,应用起来会出现很多问题。如果高校仍按传统会计人员培养模式培养新型会计人员,势必无法培养适应中国经济、环境、社会的发展所需的环境会计人员。
四、解决现行环境会计发展问题的途径
(一)加强对环境会计理论和实务的研究,完善会计法规和制度
加强对环境会计理论和实务的研究,鼓励专业会计人员对相关问题进行研究和探讨,对有突出贡献的个人或单位给予一定的奖励,同时汲取发达国家如日本、美国等在环境会计方面的先进经验,并结合我国具体国情,尽可能的制定出一套普遍适用的环境会计准则,在此基础上,针对一些特定行业特殊企业制定具体的环境会计实施细则,使全部企业在环境会计实施上有准则可依。同时,立法机关应在现有环境和会计法律的基础上,制定健全环境会计实施方面的法律法规,使企业明确其自身对于环境、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责任和义务。政府、环保局等有关部门也应出台与环境会计准则想适应的监管制度,加强对企业环境保护的监督和引导,并执行这种严格的奖罚措施,对超标排污、破坏生态的企业从严处置,对环保先进单位给予一定的税收减免或财政补贴等奖励。
(二)培养高素质的环境会计人员
应加强会计人员的继续教育,提高会计人员的综合素质。首先,要对会计人员从思想上加以教育,从职业道德上加以规范,使他们充分认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其次要加强会计人员的环境及环境会计相关知识的培训,更新其传统的知识结构,以便适应环境会计的要求,更好地参与会计管理工作[3]。
(三)加强企业环境与社会责任观
应加强企业的环境和社会责任观。使其认识到环境问题不仅是社会问题,而且是企业问题,与每一个企业的生存和发展都息息相关,环境的破坏必然会影响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进而降低企业未来经济利益的可实现性。
企业在进行财务报表分析过程中,除了关注财务指标以外,也要多多关注企业环境保护方面的指标,尽可能使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对环境的影响降到最低点。同时企业应将环境保护、社会责任纳入到企业文化中去,切实把环保提上日程。
参考文献:
[1]邱玉莲、余琪.低碳经济下对我国企业环境会计的思考[J].理论探讨,2012:01
[2]李娜.我国企业环境会计信息披露问题的研究.硕士研究论文,2011
[3]张文慧.我国建立环境会计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分析[J].才智,201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