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中伟
生物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是为了每个学生的充分发展。具体理念包括:提高生物科学素养、面向全体学生、倡导探究性学习、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使学生掌握生物科学的基本知识,学会科学探究的方法,培养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形成科学态度和科学价值观,是高中生物教学的首要任务。在高中生物教学内容中,孟德尔的遗传学定律是课程改革的良好载体,是培养学生生物科学素养的原材料,特别是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的教学,对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创新能力,以及科学方法的训练起到重要作用。
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是遗传学的三大定律之一。它是奥地利遗传学家孟德尔(G.J.Mendel,1822—1884)通过豌豆的杂交试验发现的。具体内容为: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在减数分裂形成配子时,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随着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孟德尔通过黄色圆粒和绿色皱粒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发现,子二代基因分离比为9∶3∶3∶1。其中黄色圆粒:绿色圆粒:黄色皱粒:绿色皱粒=9∶3∶3∶1。
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发生的实质是: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分离或者组合是互不干扰的,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彼此分离,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需要强调的是:精子与卵细胞之间的随机结合不是基因的自由组合,基因的自由组合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而不是受精作用,不是生殖细胞的自由组合;一条染色体上的多个基因也成为非等位基因,但是它们不能自由组合,就像小朋友面对面做拍手游戏,一个小朋友的左手可以拍到另一个小朋友的左手,也可以拍到他的右手。如果这个小朋友的左手是和另一个小朋友的右手握在一起,那么他就没有机会拍到另一个小朋友的左手了。
对于高中生来讲,(3∶1)■=?不是难题,但是对于高一学生来讲,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的学习却是不小的难题。错综复杂的表现型、基因型,以及各种比例,伤透了不少学生的脑筋。笔者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总结了(3∶1)■与基因的自由组合的关系,给处于迷茫中的学生带来了一缕阳光。
要想学好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熟练掌握基因的分离是必不可少的知识。笔者经常在课堂上给学生打比方:如果你不知道2×2=?你能做出来22×22=?的题目吗?而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与基因的分离定律的关系就像这种关系。
孟德尔通过豌豆的一对相对形状的研究,发现了基因的分离定律,在此基础之上,孟德尔又以豌豆的两对相对形状发现了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课本以豌豆种子的黄色圆粒和绿色皱粒为例,介绍了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在教学过程中,如何讲述这部分知识,让学生更快速地掌握这部分知识呢?
在新课引入时,首先回顾基因的分离定律,以豌豆种子的颜色:黄色和绿色为例,书写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图解,板书设计如下:
P: 黄 × 绿
↓
F1 黄
↓
F2 3黄 ∶ 1绿
再以豌豆种子的形状:圆形和皱形为例,书写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图解,注意板书设计方式,不用在黑板的另外一块地方书写,而是用另一种颜色的粉笔在刚才的板书设计之内书写,设计如下:
P: 黄圆 × 绿皱
↓
F1 黄圆
↓
F2 3黄圆 ∶ 1绿皱
在学生看来,这很正常,但是笔者话锋一转,问学生:事实上是不是这样的呢?学生通过阅读书本,惊奇地发现并不是这样的:除了亲本的表现型之外,还出现了不同于亲本的表现型。笔者再次追问:这像不像性状发生了組合一样?通过孟德尔的实验及推理,证实了豌豆的表现型的确是发生了自由组合,结果就发现了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图解应该书写为:
P: 黄圆 × 绿皱
↓
F1 黄圆
↓
F2 黄圆 ∶ 黄皱 ∶ 绿圆 ∶ 绿皱
子二代的表现型为四种,比例应该是多少呢?与一对相对性状的比例有没有什么关系呢?
我们已经知道了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子二代表现型为两种,比例为3∶1,那么两对相对性状的表现型比例就应该是(3∶1)×(3∶1),结果是多少呢?如果以前面括号里面的3乘以后面括号里面的3为9,以前面括号里面的3乘以后面括号里面的1为3,以前面括号里面的1乘以后面括号里面的3为3,以前面括号里面的1乘以后面括号里面的1为1,结果就是9∶3∶3∶1,就有了(3∶1)■=9∶3∶3∶1,所以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表现型为四种,比例为9∶3∶3∶1。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子二代基因型有三种,比例为1∶2∶1,按照这种算法,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子二代基因型为(1∶2∶1)×(1∶2∶1)=1∶2∶1∶2∶4∶2∶1∶2∶1,共有九种。以此类推,三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子二代基因型为(1∶2∶1)×(1∶2∶1)×(1∶2∶1)=1∶2∶1∶2∶4∶2∶1∶2∶1∶2∶4∶2∶4∶8∶4∶2∶4∶2∶1∶2∶1∶2∶4∶2∶1∶2∶1,共27种,表现型为(3∶1)×(3∶1)×(3∶1)=27∶9∶9∶9∶3∶3∶3∶1,共8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