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杰
摘要: 作者分析了大学生因缺乏担当而造成的择业观现状:缺乏担当,就业期望与市场脱节;不懂责任,就业定位与职场冲突;爱的缺失,择业思想与现实矛盾,在此基础上,对大学生择业观进行分析,并提出了合理建议:党团教育加强指导;教育教学注重引导;目标导向全面实施。
关键词: 大学生就业 择业观 就业担当
在全球经济危机的背景下,大学生是当今就业话题的主角,不仅因为他们是高等教育者就业的主力军,更因为他们是被每个家庭重金打造即将进入社会的生力军。大学生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阶段,是实现科教兴国战略的中间力量。大学生承载的不仅是个人的价值,还有民族的希望和祖国的明天,而我们更多地关注外界环境如何改变,以期让大学生冲破经济危机影响,充分就业以实现自我的成就,却忽略了大学生本身的责任和担当,使其无法改变自身的狭隘,冲破自我的诸多束缚,在更广泛的领域内实现自身价值。
21世纪的大学生,需要的不仅仅是技能,更需要担当的精神和民族的危机感、使命感。正如叶圣陶先生所讲:“研究和利用科学技术的不是电脑,不是机器人,而是千千万万活生生的人。这千千万万的人要研究得精,利用得好,不仅要靠科学技能的高明,更要靠思想品德的纯洁,意志操行的坚强。”大学生就业呈现出的危机,在某种程度上恰恰反映了当今大学生的择业观危机。
一、大学生择业观现状
1.缺乏担当,就业期望与市场脱节。
受经济危机影响,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遭受强烈冲击,成了社会关注的焦点,大学生们更是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尽管如此,他们依旧过高要求,不肯从基层做起,一味追求高薪高福利,工作环境舒适,工作稳定,在就业中缺乏担当的精神,片面追求个人利益的最大化,就业期望值与社会需求严重脱节,以至于就业困难。
2.不懂责任,就业定位与职场冲突。
很多毕业生在签约不久就毁约,还有不少同学工作半年内就纷纷跳槽或者计划换工作,手持一张毕业证有恃无恐。择业时的懵懂,年轻人的激情,初涉职场的青涩,个中原因颇多,但是缺乏对自己正确的定位和职业规划是重要因素之一。很多人从未考虑自己究竟要找寻一份怎样的工作,进而去成就自己的事业。责任感的缺失使他们丧失了稳定的根基和前进的动力。
3.爱的缺失,择业思想与现实矛盾。
大学生就业:一方面是片面追求高薪,只看重高收入、高待遇,甚至将其作为就业标准。因此,待遇好的国企和三资企业就业人数相对集中,而一些机遇良好、收入相对少的国企却少人问津。另一方面,大多数人选择长三角地区、珠三角地区及北京、上海等经济发达地区,很少有人选择中西部等相对欠发达的地区。即使中西部生源的学生,也无意回去家乡的单位,以致大学生就业在就业地区、就业领域方面存在极大的偏差和地区间的不平衡。缺乏对国家民族深厚的爱和感情,很多人缺乏献身国防的激情,国家培养的人才最终不能为自己所用。没有对技能背后的专业知识和人文素养的深厚积淀,很多人无法掌握知识背后的知识,更加无法体会文字背后工科人的使命和大学生的责任。择业时主体的愿望不能与现实完美匹配,甚至矛盾冲突。
二、大学生择业观分析
1.人文教育的缺失。
原教育部副部长周远清曾经对清华大学的校长说:“工科的脑袋是办不出世界一流大学的。”由此可见,人文知识对工科学生的重要性。
在现今高考制度下,高中学生很早就进行了文理分科,理科学生不再学习历史、地理、政治等,不再被要求阅读报纸、杂志、经典美文,从而知识面狭窄,长久工科知识的学习训练了工科学生缜密的工科思维,强化了他们系统的自然科学知识体系,却使他们隔离于人文情怀、爱国素养之外。由此谈全面发展,谈综合素质便成了空话。缺失爱与责任的工科教育,注定是不完美的,是不能与社会需求统一的。
2.社会环境的改变。
数据统计显示,从新中国成立到1966年,全国学校为国家培养了1.6万多名研究生和155万多名大学毕业生,中等专业学校培养了295万名中专毕业生,业余、函授教育培养了20万名大专毕业生和200多万名中专毕业生,農业、职业中学和普通中学共培养了200多万后备力量,这些在并不优越的环境下不同程度受教育的毕业生,因为目睹祖国的需要,怀着知识改变命运的理想,义无反顾、源源不断地补充到工人、农民和干部队伍中去,扩大着基层的队伍,逐年改变着社会主义劳动者技术水平落后、文化素质低下的状况,在改革开放以后的各行各业中都成为了骨干力量,改变了落后祖国的面貌。
现如今,已是“80后”、“90后”的新时代大学生,生在幸福的年代,享受着教育成果,却不曾理解劳动创造成果的艰辛,没有认识到个人命运如何与祖国命运息息相关,往往以自我为中心,整体意识、全局意识不强,缺乏对祖国命运的深切关注。
3.家庭教育的影响。
在中国现今的教育体制下,教育日趋产业化,培养一名大学生需要一个家庭付出很多的精力和金钱,尤其对于中国农村的很多低收入家庭,可以说很多家庭都在倾全家之力供一个孩子读书。因此,大学生毕业后责任更多来自于家庭,努力想对家庭予以物质上的回报,大多考虑很多现实的问题,以致思考狭隘,就业择业显得急功近利。
三、大学生择业观教育
学生习惯将大学称之为母校,那么大学就不能仅仅是一个培训技能的机构,除了通过教育教学向学生教授知识外,大学的职责还有更为重要的内容:通过培训培养具有专业素养的技术人群,通过研究推进知识的不断更新,通过学习促使知识的传播,通过交流升华人的境界和对知识的领悟,通过教育使人变得有素养。借用纽曼形容大学的一句话:“大学的孩子们所拥有的永远的归宿,即使不是永远在躯体上,也是在学问和精神上,直至终老。”可见,大学不仅仅承担教育青年人的责任,更应像孩子的父母,教育学生学习的使命和终身的追求。各部门要通力协作,多管齐下做好教育工作。
1.党团教育加强指导。
通过党团教育阵地,组织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营造轻松和谐的校园环境,让学生在和谐的校园文化氛围中,接受教育熏陶,耳濡目染。通过组织学术泰斗的学术报告或者开办人文爱国知识讲座,让学生领悟学者做学问和做人的不凡历程,通过探讨学术前沿动态,为年轻的学子们进行学术的引导和帮助,更以学者自身高尚的人格和崇高的价值观影响、感染大学生。加强对工科学生人文知识的教育,使工科学生在学好文化知识的同时,对社会、对工科专业的使命有更加深入的认识。引导学生树立崇高远大的学术理想,提升自己的学术修养和社会责任意识,以扎实的理论知识获取真知,以高尚的人文情怀奉献社会。在未来的就业中将不仅仅是为找到工作,更要在适合的领域探求真知,发挥自己的特长,实现自身价值,为社会奉献一份力量而努力。
2.教育教学注重引导。
大学学校要以育人为目的,既要重视研究又要注重教学,合理安排教学环节,在课堂上渗透人文精神和爱国情怀。将中国的传统文化教育納入日常教学,让学生站在历史发展的前沿,关注中国文化的去往,完善自身的文化修养。学习全面的知识,实现工学与人文的建构,形成全面的人格。如果学生只能学到知识本身,那只能是一个做事的工具,一个可以完成任务的机器。只有把知识握在手里做工具的人,才能以知识来实现理想抱负,武装头脑,奉献社会,服务他人,知识才能有灵魂,才会在人脑中产生巨大的能量。带着责任感和使命感学习知识的学生,才能学会担当,学会做人。
3.目标导向全面实施。
大学中各机构全面服务于学生的成长成才,安排多种环节培训学生技能,组建各种社团锻炼学生能力,组织各种竞赛提高学生素质,举办各类活动来开阔学生的视野,但是在教育学生成长的同时,我们容易缺失或者忽略一个共同的目标导向,片面强调活动内容本身的意义和价值。学生培养了能力,增长了才干,拓展了视野,最终目的是什么?难道仅仅是和其他院校的同学争夺一份工作,让学校的就业率多增一个百分点?显然大学的职能并不如此简单,教育的目标也远不只如此境界。因此,大学各部门需全面配合,通力协作围绕大学生的全面成才开展工作,在高等学校教育教学目标的全面指引下充分发挥本部门能力,在共同的愿景下努力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的建设者。
教育如果脱离了自己的祖国,就丧失了教育的本质目的。大学生关注的应该不仅仅是自己的薪水、待遇等,更应看到自己应该选择进入什么样的行业,服务于怎样的组织,在组织中处于什么样的位置,在岗位上发挥怎样的贡献,做有志有为的青年人,做求知上进的大学生。相信懂得爱与责任的大学生,定能树立正确的择业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学会担当,求知奉献。
参考文献:
[1]雅罗斯拉夫.帕利钦.大学理念重审[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10.
[2]朱永新.我的教育理想[M].桂林:漓江出版社,2009.4.
[3]杨振斌等.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思考[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