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红梅
摘 要: 社会发展转型期矛盾的大量涌现,社会公平及信任出现危机,与人的发展不够健全密切关联。培养人的关键在于教育,教育的实施关键在于教师,教师队伍责任感的缺失倾向尤其令人担忧。由于社会、学校及教师的自身原因导致教师队伍的职业认知感、职业自豪感偏低,这对师范生责任感培养具有特殊的启示,师范生责任感的培养要从政策、制度保障、价值熏陶、职业技能的强化训练等方面,逐步建立责任感培养长效机制,保证师资队伍职业道德建设、社会责任感的确立和提升,促进社会公序良俗的良性发展。
关键词: 在职教师 责任感 高职师范生
当前,伴随着社会的发展,一系列转型期的矛盾大量涌现,社会公平及信任出现危机。透过现象看本质,笔者以为,诸多社会问题的产生离不开一个重要因素,即社会个体——人的发展不够健全。这其中,作为人类灵魂工程师——教师队伍责任感的缺失尤其令人担忧。笔者通过对在职教师责任感现状的分析,希冀给师范院校责任感教育提供借鉴。
一、在职教师的责任感现状
责任感是每位教师应具备的基本要素。笔者以为,教师责任感的形成,取决于教师对于自己职业的认同度。以笔者熟知的小学教师为例,实践中这种认同度呈以下状态:
(一)职业认知度较低
教师唯有明晰社会对自身职业的期望和要求,才可能相对准确地确认自己的职业价值。结合现有研究及笔者的调查访谈,半数以上教师,从未想过要了解社会成员对自己的职业行为期望,多数教师是根据自己的主观判断进行教育实践活动。
(二)职业自豪感偏低
尽管尊师重教一直得到社会的倡导,然而诚如一幅漫画揭示的那样,社会如同一个饭桌,教师坐在突兀的高凳子上,同桌的人在享受美味佳肴时,教师只能看着,因为他们手中的筷子无法触及菜肴……现实中多数小学教师的实际地位,并不如想象中那么崇高和受人尊重,这种消极的自我职业评价,无疑会使小学教师对自身职业劳动的社会价值产生怀疑和困惑,从而影响其教育教学的态度和效果。
二、在职教师责任感缺失成因分析
导致小学教师责任感淡薄的核心因素——职业认同感欠缺的因素是多方面、多层次的,既有客观环境方面的原因,又有主观方面的因素。多数归因于社会、学校和小学教师自身三个方面。
(一)社会方面的原因
1.传统观念中教师社会地位卑微,这种观念一直影响至今,有些人仍还没有真正重视教育,没有真正理解小学教育的功能与价值,致使部分小学教师产生职业自卑心理。
2.小学教师在职业劳动中投入大量的时间、精力和智慧,有的甚至是鞠躬尽瘁,但现实中微薄的职业劳动报酬,同其巨大的职业劳动价值形成强烈反差。教师必然会感到不满、困惑和失望,产生不良的、消极的内心情感体验。
(二)学校方面的原因
1.继续教育工作低效。有的学校教师学习进修的时间和机会得不到保证,继续教育形式单一,很少开展学术交流、举行专题讲座和进行科研成果展评等,致使小学教师对于自己的职业缺乏准确地把握,很难用先进的教育理念来不断武装自己,从而直接影响小学教师的职业成长。
2.管理机制不健全。由于尚未建立起科学的教师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小学教师行为随意性较强,思想自由涣散,其教育教学实践活动也缺乏明确的方向性与目的性。人事制度僵化,论资排辈等现象,也造成不少教师,尤其是资历较浅的青年教师心理失衡,对自己是否值得为此职业奉献终生而产生深深的疑惑与迷惘。
(三)教师自身的原因
1.择业动机不纯。有些教师从教,是由于认为自己的性格适合、听从家人安排、觉得教师工作稳定或别无其他选择等原因,而选择成为教师,其职业价值并未被小学教师自身所内化。
2.职业技能不高。许多教师过分注重学科专业知识,缺少广泛深厚的科学人文基础知识,没能成为理想中的“通识型”教师。再者,相当一部分教师的教学技能较差,常常会引起学生的反感,学生通常通过不按时完成作业、上课不用心听讲或逃学等不良行为发泄自己心中的不满,这种消极信息反馈给小学教师,进一步对其职业认同感造成一定的冲击。
三、对在校师范生责任感培养的启示
增强小学教师职业认同感进而提升责任感应当追根溯源,从社会、学校、个人等角度着手。师范学校的教育首先要提高对师范生责任感教育的认识,然后在探求师范生责任感培养的策略中,逐步提高师范生的职业素养。
(一)在校师范生责任感培养的特殊性
1.责任感要求的高层次性。首先是社会对教师道德的期望和要求的高层次性,其次是教师职业的特殊性。因此,教师在责任感实践上要把责任感提高的广泛要求和先进要求集于一身。
2.责任感确立的自觉性。教师工作是一种特殊的职业劳动,在教学的过程中具有较强的独立性、灵活性。教师在教育中抱怎样的劳动态度,表现怎样的道德品行,完全取决于教师的责任感和内心的自我监督,这就要求教师在责任感确立上有高度的自觉性,严以律己,以身作则。
(二)在校师范生责任感培养的探析
1.加强政策制度保障。各级政府在贯彻执行国家优先发展教育有关政策的基础上,还要强化师范教育先行的理念,加大对初等教育的投入力度,保证师范教育的实施。从师范院校生源确定、培养目标、专业设置、考核评价体系等方面形成系统的培养机制,为教师队伍的储备提供可靠保障。
2.重视职业价值熏陶。职前教育的性质决定了师范教育的重要性。师范院校必须向学生介绍教师职业的特质及必备的价值体系,否则毕业生很难真正对潜在职业产生感情。古语讲得好,亲其师而信其道,只有形成正確的职业认知与求学动机,才会产生相应的向往,为了履职而进行的各项储备才会真正得到实施。
3.强化职业技能训练。在校师范生的学习,必须针对教育实践需要,有效开设师范生基本技能课程,引导学生掌握必要的理论及实践技能,为将来的教育工作打下坚实的成功基础。同时,加强在校师范生教育的实践,从入学开始,逐年安排师范生到小学实践,增强师范生的职业认知,了解社会、学校对师范教育的需求,促使师范生不断调整自己,以适应未来发展的需要。
优质的师范教育,才能培养优质的师范生,才能涌现出优秀的教师典型。通过对在校师范生的责任感培养,使未来的教师具有强烈的职业荣誉感、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这样才能培育出合格的人才,才能促进教育事业的良性发展。
参考文献:
[1]思想品德课程标准解读.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2]鲁洁,王逢贤主编.《德育新论》.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
[3]冯建军.人的道德主体性与主体道德教育[J].南京师范大学学报,2002(12).
[4]马建省.大学生责任意识及其培育[J].沙洋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
[5]孟炎,汪瑭琪.试论增强大学生社会责任意识的教育[J].教育探索,2010.
[6]王苏鹤.90后高职大学生责任意识探析[J].职业技术,20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