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莉群 刘斌
作者简介:冯莉群(1973—),女,张家口职业技术学院副研究馆员,主要研究方向:教育、金融。
刘斌(1970—),男,张家口职业技术学院,高级政工师,主要研究方向:工商管理。
摘要:由于中国城市化进程起步较晚,总体发展水平滞后于整个经济社会发展进程和工业化进程,这一现象严重制约我国综合国力的提高与社会公平的实现。中小城市越来越显现出可持续发展的优势,在社会、经济、政治的深刻变革中,中小城市既能很快地适应这种变革并起到了协调与融通的作用,以优质适宜环境引领发展,基于此,发展中小城市既是大力推进中国城市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建成小康社会的要求。
关键词:中小城市经济发展;可行性研究
城市的发展是集中展现国家经济发展的脉络,我国未来经济发展格局将和现在又很大的不同。预计进入2030年时,目前我国的中小型城市将成经济增长的生力军与最大动力,每个中小城市的人口能增加300到500万。而目前的所谓大城市将不再有大幅度的发展趋势,将迈入“后土地经济”时期,大型城市的关注点将放在产业升级、功能升级方面来提升整个城市的资产价值。
根据我国目前城市人口的规模来界定:小城市的标准是市区常住人口为50万以下,中等城市的标准是常住人口为50万至100万,大城市的标准是常住人口为100万至300万,而特大城市的标准是常住人口为300万至1000万的,那么常住人口达到1000万以上则称之为巨型城市。本文所谈的中小城市泛指中等城市和小城市,也就是市区常住人口在100万以下的城市。
毋庸置疑,一个国家的城市化就是一个产业发展、要素聚集的结果,所以在谋划我国中小城市发展路径时,应当以产业化带动城市化,有的放矢,根据目前我国城市化的现实状况和独有特点,并借鉴国外发达国家实现城市化过程中的经验。
基于中小城市的特征,发展城市化也应是多种模式并存的,所以在进行城市化的过程中,各地要因地制宜,选择一条最适合自身发展的模式,另外还要做好制度等方面的创新工作。中小城市的发展要深挖潜力、打好最基础的工作、提高整个城市品质、遵循发展规律来适度扩大规模、适度增加城市数量,对于那些达到一定水平和规模的城市可以做好升级工作,制定各种政策鼓励各方力量投入资金建设中小城市。
根据区位情况,不同地区的中小城市发展的侧重点也不尽相同。东部地区经济比较发达,发展中小城市重在提升质量,壮大规模,甚至一些发展较好的城市可以向大城市发展,辐射能力更加增强;而中西部地区经济欠发达,发展中小城市重在壮大规模和夯实基础上,可以适度扩大中小城市数量,稳步推进大中小城市相互配合、协调发展、布局合理、功能完善的格局建设,以实现城乡一体化为发展目的。
伴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的进程,很多中小城市紧紧抓住大城市产业急需转移的机遇,结合自身特点、因地制宜、加快发展步伐,一些中小城市的发展速度已经居于全国平均水平之上。毋庸置疑,处于现代经济体系之中的中小城市在发挥大城市和特大城市配套基地和服务基地的作用越来越重要,一个大城市需要若干个中小城市与之配套、为之服务。在瞬息万变的的全球经济体系中,中小城市经济发展“船小好掉头”的优势尤为明显,受危机冲击更小,在一定程度上发挥着国民经济稳定器的作用。
在推进中小城市经济结构调整过程中,应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中的导向作用,能使结构更合理。以市场为导向来积极参与国际竞争和合作,按照国际惯例使经济结构能够适应不断变化的国际国内市场需求,满足不同方面不同层次的需要。中小城市要以市场化为中心,确定结构调整的重点,采取果断措施,对市场容量低、效益差的行业实行转产,下决心关闭一批高消耗、高污染、低效益的企业,淘汰一批落后产品,压缩过剩产品的生产规模,解决重复建设、重复生产的问题。对国内外市场容量大、具有一定竞争力的行業,引导其进行深度开发,使本地企业在竞争中取胜。
仔细探究中小城市经济发展脉络,在整个发展体系中,既有属于公有制经济范畴的国有经济和集体经济等,也有非公有制经济、混合所有制经济。毋庸置疑,中小城市在调整经济结构时要紧密结合所有制结构的调整,初步完善中小城市的所有制结构。对于那些走入低谷、陷入困境的地方国有中小企业要尽快实行改制,同时放手发展个体私营经济,以此带动地方经济的发展,解决当地的就业人口安置,使所有制结构的优化。
在未来的城市化发展进程中,中小城市必将成为提升城市化质量、加快推进城市化进程的主要战场。国家已将中小城市和小城镇作为十二五发展的重点支持对象,城镇化发展的重要性已经被越来越多的有识之士所认可,积极创设条件鼓励并推动中小城市优化发展布局,进一步完善中小城市功能分布,做好承接产业转移的工作,不断提升城市品位。要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推进中小城市发展过程中的基础性作用,积极吸引各类生产要素和市场要素集中到中小城市,使各类资源配置得到最优化,要充分尊重中小城市发展过程中优胜劣汰的规律。在中小城市发展的过程里,我们必须要注重保护资源和环境,不因中小城市建设破坏生态资源,进而阻碍经济发展。
参考资料:
[1]张波:中国城市成长管理研究,北京:新华出版社,2004。
[2]杜李:中小城市可持续发展评价——以开封市为例,《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200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