丑的“艺术”与“丑”艺术的辨析

2013-04-29 13:29迟洪燕
艺术科技 2013年9期
关键词:媚俗阿多诺罗丹

摘要:在我们生活中,美与丑是同时存在的,美自古就占据着主流位置,人们一直倡导抑丑杨美,丑也一直作为对立面而存在。在生活与艺术中一切都以美为标准,但抑制丑不代表它不存在。当今艺术开始以另种视角看世界,以突破传统的方式对当代社会生活进行表述,而这种新的视觉形态就是——丑。那什么是丑的“艺术”与“丑”艺术呢?

关键词:丑的“艺术”;“丑”艺术

对于当今“丑艺术”存在着许多评论的声音,有认可也有否定,如何正确看待艺术中的丑,我们应该正确区分丑的“艺术”与“丑”艺术,通过正确的认识可以帮我们辨别当今艺术海洋中的真伪艺术,树立正确的审丑意识。对于部分艺术家来说也可以重新审视一下自己的作品,同时也明确一下作为艺术家所担负的社会责任。

丑的“艺术”和“丑”艺术是截然不同的两个概念。(1)作为审美范畴之一的丑应用于当代艺术中是社会发展的需求,必须并且必要,我们称之为艺术丑或“丑”艺术。(2)以大面积的原生态的丑或把现实丑直接照搬在作品中,将其作为作品的内容并产生消极影响的我们称之为丑的“艺术”。罗丹曾说:“在艺术中所谓丑的,就是那些虚假的、做作的东西,不重表现,但求浮华、纤柔的矫饰,无敌的笑脸,装模作样,傲慢自负——一切没有灵魂,没有道理,只是为了炫耀的说谎的东西。”[1]他指的就是丑的“艺术”。我们知道:任何事物都有它所承受的范围,那作为艺术亦然。艺术家通过艺术作品展示丑,必须有一定尺度,否则,审丑就是成了嗜丑露丑,令人作呕。(如图1)

图1《A菌》(版面)

笔者认为,其实丑的“艺术”也就是指艺术上的失败,是毫无欣赏价值的东西,其在表现内容方面是对人“有害”的,在表现形式上是低劣的不成熟的。这种所谓的艺术其实是对艺术的玷污,是不能称之为艺术的,当没有人欣赏时它就如同垃圾一样,只存在于此而已。我们说虚假的虚伪的作品是不能打动人的,因为里面没有真实的真诚的情感,唯有真实的真诚的情感才能打动人,感染人,引起大众的共鸣。假如艺术作品的创作者性格本身卑劣、思想低级、艺术趣味低俗、绘画技巧不成熟、表现手段贫乏,那都会形成丑的“艺术”,从而产生否定的消极意义,它们仅仅是以艺术名义制作的非艺术品。

作为丑的“艺术”它的产生其实是在当下商业化驱使之下,追求极端,于是他们制造了“大众文化”。这是在商家的炮制之下的,在某些艺术工作者的盲目追风下的结果,“艺术家”成为商家赚钱的工具(当然“艺术家”也得到了應有的巨大利益),这与真正的艺术所追求的目标不同。阿多诺在他的美学原理曾提到:“肯定艺术表现丑的初衷并不是要排斥美,而是要拯救美于僵化和虚假的和谐,用丑来揭示异化人生,丰富人的审美情感。”[2]而他们不是为了满足当代人的审美情感的需要,而是为了个人利益的需要,他们的宗旨是利益至上,从而影响和左右部分人。虽然阿多诺说过:“拙劣的模仿作品或媚俗的垃圾现象是丧失丑这一对应物的美的东西。因此,伪劣媚俗的作品,即纯化的美,易受审美禁忌的影响。该禁忌正是以美的名义将伪劣媚俗的判定为丑的东西。”[3]但当今某些艺术家是否曲解了阿多诺的理论呢?“阿多诺在对丑推举同时指出现代主义艺术的丑不等于粗俗,不是为了丑而表现丑。……审丑的突出是为了纠正美的独霸地位,使人的审美情感更加丰富、完整。……丑学要补充美学的疏漏,要平衡美学的偏颇。”[2]

由此我们得出:丑的“艺术”的不成功,“不是因为它表现了丑陋对象,而是因为它丑陋地表现了对象。”[4]那么作为“丑”艺术是艺术处理后的丑,是对现实丑的升华,是对现实丑的反映或表现,艺术内容或形式上其必然有一定的艺术思想,是具有独特意义和独特审美价值的丑。“丑”艺术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认识社会现实,从而更好地建设我们所生活的社会。同时,“丑”艺术也可以帮助我们认识自我,感受自身的丑陋元素,从而更好地改变自己,而不是变得麻木、低俗以致病态。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丑”艺术是一种特别的艺术美。

由此我们得出结论:“丑”艺术可以被解读为一种特殊形态的“美”,而不是如伪艺术那样盲目跟随、模仿,做让人作呕的毫无任何价值与积极意义的所谓的“艺术作品”。审丑虽不能带来美感,但它能产生痛感进而转为快感,引导大众对丑恶进行批判,进而有所选择。当丑成为艺术家掌握的积极力量,即通过对丑陋的人或事物的厌恶而唤起大众对美好事物的渴望与正义的追求的时,“丑”艺术就具有了独特的价值与积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 罗丹口述.罗丹艺术[M].沈宝基,译.广西: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37.

[2] 张军.阿多诺的丑学[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03).

[3] 阿多诺.阿多诺美学理论[M].王柯平,译.四川: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463,85.

[4] 刘法民.当代丑艺术的辨析与批判[J].江西教育学院学报,2006,4(02).

[5] 李兴武.丑陋论[M].辽宁:辽宁人民出版社,1994:5051.

[6] 李泽厚.美的历程[M].北京:文物出版社,1981:39.

[7] 鲍桑葵.美学史[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87:357.

[8] 塔达基维奇.西方美学概念史[M].北京:学苑出版社,1990:339.

作者简介:迟洪燕,女,美术学硕士研究生,现任教于湖南第一师范学院教育科学系。

猜你喜欢
媚俗阿多诺罗丹
主流媒体要旗帜鲜明地拒绝逐利媚俗
《拯救表象
———阿多诺艺术批评观念研究》评介
抑或媚俗
Δ 9-Tetrahydrocannabinol Toxicity and Validation of Cannabidiol on Brain Dopamine Levels:An Assessment on Cannabis Duplicity
杨乃文 不媚俗的声音
阿多诺对前卫艺术创作技法的批判
作为音乐史家的阿多诺
——论《贝多芬:阿多诺音乐哲学的遗稿断章》的未竞与超越
里尔克《罗丹论》节选
罗丹手稿
Significance of Conflict Talk in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