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大学生就业指导经验及对我国的借鉴与启示

2013-04-29 06:45吕海霞
中国证券期货 2013年9期
关键词:国外就业指导大学生

吕海霞

【摘要】就业指导在大学生就业过程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我国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因起步较晚,还存在许多问题和不足之处。文章通过分析国外大学生的就业指导经验和特点,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对我国的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提出了一些建议。

【关键词】国外;大学生;就业指导

随着高校的扩招,大学生就业形势也日益严峻,因此,对大学生进行必要的就业教育和指导,对于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具有重要意义。如何提高毕业生就业率和就业质量成为社会广泛关注和研究和课题。高校中就业指导教育在大学生就业过程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但由于我国在这方面的起步较晚,所以目前还存在很多问题。20世纪以来,欧美发达国家就业指导教育理论及实践内涵不断丰富和发展,借鉴其经验,对发展我国大学生就业指导教育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社会意义。

一、我国大学生就业指导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国大学生就业指导正稳步发展,但是,由于我国高校就业指导教育起步较晚,高校就业指导服务工作滞后于现实的需要。滞后原因集中体现在就业机构设施建设与机构能力建设不足上,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就业指导机构在高校中普及率低。在我国,部分省市还没有成立毕业生就业指导服务机构。有相当一部分高校,尚未划拨就业指导工作的专项经费,从而就业指导活动的场所欠缺,影响就业指导工作积极有序开展。

(二)指导对象有失偏颇。部分高校为了提高就业率,就业指导工作只在应届毕业生中开展,低年级的学生则很少得到就业方面的信息和指导教育。这样不利于大学生合理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

(三)指导人员缺乏职业性、专业性。我国高校从事就业指导工作的人员大多数是学生辅导员和就业处工作人员,专业老师参与的较少。学生辅导员和就业处的工作人员只是在工作之余给学生一些就业上的指导,他们并非专业人士,不能提供专业性、职业化的就业指导。

(四)指导内容不合理。在毕业生就业指导实践中,指导内容大多是关于国家就业政策、就业信息和就业技巧等,而很少涉及有关职业发展需要的内容,缺少职业生涯规划方面的教育。

(五)指导形式较单一,缺乏多样性。目前,高校就业指导教育多以课堂教学为主,并且多半是就共性问题进行集中指导,而对不同学生进行“一对一”个性指导很少。在大学中,就业指导课通常以讲座、选修课的形式针对即将毕业的学生开展,覆盖面有限。

二、国外大学生就业指导经验及特点

国外大学生就业指导服务工作开始较早,它作为引导毕业生顺利就业的一种形式,在国外各类大学中得到了普遍的重视。正因如此,国外大学生就业指导服务工作在长期的实践中,基本上形成了一套较为完整合理的理论模式和运作方法,取得了宝贵的经验实效。

(一)注重就业指导工作方面的经费投入

在国外,政府和主管部门对高校就业指导服务工作高度重视。虽然学校对大学生就业不承担责任,但因为学生的就业状况直接关系到学校的声誉和招生人数,而这些又会直接影响学校的经费收入,所以,各高校都很重视就业指导工作。无论是政府和主管部门,还是高校和用人单位等,都注重在大学生中建立完备的就业指导体系。社会各方都非常注重就业指导方面的经费投入,完善机构设施。比如在日本,学生职业中心遍布了其全国各个主要的城市,这是一个作为政府性质的安排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办事机构,这类机构根据毕业生的特点和需要,帮助毕业生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

(二)注重就业指导的生涯化、全程化

国外高校往往从新生刚入学开始,便向新生开设或举办关于就业指导方面的课程、讲座等活动,对他们进行就业方面的指导、教育和服务。通过系统的职业生涯规划和相关就业指导课程的开设,可帮助学生了解、认识自我的特性和能力,合理制定出适合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当学生进入高年级,即将毕业之前,学校会为他们提供就业信息服务和就业技巧训练等方面的帮助,甚至去了解学生的就业心理,缓解他们的就业压力。国外有一些高校中,毕业生工作后仍然可回到母校接受就业指导和教育,获得学校“可持续”的服务和帮助。

(三)注重就业指导人员的专业化

欧美等发达国家从事就业指导的人员,除了具有较强的行政管理能力和一定的实际工作经验外,还具有心理学、社会学、教育学等方面的知识。他们在就业指导工作中,专业化程度很高。如在加拿大,就业咨询师被要求在教育学、心理学、咨询学或相应的人文社会科学领域应取得相应的博士学位,而且要有一定工作经验;管理员或指导教师应取得人文科学方面的硕士学位。在美国,职业顾问必须取得心理学硕士或博士学位,才能负责学生心理测试、能力评估、求职咨询等方面的工作;就业指导中心主任一般应拥有咨询学、辅导学、高等教育学等相关学科的硕士或博士学位。

(四)注重就业指导形式的多样化、内容的丰富性

国外就业指导形式多样、内容丰富,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校内教学与校外实践相结合,开发学生的就业技能、增强就业机会意识。校内就业指导方面,开设就业指导必修课,帮助大学生发展自我意识,认识个人能力、兴趣、特长,正确看待个人的生理和心理特征,初步确定职业目标。校外实践教学方面,给大学生提供参加社会实践和招聘活动的机会,使他们和就业直接接触。帮助大学生学会角色转变,做好从学生向职业人角色转变的心理准备,以使其在毕业时能顺利地就业,适应职业生活。

2.共性指导和个性指导相结合。利用课程、讲座或演讲等方式对大学生进行共性指导的同时,注重个性化的咨询、指导。帮助学生了解和发现自己的特质、专长,制定个人的职业发展规划。特别是对大学生就业过程中心理、外表、气质、口头表述等重要的细节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和帮助。

3.提供就业信息咨询服务,提高就业决策技能。为使毕业生全面、深入地了解社会可以为他们提供的岗位,以及各种就业岗位的具体要求和特点等信息,引导大学生合理正确地分析就业信息,做出适合自己的职业选择。学校通过书籍、影像和相关公司的宣传册等资料向学生详细介绍各种职业的工作性质、要求、工作范围、发展前景以及相关地区劳动力市场的供需状况等信息。同时,学校还会运用一些方法,对大学生的技能进行评估,使其能够合理地找到最适合自己的工作岗位。

(五)注重大学生创业教育的开展

国外的就业指导工作中非常重视对大学生的创业教育,同时很重视培养学生的创业素质和创业能力。学校会不定期的邀请知名企业家到学校开展讲座,并与学生互动交谈,培养增强学生的创业意识和企业家精神。而且,在就业指导课程设计时,会设计一些关于产品研发、资金管理、销售技巧、人际关系、方案策划和商业法规等与企业运作相关的课程,使学生们了解企业的基本运作模式,为其创业打下坚实的基础。大学生自主创业不仅能解决自己的就业问题,而且还会为整个社会创造就业机会,对劳动力市场的合理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三、国外大学生就业指导经验对我国的借鉴及启示

(一)加强认识,合理定位,促使就业指导制度化和规范化

就业指导教育是高校人才培养工作中重要的一部分,且指导人员素质要求较高,专业性强。高校不能就业指导工作划入学生基本思想政治工作范畴,不能只是用简单行政方式推进就业指导工作,应加大经费、人员、设备的投入[8],加快相关政策的制定和落实。在我国,中小学阶段是发展学生基本素质时期,很少进行就业指导方面的教育,所以当进入大学时期,必须及时补上这一中要课程。否则,将导致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模糊,无法有针对性地进行所需知识的学习和相应素质的提升,从而会使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更加突出,造成人力资源的浪费。国家及相关教育部门应该加快立法进度,使职业发展教育法制化、规范化,高校应认真执行相关政策和规范文件,尽快开设相关就业指导必修课,完善教材和课程建设,开展理论研究,促进就业指导教育步入制度化、规范化轨道。

(二)建立就业指导全程化、系统化模式

借鉴国外就业指导经验,就业指导工作不只是大学生即将毕业阶段的指导教育,而应该是贯穿大学生从入学到毕业的一个持续、系统的培养过程,不应是阶段性或突击性的,不能只是向学生提供就业信息的服务和简单的就业技巧指导,最重要的是要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对学生就业指导应当是发展性的生涯辅导。通过激发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自主意识,促使大学生理性地规划自身未来的发展,从而使其在学习过程中有意识地提高就业能力和生涯规划能力。对于大一、大二的学生,高校应主要帮助他们建立职业生涯规划意识,尝试合理的职业规划;对于大三、大四的学生,学校应对其进行提高就业能力、扩展求职过程相关知识的辅导及教育等。社会和企业等有关部门也要对已就业人员进行系统的跟进培训,逐渐提高整个社会劳动力素质,提高工作效率,促进经济发展。

(三)加强培训,提高就业指导人员的专业化水平

师资队伍的专业化、职业化是教育健康发展的保证。要想提高我国高校就业指导教育水平,使其不再滞后于现实所需,一支专业化的师资队伍是必不可少的。加强就业指导师资队伍建设,一方面要引进高学历人才担任专职老师,其必须具有心理学、教育学、社会学、管理学以及人力资源管理等学科知识背景,而且应具有一定的实际工作经验。另一方面要加强对就业指导老师进行就业指导业务的专业培训,让他们能够尽快掌握就业指导的相关专业知识、方法和技巧,提高就业指导教师的专业化水平。另外,高校可聘请社会知名企业的人力资源专家、职业咨询专家给大学生提供就业指导,打造一支专兼职相结合,高素质、专业化的就业指导教师队伍。

(四)高校、社会及各类企业协调合作开展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

对大学生的就业指导工作不仅是高校的责任,也是社会和各类企业的责任。社会各部门之间应建立广泛的合作关系,为学生提高更多的社会实践和实习机会,让学生有机会接触和熟悉各类职业和工种,以便做出适合自己的职业选择。同时,学校也应注意与学生家长之间的交流和工作配合,让家长做好大学生职业选择的正面引导和教育工作。学校应加强教育,增强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培养大学生的敬业精神,使他们在正式进入社会就业后,能发挥自己的才干,爱岗敬业,为社会、为国家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赵兰芳,项中.论国外就业指导先进经验的借鉴与启示[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0(5):

129-130.

[2]胡燕.国外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研究和启示[J].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10(1):94-96.

[3]杨莉.武汉市大学生创业状况调查研究[J].武汉工程大学学报,2009,31(2):66.

[4]李群如.大学生职业发展教育师资队伍建设的问题研究[J].教育与职业,2009(6):66-67.

[5]张金华.关于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的几点思考[J].教育与职业,2009(6):134-135.

[6]赵玲,李全喜,王哲.科技工作者职业发展研究综述[J].科技与管理,2009(5):130-132.

[7]林瑞青.论高等院校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的课程建设[J].教育与教学研究,2009(5):100-102.

[8]刘晨,宫海丽.国外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对我国的启示[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8(31):

184-185.

[9]马立红.国外就业指导的特点及启示[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版,2005(4):38-40.

[10]胡元聪,黄晓梅.职业生涯规划实践的国际比较及我国的改革方向探析[J].人大复印资料,2008(5).

[11]詹友全.建立大学生就业指导学的必要性和可能性[J].中国大学生就业,2005(16):13-14.

[12]陈德明.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大学生就业,2005(16):51-52.

猜你喜欢
国外就业指导大学生
大学生就业指导教育工作开展对策探讨
略谈开展大学生就业指导的重要性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大学生之歌
探析国外税务会计的经验和启示
国外现代家庭农场研究
国外市政工程管理质量控制对我国的启示
国外收益报告价值相关性实证研究文献综述
大学生就业指导课教学模式的实践与探索
以人为本,深化高职院校就业指导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