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颖慧
摘要:介绍了缂丝这一古老而精美绝伦的织造艺术,但因为缂丝易学难精,所以现走在濒临灭绝的边缘。不过只要当下的手工艺人和设计师们秉承创新意识,结合现代时尚潮流,就能创造出更多被现代人所接受的缂丝作品和商品,让缂丝这门艺术在现代继续发光发热。
关键词:缂丝;现代设计;创新
缂丝又名刻丝,与刺绣、玉雕和象牙雕、景泰蓝并称为中国四大特种工艺品。缂丝已有4000多年的历史,它以生蚕丝作经线,彩色熟丝作纬线,采用“通经断纬”的绝妙技法织成,自古就有“织中之圣”和“一寸缂丝一寸金”的美誉。缂丝自汉魏时期产生到清王朝的结束,随着中国历史文化的洪流跌宕起伏,历经了隋唐的简洁实用,宋代缂丝全盛时期的精美富丽,元代的简练豪放,明代因倡节俭而粗糙,到清代随政治的一度盛极到枯萎凋败,到解放前期,几乎濒临失传。直到改革开放后国家有了新政策的扶持,才让现代人有机会如此贴近这延续数千年、仍在呼吸的中华顶级织造工艺。
1现代缂丝的继承与创新
1.1图案题材
传统的缂丝织品常用题材为花草、叶梗、鸟禽、山水、龙云、蝴蝶、字画和印章等。我觉得现代的缂丝作品不仅要保留传统风格,更要体现时尚潮流的特质,既可用大自然中景物,又可选用代表现代艺术风格的图案。传统的花卉图案造型复杂、千篇一律,虽然精美,但不符合现代人要求简约、时尚的审美,因此现代花卉可以采用简化的几何纹样代替,既表达了花卉的意思,传达了美的意境,又可以使人眼前一亮,耳目一新。比如当下非常流行的矢量花卉、抽象图案、彩色渐变纹理图案、非主流图案、油画、装饰、剪纸等题材的纹样,都是不错的选择。纹样题材不仅局限于传统中国图案,更应根据现代的历史文化条件,结合现代艺术风格的规律特征,研究传统中构图、纹样和色彩运用的规律,从对比中找到调和的切入点,创造新的民族图案,同时吸收外来艺术形式和表现方法,使之民族化、大众化。不仅如此,我们还可以因人而异的为消费者定制他们喜欢的图案,因为缂丝具有不可复制和耐搓洗这些适宜永久保存的特性,相信定制人物肖像会是它不二的选择。同时,我们还可借鉴夏奈尔、古奇等这些大牌的经典简约纹样,如夏奈尔的经典格菱纹,圆点图案都值得我们学习借鉴,只要我们加以学习和创新,就会创造出更多的时尚现代图案。
1.2色彩的选用
现代人压力大,生活节奏快,繁复的颜色在他们看来不仅不会产生愉悦舒适感,还会加重他们的心理负担,只有简单、舒适、轻快的颜色才能给他们带来舒适感。因此,设计的色彩图案不仅要符合现代人的审美共性,更要体现现代艺术风格。在颜色的选用上可以参照当下市场上流行的颜色,比如这些年流行的冰淇淋色就是不错的选择,这种颜色是在其他色中加入不同程度的白,成为了所谓的“高级灰”,不仅小清新,自然大方,还能给人产生一种回归自然、回到田園的幸福感。除此之外,色彩的对比和搭配也极其重要,不容忽视,对比色可以使人精神一震,比如时下流行的荧光色,就非常受消费者欢迎。我认为,在设计缂织作品时应以鲜艳明快为配色原则,使整幅作品的色彩搭配力求鲜艳夺目,以增加缂织作品的视觉效果和装饰效果,加强画面的生动性与形象性。
1.3材料开发
传统织作经线的原料是未经炼染的生丝,纬线是经过炼染的生丝,比经线粗。纬线除了丝线外,还有金线和孔雀羽线以及麻线和毛线。金线和孔雀羽线制作方法很繁琐,孔雀羽线更是非常珍贵的材料,价格昂贵。由于孔雀羽毛短,细,韧性差,需与其他丝线缠绕在一起方可使用。加上它容易虫蛀和霉变的特质,使用前须将其放在锅中蒸煮15分钟,这样复杂的程序,使得它不利于广泛使用。而现在,为了适应更多消费者的需求,可根据产品用途进行选择,在已有的丝、麻线原料基础上拓展到用其他材质进行缂织。不仅可以选用纯羊毛为原料织造,更可将彩色棉纤维、麻纤维、新型化学纤维、作为辅助材料来缂织,用以丰富缂丝织物的材料选用。缂丝是从缂毛发展过来的,我们可将丝、毛结合在一起织造或主要使用毛线,使织造更有质感、富有新意。我们还可以将缂毛技法引用到地毯、挂毯、坐垫等的织造上,使缂毛的应用范围更加宽广。
1.4织造技法
传统缂丝织机使用的是最简单的水平式平纹织机,经过“通经断纬”将五彩的蚕丝线织成一幅色彩丰富,精妙无比的织物。但织造过程却要花费很长时间,虽然精美但效率很低。如今我们研制的现代技术已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在东京刺绣研究所里,日本匠师在中国缂丝技艺的基础上做了更细致详尽的研究。他们将手指甲修剪成梳齿状,来代替原来用以拨紧纬纱的竹拨子。这样,手指上的敏感度会更强,织出来的织品也就更加细致精密。不仅如此,现在还创造了用先进数码技术进行缂织,以简化和缩短工艺流程。它是先将纹样设计稿在计算机上完成,然后通过图像处理软件模拟生成缂丝面料图,使消费者能预先了解设计的面料效果。继而在缂丝面料织造时,采用现代电子提花机结合真丝仿真彩色织物色卡,利用纹织CAD处理对其进行纹织工艺处理,自动生成电子纹板,使其达到仿真的彩色效果。虽然用电脑织出来的织物不如纯手工的缂织效果丰富,但却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适合大批量生产,更可以灵活的适应市场需求。此外,织机的构造上也应适应多种组织结构的变化需要,织机构件的材料也应选择坚牢度更佳的新型材料,使其便于维护和修理,同时提高其使用寿命。为了拓宽思路,我们还应加强缂丝与其他传统工艺美术之间的结合,从其他工艺美术中吸取营养。如苏州刺绣研究所的缂丝艺人在缂织《隋代供养菩萨像》时,在丝线的染色上采取了扎染的手法,取得了很好的艺术效果,这在缂丝染线中是个新的尝试,从扎染过的丝线来讲,染色分布不规则,带有随意性,这样织出的作品与原作相比达到了更逼真的效果。
2结语
在中国漫长悠久的历史中,丝织品逐渐成为中国纺织品史上具有高度创造性和民族代表性的织物,不仅给中国古代民俗、习惯以巨大的影响,也从中映射出中国社会历史的发展脉络和文化心理的构建。缂丝技艺的研究人员应积极探索缂丝增值品的开发,品牌的营造,市场开拓及规模化加工及规范管理体制,使缂丝精品能获得更多消费者的青睐,并走向世界。
参考文献:
[1] 朴文英.中华锦绣.缂丝[I].苏州大学出版社,2009(12):4749.
[2] 缪秋菊,夏菲菲,袁海燕.浅析缂丝的传承与发展途径[J].高职论丛,2011(2):2932.
[3] 绍晨霞.缂丝服饰品的传承与发展探析[J].丝绸,2009(10):5052.
[4] 缪秋菊.缂丝纹样题材的开发与运用[J].丝绸,2011(10):33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