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新
小学计算教学贯穿于数学教学的全过程,是小学生需要掌握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是小学数学的主要任务之一,是一项涉及多方面教学内容的系统工程,“计算”在教学中所占的比重相当大,无论是应用题、统计知识,还是几何题、简易方程,都离不开计算。计算的准确率和速度如何,将直接影响学生学习的质量,因此,计算教学不容忽视。我在教学中,实行分类指导,加强训练,循序渐进,通过提高学生的口算能力来达到提高计算正确率的目标。
一、重视学生兴趣的培养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它是学生进行有效学习的内动力。计算教学是相对枯燥乏味的,要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首先要培养学生的计算兴趣,调动他们的计算积极性,让他们在兴趣的引领下走近并喜欢上计算。其实谈到让孩子们喜欢上枯燥的计算并不是件容易的事情,它需要教师有高超的教育智慧,在枯燥间寻求兴趣的生长点,在平淡处挖掘兴趣的源泉。对于千篇一律的计算习题,教师要做的是学会整合,学会灵活变通。新一轮课改避免了原来教材中计算内容教学的呈现方式的单一性,更加注重生活性,注重情境的创设,因此教师要充分挖掘和用好教材,使教材中的素材真正地发挥其显性和隐性的功能,使学生在感兴趣的情境中进行计算内容的学习。
在学习100以内的加减法计算时,我在课堂中引入了这样一个例题:学校教师带领学生去博物馆参观。售票处,成人45元,儿童20元,应该怎样列出算式?
原本很枯燥的纯数学计算的试题,通过有效的情境创设,将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进行联系,孩子们的参与兴趣高了,学习的主动性也强了。
由此可见,我们应在计算教学中注重把计算内容与实际生活结合起来,让学生体会到身边处处有数学,数学来自于身边的生活,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关系,体验到数学的魅力。
二、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习惯
1.要重视基本的口算训练。口算既是笔算、估算和简便运算的基础,又是计算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口算能力强,才能加快笔算速度,提高计算的正确率。因此,每位同学都要打好口算基础,加强口算训练,提高口算能力。
2.要重視估算能力的培养。提倡估算,让学生的直观思维活跃起来,能促进学生数感的发展,进而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实践证明,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和能力,有助于学生适时找出自己在解题中的偏差,重新思考和演算,从而预防和减少差错的产生,提高计算能力。
3.重视学生良好计算习惯的培养。我在平时的教学中发现,学生出错大部分是因为粗心马虎。因此良好的计算习惯会直接影响学生计算能力的形成和提高。老师要严格要求学生,让学生在计算时,要做到手到、眼到、心到,要看清数字,想清楚算法(能用简便算法的要尽量鼓励学生用简便方法),加强计算的严密性,避免出现抄错数字,抄错符号的现象,另外一定要让学生养成回头检查的习惯,及时检查验算,及时纠正错误,保证计算的正确性。
4.重视明白算理,养成归纳与总结的习惯。有些计算学习对于学生来说其实很简单,就算老师不教,大部分学生也会算。但是教师决不能只满足于学生会算,而是让学生从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明白算理,养成善于归纳总结的好习惯。
5.重视对学生计算兴趣的培养。教师要及时对学生计算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纠正,进行合理的指导,根据学生的特点制定相应的学习策略,对于学生取得的成绩及时进行鼓励,帮助学生树立信心,培养兴趣。
三、重视口算、估算能力的培养
学生计算出现错误,很大程度上跟学生缺乏估算和口算能力有关。要想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首先要重视口算教学,口算是笔算、估算及简便的基础。教学中,教师经常要通过采取听算、视算比赛等方法坚持口算练习,激发学生的计算兴趣,尤其是对学生易错的地方反复加强练习。其次要重视估算意识和估算能力的培养。指导学生在计算之前,通过估算来推断计算结果的大致范围,以提高计算结果的可信度;也可以在计算之后,把估算作为检验手段。并且要将其作为长期的目标,将其融于日常的教学过程中。这样,才有利于增强学生的估算意识和提高估算能力。
四、重视计算方法的优化
鼓励学生算法多样化是发展学生思维的有效途径。教学中,教师要重视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经历探究计算方法的过程,以加强学生对算理及计算法则的理解。在此基础上,还要善于引导学生发现多种算法,发展学生的思维。但强调算法多样化,不等于只强调算法的数量而忽视质量的提升。在引导学生发现多种计算方法之后,教师要适时地引导学生进行分析比较,看哪种方法好,并要重视引导学生加以应用,巩固算法,形成技能。只有正确处理好算法多样化与优化之间的关系,才能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计算教学是一个长期复杂的教学过程,要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俗话说,要想练就一身过硬的本领,就必须“拳不离手,曲不离口”,口算能力的培养也是如此。它是一个日积月累的过程,只有教师和学生共同努力才能见到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