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文利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何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一直是我们在教学中不断探索、实践的话题。小学生认识感知知识需要一个过程,特别是抽象的数学问题,更是如此。那么,如何就其思維特点,激发其学习兴趣呢?我认为主要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导入新课时激发学习兴趣
导入新课是一堂课的重要环节,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好的导入能引起学生的认知冲突,打破学生的心理平衡。为此,我经常从教材的特点出发,通过组织开展有趣的游戏活动,讲述生动的小故事,或以一个激活思维的数学问题等方式导入新课。这样做,不仅能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而且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的思维在短短的几分钟内活跃起来。
二、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习环境的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力是不可忽视的,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首先,教师应从自身做起,主动参与教学活动;其次,要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正确引导他们认识学习的重要性,领悟到自己是学习的主人;最后,可以通过自办班级学习报、定期办好黑板报、组织学生写好数学日记、开展好数学兴趣小组的活动、实施“超市式”数学作业、定期开展优秀作业展、组织学生参加各类数学竞赛、做好培优补差工作等形式,为学生营造平等、和谐、民主、愉快的学习氛围,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三、注重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
实践活动是儿童发展成长的主要途径之一,也是学生形成实践能力的载体。针对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在数学教学中,我认为应重视通过实践操作的方式,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主动参与意识,以及勇于探索创新的学习能力,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在教学过程中,为每一个学生提供摆弄直观材料的机会,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自己发现规律、概括特征、掌握方法,在体验中领悟数学、学会想象、学会创造,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四、感悟“趣”,体验“趣”
学生能感悟到数学是有趣的,必将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即使再苦再累也是乐而不疲。
1.巧用修辞手法激趣。有时对数学知识运用比喻、拟人等手法,能使学生兴趣倍增。风趣的语言,恰当的手法让枯燥乏味的数学变得有趣生动,使数学更具吸引力。
2.利用有趣的数学现象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五、丰富情感体验,形成积极态度
在课堂学习中,如果缺乏情感参与,就感觉不到情感魅力。品尝不到情感体验的学习,是不完整的学习,是缺乏灵魂与活力的学习。华裔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崔琦先生曾说:“喜欢和好奇心比什么都重要。”如果数学教学使学生饱受挫折而与成功的喜悦无缘,学生也就不会喜欢,更谈不上“终身学习的愿望”了。所以数学教学活动应该成为喜欢和好奇心的源泉。数学教学中每一个数学概念的学习,公式、法则、数量关系的分析,只有学生自觉地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才有可能在体验成功的愉悦时,增强学习数学的信心,从而形成积极的态度。在数学课堂教学中要使学生自觉地遵循思维规律、规范思想形式,调控自己情绪、情感发生的强度,以良好的情绪状态投入数学课堂教学活动中。数学知识需要通过一定的训练来掌握,数学思维品质、数学能力也需要通过一定的训练来培养,因此教师要注意准确把握好训练的时机和训练形式,讲究科学性、层次性、艺术性。
六、在激励中促趣
一次次的成功就会给学生带来无限的喜悦和美好的憧憬,从而不断提高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
1.设计不同层次的练习,让学生体验成功。教师应设计适合不同能力水平的作业,使广大学生都能得到相应的成绩,让学生的学习水平得到充分发挥。
2.积极评价,体验成功。小学生很在乎教师的评价,因此教师多给予学生一些鼓励性的评价,尤其学生在数学学习中有进步时,教师应及时对其给予激励性评价。俗话说得好:“良言一句三九暖,冷言一句三伏寒。”
七、作业批改,引入评语,激励学生的学习兴趣
通常,在数学作业的批改中,教师习惯于用单纯的“√”和“×”评价学生的学习,这影响了师生之间思想、情感的交流,并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情绪。因此,我将评语引入数学作业的批改中,指出其不足,肯定其成绩,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有的学生经常由于粗心而出错,我总是先肯定其长处,增强自信,再提出殷切希望,改正缺点,如:“搬开你前进的绊脚石——粗心,奋勇前进!”“和细心交朋友!”“老师看你的字真是一种享受,要是能提高正确率,那肯定是最棒的!”或者“老师相信你能把字写工整,加油吧!”对学习困难的学生作业有进步时,我就会在作业的评语中这样写:“你进步了,孩子。”“继续努力吧,孩子。”并在旁边画上一个笑脸。或写上:“看到你在进步,我万分高兴,希望你更上一层楼。”如果他又进步了,我就会写上:“好样的,孩子,我为你感到高兴!”这种带有感情色彩的评语使学生感受到了老师对他的关爱,充满了希望。从而使学生逐渐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托尔斯泰说:“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所以教师在教学中要采取多种方法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这是教学成功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