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小霞 高俊文
摘 要: 高职《电工技术》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都比较强的专业基础课程,对后续专业课的学习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作者根据《电工技术》的课程特点、学生状况,结合高职院校学生实际情况,从教师方面和学生方面探讨了该课程的教学。
关键词: 《电工技术》 课程特点 学生状况 教学建议
《电工技术》是面向高职类院校电类、机械类、自动化类、汽车类等理工科专业非常重要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该课程与后续专业课的结合较为紧密[1]。掌握好该门课程的基础理论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对高职学生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甚至以后的工作,都具有重要意义。针对本校汽车专业学生在《电工技术》学习中普遍存在的问题,结合实际教学经验,作者从教学内容、方法、手段等方面入手探讨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一些问题,以便提升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理论知识的学习和实践能力。
一、《电工技术》课程特点
《电工技术》涉及物理学科中的电学方面知识,包括直流电路中欧姆定律,交流电路中电阻、电容、电感等元器件,以及这些元器件在交流电路、电流之间的关系及相关计算等;此外还涉及数学学科中三角函数、复数、微积分及向量等方面的知识和计算。该课程课时不多,但涉及面比较广、内容比较抽象,公式定理比较多,致使学生普遍感觉抽象和难以理解,学习难度较大。
二、学生状况
目前,高职院校学生来源有两个部分:一部分为中职对口学生,另一部分为通过高考录取的普通高中毕业生。由于专业特点,本校三个汽车方面专业招生来源不一致,少数为中职对口升学学生,有部分为普高文科毕业生,还有大部分为普通高中理科毕业生,生源的复杂性导致学生水平参差不齐,学习能力和积极性有所差异。但在教学过程中发现,他们的共同特点是文化课成绩比较差,学习自觉性较差,抽象思维、分析能力有所欠缺,不愿意积极思考问题,并且部分学生只要考试不挂科,不会积极主动学习,这些给教学带来很大困难。甚至有部分汽车服务与营销专业的学生认为自己毕业以后将从事汽车销售工作,《电工技术》及其他一些课程的学习对将来的工作毫无价值,导致他们的学习兴趣更低。
三、对《电工技术》教学的几点建议
1.只记基本公式,推导公式不作记忆。
《电工技术》课程内容涉及较多的基础公式和推导公式,对这些公式的理解和记忆对学生来说是个极大的负担,因此,在电工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学会和记住主要的定理和公式,而推导公式不需要全部记住,在需要利用推导公式的时候,要用较少的时间推导出来,既减轻学习负担,又具有较好的学习效果。例如项目二《直流电路的认识》中,串联电路中推导公式分压公式:U■=■R■,U■=■R■,U■=■R■等不需要记忆,只需要知道串联电路中处处电流相等,■=■=■=...=■即可。而并联电路中推导公式并联分流公式:I■=■I,I■=■I等不需要花大量时间记忆,只需知道并联电路中两点之间电压只和两点位置有关,而和路径无关,即U=IR=I■R■=I■R■=...I■R■。在实际电路计算中,应根据具体问题,确定具体公式或进行相应公式的简单推导。
2.加强《电工技术》和高等数学的联络,提高学生的知识水平。
经过两年的教学发现,高等数学某些知识的讲授滞后于《电工技术》对这些知识的应用。例如《电工技术》项目二直流电路的认识,根据KCL、KVL方程列n元一次方程时,按照高中消元法等方法解题时,可能会有一定的难度,而采用行列式求解方程组,则比消元法具有无可比拟的优越性。但本校高等数学行列式计算为数学最后一部分内容,导致高等数学行列式的学习远远滞后于《电工技术》对这方面知识的需求,不利于学生对电工技术知识的学习。而交流电路中一些公式的推导涉及《高等数学》微积分,但微积分的教学比《电工技术》交流电路授课时间略迟。
以上情况的存在,导致学生在《电工技术》课程学习时,同时面临高等数学和电工技术两个难度较大的学科方面知识的学习,既增加了电工教师授课工作量,又增加了学生《电工技术》学习的难度,不利于学生的学习,甚至挫伤他们学习该课程的积极性。因此,建议两门课程的教师在教学顺序上进行相应的协商和调整,以保证学生课程学习的衔接性。
另外,《电工技术》课程中,项目三日光灯照明电路的连接,该部分共计安排12个课时,涉及内容和知识点比较多,如直流电路中串并联电路特点,电阻、电容、电感等元器件在交流电路中电压、电流相位之间的关系,交流电正弦解析式、正弦波形图、相量表达式等关系,以及数学学科中三角函数、复数、微积分及向量等方面的知识和计算。从以上可以看出,正弦交流电路的基本理论和基本分析方法涉及较多的常用数学方法,因此在这部分教学过程中,注重数学方法是非常必要的,教师应该有意识地采用数学方法进行交流电路的教学工作,如交流电正弦解析式分析当做中学求正弦函数学习,相量计算看做是中学复数的计算,然后根据电工知识引入常用的、较为简单的欧姆定律、串并联电路特点等,不仅使学生对中学所学数学知识进行回顾,更使学生容易理解《电工技术》的计算分析,最终达到提高学生数学计算能力和加强电工知识学习的双重目的[2]。
3.提高教师理论知识水平。
教师在教学工作中起举足轻重的作用,首先教师要有较为过硬的知识水平,较强的实践教学能力。保证在教学过程中不仅把基础知识传授给学生,还要引导学生学会自学,学会思考问题,具有一定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要达到这些教学目的,教师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首先,深入研究教材和相关知识,精心准备课件,根据教学实际情况和学生的基本情况,以提高自身的知识水平和教学能力。
其次,要学会因材施教,汽车三个专业由于来源不同,学生基础知识的掌握和学习能力具有一定的差异性,中职对口的学生基础较差,例如交流电相量计算教学中,由于他们没有学过复数,在学习相量计算之前,要先给他们补习复数计算的相关知识,并且自觉性也不如普高学生,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增加他们基础知识的学习量,适当降低对他们的要求。普高文科的学生大部分高中数学、物理较差,《电工技术》的学习过程对他们来说具备相当的难度,但他们具有一定的思考能力,因此可以引导他们逐渐适应理工类课程的学习,在学有余力的情况下提高他们的自学能力和创造能力;普高理科的学生基础知识相对比较扎实,多引导他们自学,使他们具备较强的自学能力和创造能力。
最后,大学的学习,应该体现“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的理念,不能把传授学生学会书本知识、考出高分作为评定标准,而要通过《电工技术》课程的学习,让学生学会考虑各学科之间的关联性及和高中相关知识的衔接性,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归纳知识的能力,同时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4.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能力。
理论来源于实践,理论相应可以指导初中。实验是高职学生学习的一个重要环节,《电工技术》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都比较强的专业基础课程,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因此,通过实验,学生的动手能力得到一定程度的提升,并且通过实验,把理论知识和实验相结合起来,通过实验中出现的问题,通过对理论知识进行分析,巩固对理论知识的学习,并且掌握了基本操作技能[3]。
四、结语
《电工技术》属于专业基础课,与数学课程的联系较为紧密,并且与后续专业课的结合也较为紧密,因此教师在《电工技术》教学过程中要使学生对这门课程有大致了解,并且让学生清晰地认识到该课程的重要性,设法让学生对课程的学习产生浓厚兴趣,提高教学质量,并为以后相关课程的学习打下良好基础。
参考文献:
[1]黄军辉,黄晓红.电工技术[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11.
[2]陳希有,刘凤春,董维杰等.在电路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J].电子电气教学学报,2010,10(5):51-55.
[3]黄蕙.《电工技术》课程理实一体化教学的探索与实践[J].煤炭技术,2012,3(31):244-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