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国际贸易地理》课程教学改革的深化

2013-04-29 00:44梁洁仪
考试周刊 2013年9期
关键词:教学观念实践能力课程改革

梁洁仪

摘要: 《国际贸易地理》课程的教学改革一直都在进行当中,以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为主要目的。但在摸索与尝试当中,难免出现教学观念不够与时俱进、教材内容滞后、实践环节不足和教学方法方式僵化等实际问题,阻碍了此课程改革的深化。因此,作者根据实践经验,提出几点意见,希望通过以学生为主体、结合时政热点、结合区域本土资源和利用新兴教学手段深化课程改革。

关键词: 《国际贸易地理》 课程改革 教学观念 实践能力

《国际贸易地理》是研究世界各国各地区不同市场的基本条件和特点及其之间的关联,从而考究地区之间商品生产与市场变化诸因素的客观规律的一门独立学科。作为一门学科,其内容关注于世界范围内各国家和地区的市场在国际贸易中所占的地位,以及各个市场上不同的商品结构、商品的供求、交换、运输和销售等状况。从学科定性来讲,《国际贸易地理》是经济地理的一个分支学科,属于部门地理学,是地理学与自然、社会、经济等科学之间的一门边缘学科,侧重从地理学的角度研究有关的经济活动。正因为其学科特性,通常作为物流、国际贸易、商务英语等专业的必修课程。从教学与实践来讲,《国际贸易地理》是一门实用性非常强的学科,甚至称之为“工具学科”也不为过。无论是从事对外经济贸易工作的人员,还是从事国际物流行业的人员,具备扎实的国际贸易地理知识,是最基本的从业条件。新版的教材修订说明直接指出了本学科必须与时俱进的事实:由于全球经济贸易态势的不断变化,也因为本教材的特点,我们必须不断地更新内容和相关数据。再加之适逢所有相关学科的全面教学改革,《国际贸易地理》课程的教学改革也较为成熟。教学是一项创造性的活动,课程教学改革更应该由始至终贯彻创新精神。在现今素质教育的大背景下,笔者认为应当本着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实践能力与思考能力的原则,从多方面深化《国际贸易地理》的课程教学改革。

一、《国际贸易地理》课程改革的内容

教学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所组成的一种人类特有的人才培养活动,具有创造性的特点。教学改革则是使得教学活动永葆创造性的必经途径。鉴于近几年全球经济一体化的纵深发展,特别是一批新兴经济体的崛起,如“金砖四国”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不断提升,改变了全球利益格局,加上2007年次贷危机以来,全球经济格局正在发生重大变化,而《国际贸易地理》学科本身研究的正是瞬息万变的国际经济贸易,为了使教学与实际相符,学科本身进行了较为全方位的课程改革。课程改革首当其冲的就是教材的修订。从教材最新版与上一版的对比中我们可以看到,新教材使用了新的体例,每个章节前都列明学习目标,每一章节后都有小结、关键名词、概念和复习题,此为其一。其二,上一版教材总论部分的第四章世界自由经济区从书本中完全删去。从体例的改编我们可以预见,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对学习目标的确认、学习活动的开展和学习效果的评价将会更加直观,也更加主动。相对应的,过去由教师讲授,学生听课的单向灌输的教学模式也应该作出调整。通过这次课程的改革,“学生是教学的主体”的观念将会得到真正的贯彻,素质教育的要义也必须得到具象化的执行。根据笔者的摸索与理解,《国际贸易地理》课程改革的深化,应该以素质教育的教学观念为指导,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为目的,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宗旨。另外,不得不注意到,新的媒体工具的出现和普及(如网络教育平台的开发、微博的风靡、聊天软件使用的日常化等)也为《国际贸易地理》的课程教学开展方式提供了更多元化的选择。笔者在教学过程当中,利用这些工具与学生频繁进行互动,深切地体会到《国际贸易地理》课程改革的深化不可能脱离这些现代化的媒体工具,而这一变化也为《国际贸易地理》课程的改革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

二、《国际贸易地理》课程改革中面临的挑战

(一)教学观念亟待更新。

现今的职业教育强调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因而课程改革强调“教”出学生的实践能力,笔者认为此种观念值得商榷。《国际贸易地理》是物流、商务英语类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因而学科課程的设计必须为专业服务,同时也必须为职业教育本身服务,这就是我们平时讲的“为专业服务、为就业服务”。职业教育的宗旨是以社会需求为目标,以就业为导向,培养面向生产建设、管理和服务第一线需要的“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实践技能强,具有良好职业道德的较高素质的技术应用型人才。因此在课程的设计和实践当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与技能掌握已经成为职业教育的共识。然而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这一观念却被表面化地理解为过于强调学科的工具性价值,在教育与评价学生的时候过于强调技能操作的模式化与标准化,使得学生容易变成教育流水线上下来的一个个标准却缺乏创新精神的“工匠”。诚然,《国际贸易地理》课本当中没有太多深奥的理论,教材上的内容学生都能看懂,在新的体例下连学习目标和自测题目都可以由学生自主掌握。但由于《国际贸易地理》涉及知识面非常广,要求学生记忆的内容也十分多,再加上工具学科的属性本身要求学生的掌握程度不仅仅要熟记更要灵活运用。所以,现今花样百出的“课堂互动”、“竞赛式学习”等教学模式,实质上仍然停留在强调学生识记能力的提高上,仍然以熟记世界各贸易区的经济贸易概况为主,仍然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为手段。在这样“换汤不换药”的教学模式下,不少学生在快乐的课堂下来之后可能知识点是记住了,却可能会产生这样的疑问:“我知道了朝鲜盛产人参,文莱盛产石油和天然气,这又有什么用?”

(二)教材内容滞后。

在当今经济全球化、经济信息化的国际贸易背景下,贸易形势可以说是瞬息万变的。职业教育讲求与时俱进,以市场为导向,如果依然故我的沿用信息陈旧的教材则无异于刻舟求剑。现今为止最新版的教材是2010年出版的,虽说已经根据国际贸易的新形势更新了相关的数据,但其实由于课程内容本身具有相当强的时效性,造成更新的数据本身的应用时间很短,“过期”很快。例如课本的第二部分分论的第二章“欧洲主要经济贸易区”的“欧盟”此节的内容中提及“欧盟共有27个成员国”,而现今欧盟形势多变,希腊退出欧元区,而英国在近来也萌生退意。这些动态的信息在学习过程中不能忽略也不能僵化,教师在备课与授课的过程中就增加了工作量,而学生的学习与理解压力也相应增大。

仅仅关注数据的即时更新远远不够,展示数据与信息的形式本身也亟待更新。因为数据与知识最终将为实践服务,所谓“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教材本身就是以文字资料为主,配有少量的表格。由文字与数据组成的传播媒介不能说传播效率低,但从人类认识事物的途径与方法来讲,贸易环境与区域经济特点这些较为直观的材料,被编者以文字与数据抽象化,再经由教学这个传播间接经验的途径被学生习得,其有效信息的命中率可想而知。因此,如何将世界主要经济贸易区的概况以崭新的形式在教材中具象化,也是《国际贸易地理》课程改革的一项重要课题。

(三)实践环节不足。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对教学活动来说尤其如是。在全世界范围的金融风暴之下,普通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率屡屡探底,唯独职校毕业生的就业态势较为平稳。这不得不归功于职校教育的与时俱进与贴近实际,职校的高而平稳的就业率源于职业教育本身以市场为导向,产业化运作,实习环节多,顶岗实习等一系列特有的制度。由此看来以《国际贸易地理》为必修基础学科的物流、商务英语等专业应该不缺乏实习的机会。其实不然,尽管在学制3年的职业教育生涯中学生拥有1年甚至更多的实习期,但这些实习未必都能做到专业对口,不少学校为了追求高实习率往往不惜安排学生到非专业对口的单位进行实习,甚至是与专业毫无联系的一线流水生产岗位,此为专业实践环节的实际不足。

其次是针对课程本身的实践不足。如果说针对专业的实践是为了使学生真正具备岗位需要的技能与素养的话,那么针对课程的实践则是这些基本技能与素养形成的前提条件,对于《国际贸易地理》这种工具型的学科来说尤其如此。现今的课堂教学手段多元化,尤其是多媒体的完全普及使得教师可以用PPT展示图片以补充课本中直观材料的不足。但这些不能改变学生学习仍然以“习得”为主。笔者虚心觀摩学习过多节《国际贸易地理》的公开课,互动学习、案例教学、游戏教学等多种方式使得课堂气氛相当活跃。但在这些课堂中,学生鲜少有机会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问题。即便是在互动式的案例教学当中,学生最多只能在虚拟的环境中思考“印度尼西亚有哪些重要的热带经济作物”这样抽象的问题。

(四)教学方式方法僵化。

《国际贸易地理》具有区域性的特点,空间特征显著,然而教材的编写却鲜少有配套相关图表,多数以文字和表格来代替。在多媒体教学器材没有普及的时候,教师一版通过挂图、模型等器材展示。近几年,国家对教育的投入不断加大,多媒体教学器材已很大程度地普及,在实际的教学中配图、模型等的工具被多媒体课件所代替。这是一项革命性的变革,也的确使教学效果有所增强。同样由于网络的普及,海量的资源与数据都可以在不同的教师之间共享,教师可以根据教学需要随意在网络上搜索相应的资源。例如在讲授印度的地理环境的时候,教师可以展示热带季风季候特有的风光图片;在讲印度的经济的时候,可以展示一些介绍印度风光的视频等。但资源的共享在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不少弊端,而这些弊端,使得课程改革在变革的表面下,变得僵化而雷同,而教师的教学创新,也被这些所谓“新”的教具所束缚,失去了独创的灵魂。资源的共享带来的第一个问题就是教学设计的惊人的雷同。个别有奉献精神的老师将自己制作的多媒体课件放在网络上免费共享,其余的老师就自然将之下载来参考和借鉴。此种现象本来是有益的交流,慢慢地发展成几乎所有老师都从网上下载。结果笔者发现,两个城市的教师在讲授东亚地区的地理环境和贸易概况时所用的课件竟然几乎相同。教师都是先从网络下载课件,然后看着课件备课,而非根据教学实际来备课,哪怕是细微的加工也欠奉。资源共享带来的另一个弊端则是,越来越多的教师使用现成的课件资源,越来越少的教师自主开发新的课件,更别提根据教材内的数据设计动态普片、自行剪接视频资料了。

三、深化《国际贸易地理》课程改革的建议

(一)坚持“学生为主体”的原则,更新教学观念。

创新精神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民族的振兴依靠的是教育,因而教育必须注重培养人的创新精神。笔者认为创新精神是不可能“教”出来的,正如前文所言,创新精神只有通过学生自己亲身实践方可习得。同样,实践能力也不可能是“教”出来的,而是依靠学生亲身实践、亲身体会、亲身感受地“做”出来的。这是素质教育的应有之义,学生是教学的主体,应该把课堂交给学生,注重学生素养与技术的并肩提高,培养出全面发展的人。

要结合“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首先必须舍弃“满堂灌”的教学模式。尽管《国际贸易地理》教材内容信息量极大,即便是想要在课堂上将知识如数展示一遍也有难度,但笔者通过实践认为,对于课堂知识的讲授应该有一定程度的取舍与加工。诸如欧盟的发展过程,西欧主要国家的贸易概况等信息,学生在将来需要运用到的时候随时可以通过互联网获得,那么在课堂上就不需要详细讲述。

要结合“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其次要把更多的时间留给学生实际操作。这里提出的实际操作并不是给出案例题目让学生练习,案例无论多逼真也是抽象的,只有实际操作本身是具体的。笔者所在的学校投入了大量的资金去建造物流实训室、实训平台等高模拟的硬件设施,并且充分地投入使用。让学生自己组队,分别组建外资进口商、中介、物流公司等,限定公司经营的章程,让学生真正地“经营公司”。这样,学生就会真正考虑诸如这样的问题:印度尼西亚缺乏有色金属,因此向其出口有色金属可能有比较好的销量。

(二)结合时政热点,活化课程知识。

受教材出版与再版的时间限制,教材没有可能做到时时刻刻都与现实状况完全相符。这是所有教师都必须面对的一个问题,也是必须面对的一个事实。教师应根据相应的教学内容收集最新的国内外相关资料与数据,更新教学内容,做到与时俱进。只有结合时政热点,活化课程知识,才可使学生“学在当下”。

结合时政热点,首先是让学生“放眼世界”。例如,国际经贸活动与地理环境之间的关系相当密切,通过学习第一章“地理环境与国际贸易”,不仅要让学生认识到国际经贸合作与交往取决于不同国家与地区之间的自然地理环境和由此产生的商品需求,更要让学生认识到自然地理环境本身也不可能是一成不变的,要以发展的眼光看待问题。又例如讲东亚地区的贸易概况的时候,讲到日本发达的渔业,教师不能照本宣科,可以结合近来日本严重的地震等自然灾害的影响下福岛等地方的核泄漏事故,讲明日本的渔业出口受挫的事实。

结合时政热点,其次是让学生“关心身边事”,增加乡土地理的内容。有人质疑,我们这门课程是《国际贸易地理》,不是“乡土地理”,如果加入乡土地理的内容岂非喧宾夺主?首先,增加乡土地理的内容只能应课程的需要,并且严格控制比例,乡土地理知识只能为教材本身的学习任务服务,国际贸易地理的知识永远是“主菜”,乡土地理知识只能是“配菜”。其次,乡土地理知识的增加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因为不少学生曾向笔者表示,不打算将来从事外贸工作,对“外国盛产什么东西”、“贸易环境如何”等问题并不“感冒”。例如,在讲跨国公司的时候,笔者就用乡土地理的知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笔者在课堂上提及笔者所在区的花东镇有着不少跨国公司,例如联邦快递、风神汽车、广州本田等。

(三)结合区域本土资源,加强课程实践。

笔者一再强调,实践能力是“教”不出来的,可是靠学生自己习得的。“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除了要在课堂上贯彻外,更加要在实践环节得到贯彻和体现。在上文中笔者提及,在职业教育当中学生并不缺少实习的时间,然而这种实习却是有量卻未必有质的。对于专业实践如此,而针对课程本身的实践却几乎为零。加上《国际贸易地理》受教学内容的限制,对于世界各国贸易概况教师也的确很难创造条件让学生实践。但笔者并不认为就此应该放弃本课程的实践,相反应该加强,其中经验证具有可行性的就是结合区域本土资源此种做法。

结合区域本土资源,首先是充分利用本土信息。《国际贸易地理》课程内容以世界各国贸易环境概况为主,笔者在授课之余会引导学生思考,针对某个具体的国家与地区,我们本地有什么货物可以向它出口,我们的优势在哪里。对于学生来讲,立足于本土的具体条件,问题就显得实际得多。例如笔者学校所在地——广州市花都区,就向欧洲国家出口相当数量的皮具制品。那么笔者在讲述欧洲贸易概况的时候就会让学生分析,像瑞士、英国、丹麦这些国家经济发达,因此具有奢侈品的消费能力。

结合区域本土资源,其次是充分利用本土企业。与其让学生在一个固定的未必对口的单位“深度实习”足够的时间,不如让学生大量地在真正对口的单位去“浅度观摩”。因为“深度实习”意味着学校必须与单位有长期的合作关系,而单位也要进行负责的资源调配满足实习岗位的需要。而“浅度观摩”包括设置“观察员”、组织学生进行参观等几种灵活的模式,不会影响单位日常的生产,又能使学校与多个单位进行合作,更重要的是,学生可以大量地,对口地了解真正与课程有关、与专业有关的工作。

(四)结合新兴教学手段,确保学生技能与时俱进。

很多人认为对于《国际贸易地理》,所谓创新教学就是用新兴的媒体工具进行展示和教学,而笔者认为这不过是“旧瓶装新酒”,这些新兴的教学工具远远没有被充分利用。现在教师用得比较多的无非就是PPT,除了将以前用板书和挂图做的事情全部由电脑代替而已。要做到通过教学工具与手段的创新,达到让学生技能与时俱进的目的,就需要不仅把这些新兴的教学工具作为手段,更用这些新兴的教学工具创造出新的教学环境。

虽然说教师的活动称之为“教学”,但我们整个过程却是“先学而后教”的,因此对于各种新的知识新的工具,教师都应该比学生先掌握和熟练。就教学媒体工具而言,除了PPT,还有PHOTOSHOP、FRESH、DVDCUT等多种简单而容易操作的媒体软件,但笔者眼见很多教师都只使用PPT。而事实上,《国际贸易地理》很多内容如果用动态的形象展现出来就会更加直观。

参考文献:

[1]苏广实.国际贸易地理课程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12.

[2]竺仙如.国际贸易地理.商务印书馆,2010.

[3]何风仪.浅谈中职地理教学中案例教学法的运用.教育教学论坛.

猜你喜欢
教学观念实践能力课程改革
提高高校声乐教学形式与方法探析
大学声乐教学中存在的误区及对策分析
“双创”形势下高职财务管理课程改革探索
项目教学法在微电影制作教学中的应用
高校单片机课程设计教学方法探讨
刍议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计划项目
品德教学利用微课开展预学的实践研究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下的实验教学改革探索
基于创意的对口单招色彩课程改革突破点研究
校企协同实施高职专业课程改革的实践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