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何熠
从周一倏忽来到周五,真有虚情假意致青春的错觉。今晚10点《中国最强音》第二期,我做万分诚恳状致观众,来吐槽吧!” ——5月3日傍晚,湖南广播电视台副台长、总编辑、湖南卫视总监张华立在微博上如是说。
接档《我是歌手》在周五22点播出的节目《中国最强音》,虽然于4月19日首播后获得全国网(0.77%)和城市网(1.63%)双网收视率冠军,但却遭遇了暴风雨般的差评,“神剪辑”“KTV选手”“大牌导师无火花”成为了观众猛烈吐槽的焦点。顶着压力,节目组对第二期节目进行了大调整,调整效果虽然不至于达到“逆袭”,但至少体现了芒果台的基本水准。
正面迎接“吐槽”
在对《中国最强音》的质疑声中,“剪辑混乱”最为突出。第一期节目中有30几位选手登台,真正唱完歌的选手仅有4位。而开场阶段穿插的各种素材画面,片花、选手介绍、导师的准备情况,令观众眼花缭乱有“看预告片”的感觉。对此,《中国最强音》节目总监夏青回应,“这样的剪辑手法在国内尚属首次,第二期会根据中国观众解读真人秀的习惯做调整,减少蒙太奇段落。”在5月3日播出的第二期节目中,观众能明显感觉到“神剪辑”消失了,节目有13个重点选手,每位选手都有相对完整的介绍和演唱过程。不过量的表现时间,也让第二期节目趋于常态节奏,并没有体现X Factor原模式特殊的节奏感。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第二期节目中不仅重新剪辑了导师宣传片,连原版模式中的主宣音乐都被替换,少了X Factor的标识性特色。
观众在经历了《中国好声音》与《我是歌手》洗礼后,对音乐类节目的欣赏水准大幅提高。《中国最强音》首期节目中的选手多属业余级别。第二期节目开頭的上期回顾中,就加了一段四位导师对深圳站大众演唱会表示失望的视频。对于选手质量欠佳这一点,夏青并不否认,她认为深圳站招募与录制间隔时间太短,没有吸引到足够多的好学员。在上海站的大众演唱会上,有实力的选手明显增多,曾夺得台湾音乐选秀《超级星光大道》第七届冠军的李佳薇也在《中国最强音》舞台上亮相。这样的实力选手在后几期节目中有更多露脸的机会。
此外,《中国最强音》祭出华丽的导师阵容,但不少观众质疑四位明星导师“气场不和”。夏青解释,在大众演唱会阶段,节目对导师的要求是挑选出他们认为优秀的歌者,导师们会接受意见,但不会去解释什么。从第二期节目的效果来看,导师们虽然互动增多但并无出乎意料之处,而且由于要呈现选手表现的完整性,导师画面减少了。“《中国好声音》并不是‘导师秀,节目会一直以选手为主。”夏青说。
按照模式走向,《中国最强音》在三场“大众演唱会”之后,将进入“训练营”“导师之家”“十场连战”环节。其中“导师之家”将比拼导师们在圈内的资源,真人秀环节同时被放大,夏青认为这部分是“别的节目没有的东西”。
“最强音”与“好声音”的模式异同
《中国最强音》原模式为X Factor,由选秀大亨西蒙·考威尔(Simon Cowell)创意研发。所谓X Factor,是指“未知特质”,具备这样“特质”的人更容易成为明星。X Factor于2004年9月在英国ITV电视台首播,创造了近乎奇迹的收视率——尤其是2010年,第7季总决赛吸引了1940万英国观众收看,获得超过60%的市场份额。至今年4月份,借由X Factor出道的歌手共获得33次英国单曲榜冠军,节目成为英国乐坛制造流行歌手的重要平台。X Factor已被近40个国家引进,是目前全球范围内影响力最大的选秀节目之一。
但自2011年以来,X Factor的选秀版图受到了The Voice的强烈冲击。与X Factor“寻找明星”的主题不同,The Voice主打“声音”,盲选、转椅、反选等巧思令其迅速扩张。即使当年西蒙·考威尔为了美版X Factor放弃了《美国偶像》的评委席之位,并开出了500万美金的冠军唱片合约,但节目在收视率与综合影响力上仍不如美版The Voice,虽然后者的冠军合约仅有10万美金。
单就模式来比较,两个同为音乐选秀的节目存在内核上的差异。世熙传媒总裁刘熙晨分析,X Factor是以选手为第一看点,导师是为选手陪衬,节目最终目的是“造星”;而The Voice是以导师为第一看点,选手虽然也获得了关注度,但准确说只是“成名”。目前,明星真人秀在收视率上优势明显,这也是 The Voice在全球收视飘红的重要原因之一。但是在节目后期产业链发展上,草根明星的粉丝效应会更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