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若怡
一本看似卿卿我我的书,却未拘泥于男欢女爱的清谈或旅游攻略的流水账,而是以文化散文的高度,来审理中华文化与东欧文化之间的差异。作者在度蜜月的十余天里,考察了捷克的社会制度与城市建设,谈论了中国社会发展建设的可能向度。用这样的宏大叙事,来纪念自己的蜜月,《布拉格之夜》就是一本这样的书。
当然,你千万不要认为这只是一部说教的书。作者韩晗虽是一位文学博士,却没有让这本书变为一本艰涩的博士论文,而是采取散文叙事的手法,让这本书的每一章都有独立成篇、移步换景的感觉——无论是布拉格的查理大桥,还是克鲁姆洛夫的木偶剧院,抑或是昆特拉霍拉的人骨教堂,以及皮尔森的老酒窖,作者不落俗套,从域外景物入手,最终落到美食、宗教、音乐等文化差异上,回归到民族性的本身,这样内容丰富的游记,我也是第一次读到。
对于中国人来讲,捷克是一个既陌生,又熟悉的国家。祖辈们道听途说了弗洛伊德,父辈读着伏契克,我们看着卡夫卡,喜欢炒股票的男人们研究着熊彼得,而爱美的女人们戴着施华洛世奇的水晶,大家一起开着斯柯达。捷克,似远却近。但是要真想就捷克这个国家说个一二三四,还是有些难度。它与中国一度有着不太愉快的外交记忆,也曾因为地理位置过于偏僻而受到中国人的遗忘。捷克,又似近却远。
《布拉格之夜》告诉了我们一个全新的捷克,从对酷刑的批判到对穆汉的纪念,对于卡夫卡的热捧以及对于昆德拉的冷淡,好像韩晗笔下的捷克不是我们所感知到的《布拉格之恋》,也不是其他大陆作家、学者笔下的东欧世界,而是一个作家在自己蜜月度假时的行走笔记,它源自于写作者最直接的感受,走过看到的记忆,才能构建出文学的真实。
我感佩于《布拉格之夜》行云流水一般的写作技法,这种纯熟的笔触,在80年代出生的作家中并不多见,韩晗无疑是个中代表。作为一位优秀的文化散文作家,从《大国小城》重新出发的韩晗,暌违八年之后的惊艳绽放,让海峡两岸的读者着实为之眼前一亮。
台湾《民众日报》曾用“有情有味,且行且思”来概括这本书的精神内涵,窃以为非常准确。蜜月是有情的行走,但文化散文却是有味的思考。两者碰撞到一起去,才有了这本《布拉格之夜》。一位“金石堂”的读者曾如是评论:“虽是散文,但却有学术思想,虽是蜜月随笔,但有着文化考察笔记的价值。相信这本书会成为今后关于捷克文化研究的必读书。”窃以为,尽管是读者的赞誉之词,但却评价中肯。
笔者研究多年港台文学,深知台湾作家影响大陆者甚众,但大陆作家在台湾却鲜有影响众者。这本《布拉格之夜》能够深入到台湾读者的内心深处,乃是因为作者客观公允的评述与别出心裁的写作——他将蜜月旅行与文化散文这两个台湾文化最为关心的名词融合到了一起,使其在“金石堂”网站上竟得以名列关注榜首。
诚然在许多人看来,蜜月旅行和文化散文是两个毫不相干的事情,但是韩晗却出色地把它们融为一体。他和妻子一道从布拉格出发,环绕着布拉格,完成了作家的捷克之旅,这种旅行完全有别于中国游客传统意义上的走马观花,而是真正地深入思考了两个国家不同的文化差异,并为中国的文化建设与社会发展提供了自己的建议,使得“文化散文”未流于形式而名符其实。因此,《布拉格之夜》绝对是中国当代散文创作中的一个异数,在台湾出版的大陆作家的捷克游记。三个都颇值得玩味的地区,因为韩晗的《布拉格之夜》将它们联系到了一起,以蜜月的形式写散文,以散文的方式谈文化,作者深厚的文字功底力透纸背,因此面对这本厚重且可读的书,我没有理由不向所有人推荐。
当蜜月旅行遇到文化散文会怎样?答案就是王德威与姚谦两位大家在推荐语中的“有情”二字。我倒是觉得,这种有情,岂止是男女之间的夫妻情爱,而是真正意义上的生活情趣,即对将文学作为一种生活方式的热爱之情。如果没有对文学的长期热爱与多年功底的积累,怎可在十余日内,写成这样一篇不落俗套、气象万千的长篇散文?无怪乎蔡智恒以“这是一种境界”来评价这本《布拉格之夜》,诚哉斯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