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何
在这里,全球知名互联网公司可以肆意吞噬掠夺,本土互联网公司只能夹缝求生。商业世界向来弱肉强食,但香港被视为互联网瑰宝之地,却无法孕育出健康的公司,究其原因,还在于其开放但逐利的社会内核。
香港是全球最早接触互联网的地方之一,80后这一代香港人基本见证了从ICQ再到MSN到Facebook的年代,算是互联网资深用户。
网络高度发达的香港,人们又过着一种怎样的Net生活呢?他们也会跟大陆地区的人一样,经常泡论坛、织围脖、购物、看电影。而说到购物,虽然这几年香港网购市场遭遇到了极大挑战,但本地人对网购的热情却从未消退。一位香港朋友的同事、亲戚几乎都有网购的习惯,年纪从十几岁的学生到父母辈。他们网购的途径很多,除了eBay、Amazon以及当地的网上商城外,反正香港是自由贸易港,全世界的网站都是网购的对象,而且网购的趋向已经大大超出了人们的想象。
这也戳痛了香港的网购和互联网市场。本地网站开始被外来者侵蚀,受环境影响自己又不能翻身、突围,这种情况非常尴尬。到底是什么原因让如今的香港互联网市场沦为了炮灰呢?
香港人是一群很好的互联网用户,但我们不谈论如何获取香港市场,而是香港互联网公司从用户需求到整个环境的困惑和无奈。
无解的创新难题
很多人说,现在的互联网老大没有多少是一开始就想到产品能改变世界的。但是,你会发现,无论在硅谷还是在北京,做好了产品,如果做得不错的话,会得到很多用户的反馈。更重要的是,你可以找到不少前辈为你提供经验和意见。如果谷歌和Facebook当年没有前员工做风投以及新创新企业的支持,就不会有今天的故事。所以中美两地无论是做成功的或是正在努力挣扎的,都勇于做梦。做产品不往简单做,要不在技术上完全突破,要不在用户体验上非常创新。
但反过来,香港互联网在发展过程中因为受到种种限制,很难再回到亚洲金融风暴之前的热闹景象。创新难突破,究其原因,大致可以归为以下几点。
产品技术拿来主义从互联网在香港落地生根那一刻开始,就注定了这里是一个理想国。全球互联网汇集于此,经过几十年的深度开发和结构重建,早已将这块地养成温室花朵。没有人会再去研发技术,全世界最好的技术都在这里可以随手拈来。正是这样的“拿来主义”让越来越多的技术人才一方面开始外流,有的甚至宁愿到内地来抢蛋糕也不愿在本地去死磕那些过时技术;另一方面,又想实现产品技术突破,可创业者们你看我,我看你,大家技术都不怎么样。而且技术研发需要资金,没几百万就不用想了。
用户体验一直迷糊用户体验创新?创业者们想想,自己从来没有做出一个深入人心的产品,想创新不知从哪儿创起。香港从一开始接受的便是全世界最丰富的互联网资源,最新最好的用户体验都像包装精美的商品一样直接呈现在这里,都只顾奔着自己体验去了,哪还有精力去做其他的客户体验,所以,这也导致一些产品研发人员开始投机取巧,最后成为井底之蛙。
渠道推广被人占领举一个近年来在香港比较普遍的现象为例。和大多数人想象的不同,香港人最喜爱的购物网站竟是淘宝与拍拍。现在内地网站已经开始有意识地把渠道渗透进香港人的生活中。在中环、尖沙咀、九龙塘经常可以看到他们在搞宣传活动,而且服务更细致、比香港的卖家更懂香港人,几乎香港人所热衷的衣食住行都可以在上面找到。在这样一个市场竞争环境下,本地网站想要再去打开渠道做推广根本就是以卵击石,更不用说其他的互联网公司了。
即便如此,香港还是在努力改变这些现状。几个月前,香港提前步入4C LTE时代。同时,Apps理所当然成为近年来香港最热门的话题之一,从零售、媒体、金融到娱乐、教育、政府等,各行各业的企业和机构都希望拥有一个或一系列Apps以提高竞争力。
因此,香港也成就了数家有一定规模的Apps外包公司来试图打破产品技术创新瓶颈,如Green Tomato、Cherrypieks、MTel、InnoPage、AppTask等,团队从十几人到上百人,十人以下的小团队更数不胜数。业务从Native App、Mobile Web等移动产品设计、开发外包,到广告推广、公关等。
然而,流水线式的外包生产很难点燃创新火花,每年香港制造的几百个Apps,大多千篇一律,缺乏新意。
逃不掉的外包宿命
香港有钱的大佬非常多,李嘉诚肯定是最好的代表。成立的风险创投基金,最为大家了解的是投资Faeebook--案,但李嘉诚的基金也是VC,是以回报作为考虑。而国外的一线VC,基本没有在香港设有办公室,来香港多数是为了会议、演讲和生活。至于天使,不是没有,但是非常少,而且不容易找到。没有像北京或硅谷那种天使组织或聚会。
没有投资,政府支持也行,台湾地区、新加波和国内不少公司都是靠政府扶持起来的。因为没有天使投资的关系,以香港的生活成本来算,一个三人的团队如果希望能一年不接外包投入研发产品,基本需要30万元启动基金。这对于不少年轻人来说不是件简单的事,这也说明了为什么大部分香港互联网公司选择以外包公司起步。
近几年有外包公司开始涉足自主技术及产品研发,外包公司从事研发有两个目的,第一是为转型找方向,第二是研发的新技术和面向大众产品成为不错的广告招牌,吸引更多外包客户。
以TalkBox为例,它便是外包公司研发团队的产物。TalkBox是Green Tomato公司的独立研发团队Farm,继2009年推出HK Movie后又一个得到广泛好评的自主研发产品。TalkBox的例子,反映出了一部分香港互联网从业者的问题——香港互联网不缺有才华且不愿抄袭的人,但对中国大陆市场不了解甚至恐惧,对互联网融资和运营缺乏经验。
当然香港也有一些不错的互联网公司,如Stepcase、Primitus、6wave、Editgrid等,他们都有不错的产品,也有微型但精干的团队。与有外包公司做后盾的团队相比,他们的生存环境更加艰难。香港本地市场太小,互联网行业经历了2000年互联网泡沫洗礼,在资本市场活跃的香港公司早已无人问津。偶尔会有来自大陆或海外的风投关注,但实际融资成功率很低。
最近一段时间香港出现了面向互联网的孵化器如CoCoon和AcceleratorHK等,不过目前还未见到成功案例,所以现在下结论还为时过早。
一成不变的“盐碱地”
香港有800万人,对一家互联网公司来说,800万足够生存,但基本没有可能做成一家伟大的公司。这里的用户很奇怪:不是深度互联网用户,但人均上网时间和移动设备比例估计全球第一。互联网发展十几年来,人们来来去去就上几个网站,新闻看雅虎,搜索用雅虎、谷歌,财经看阿斯达克,视频看Youtube,社交用Faeebook,邮件用Gmail,点评用开饭,讨论去Discuss、Uwant,购物?不好意思,香港人基本都在亚马逊、ebay甚至淘宝上购物,本地购物网如“香港导购”早已苟延残喘,想分块蛋糕简直难上加难。
以上产品,香港本土创立的一般超过10年,是.com年代的产物,其他都是美国和大陆产品。最近10年来香港一些创业公司没有一个拿下过香港市场(以前有一个香港Groupon Ubuyibuy,后来被Groupon收购了)。香港人太特别了,花几年好不容易做到香港第一,发现同样的模式根本不能复制到其他地区,就只能在香港和自己玩。
拿不下香港市场没有关系,香港人不是很国际化吗?拿下欧美一样可以!没错,的确有这么一家Deal Extreme面向国外的电子商务网站,它是国际电子商务做得最好的其中一家,不过也只有这么一家。它利用国内廉价商品和国外电子商务空白做起来,这种机遇可遇不可求。香港人其实很不了解老外的想法,只是习惯吃汉堡,不代表能做出满足外国人的产品。别人一天如何生活、吃什么、说什么、看什么电视都不知道,又如何能做出成功的产品?国外每天开车,香港人每天坐地铁;同外讲生活工作平衡,香港人每天加班,这样的差异的确不太可能做出好的产品。
所以,索性就背靠祖国,中国互联网市场够大,出了百度、阿里、腾讯和很多的中小互联网公司,总有香港人的位置。但是,香港人对国内市场的了解可能还不如对老外的了解。如果问最了解哪些互联网公司,他们可能会说是腾讯和阿里巴巴。为什么?因为买了很多股票!这样下来,对国内无论高富帅还是屌丝用户香港人都不了解,更不用说能为这个市场开发产品了。
无论在北京还是硅谷,工程师都是互联网创新产品的关键,没有好的工程师,有再好的想法也没有用。香港每年拿得出手的软件工程师寥寥可数,建筑的土木工程师很多,但是好的都去美国了。
除了能力,更重要的是对互联网产品的了解。美国PayPal培养了很多的参与者,网易、搜狐也出过不少创业家,但由于香港一直没有什么成功的互联网公司。这方面的人才自然不多,基本上对产品了解的细节和深度与内地和美国有不少的差距。
2000年互联网泡沫前,香港互联网工程师最热门,有几年的经验可以开到近10万元的天价月薪。泡沫后大财团们对互联网不再有信心,无论是私有化退市还是科技业务转型,资本不再围着互联网转。10年来,互联网开发人员始终找不到资金发展,也成了香港互联网产品发展的死结。
而事实上,10年来互联网泡沫不但没破,而且创新还在继续。大陆的互联网企业也成了世界的焦点。而香港,还没走出那场阴影。
这几年因为智能手机在香港的高普及率。Apps开发创造了一些机会,有人看到曙光,2000年倒下去的一代人中,有一些人希望卷土重来,试图重新创出一片天地,无奈环境已大不如从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