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妮娜
摘要:作为一种相当重要的传播媒介,电视在当前社会很是寻常,许多信息都要借助电视表达传播。舞蹈是一门古老的艺术,多是通过舞台直接呈现,随着数字化时代的发展,舞蹈开始与电视相结合,实现了技术与艺术的统一。作为一种新的表演形式,电视舞蹈有其自身的特点。本文对此做了简要分析。
关键词:电视舞蹈创作;特点;规律
1电视舞蹈创作的特点
1.1舞蹈内容更加丰富
在舞台上表演舞蹈,观众可直接欣赏,电视舞蹈也可以理解为直接欣赏,但这种欣赏是通过摄像机和屏幕来传达的。
(1)在拍摄的过程中,镜头的使用很重要,直接关系着舞蹈的播放效果。当采用特写或近景时,摄像机或摄影机距离表演者很近,有利于清晰地展现舞蹈者的细节动作,编导这时就要将全部精力用来表现这一细节。
(2)当采用的是远景或者全景时,摄影机往往距离表演者较远,有利于展现身体的大范围运动,同时与镜头中的大背景形成强烈的对比。因为舞台表演将所有的外景都真实的暴露在外,而电视舞蹈需要镜头拍摄,不可能将舞台那种效果全部展现,所以要表达宽阔的空间时,需借助远镜头。1995年彼得·安德森拍摄的短片《男孩》中,即运用了很多的远景、全景,以此来变现男孩在广袤沙滩上跳舞的情形。
(3)在后期的剪辑制作中,要用到数字技术,可根据需要对录好的舞蹈动作进行调整,速度、节奏、形态等都能调整,而且可将多余的或不满意的动作删除。如1993年拍摄的《探戈》,编创者在同一场景依次拍摄了多名表演者的舞蹈动作,在后期制作时,将其进行叠加,呈现出了另一番效果,极富创造性。这种效果是舞台舞蹈无法做到的。
(4)表演者和舞蹈种类的范围也有所扩大,首先,舞者无需是专业演员,普通人也可以表演;其次,除了古典舞、芭蕾舞等,流行的街舞等形式也能将其美感尽情展现。
1.2藝术表现力更加明显
电视舞蹈的创作和拍摄有大量的动作,除了表演者的肢体动作,还有摄影机的运动。当舞蹈者静止不动时,摄像机可通过自身移动获得想要的效果,向后退则表现出舞蹈者逐渐远去淡化;向左移动则表演者的身体向右移动。通过后期剪辑,可增加舞蹈的感染力,使其中的情感更加丰富,长镜头展现出来的是一种比较平静柔和的感觉,而快速剪辑则给人一种高速运动的印象,所以,在拍摄时,创作者除了舞蹈演员的肢体动作,还应考虑摄像机器的移动,处理好两者和后期剪辑的关系,将其艺术表现力最大限度的激发出来。
(1)蒙太奇是电视中常用的一种表现形式,通过摄像机将舞蹈者的动作拍摄下来,按照编者所需或遵循一定的美学原则将各个单镜头进行组合,再通过剪辑产生的效果就是蒙太奇效果,蒙太奇可以将不同时空内的动作有机连接,使舞蹈有更大的展示空间,剪辑主要是负责舞蹈节奏的快慢,从而形成独特的必要风格,通过屏幕表现出来,感染观众。如2004年维娜·兰菲尔拍摄的《褶皱》,在展示南亚古典舞蹈时,编者运用了多个特写镜头,在后期剪辑时,节奏偏向徐缓,充分表现了舞蹈的韵味和艺术力。表演者身着传统服饰,动作随着音乐缓缓而动,使得情感内容更加丰富。同年瑞秋·戴维斯的《金牌》,拍摄了两组完全不同的画面,一是黑白画面,二是彩色画面,编者大胆地将两者完美地剪辑组合在一起,利用蒙太奇手法使得艺术体操的魅力得以充分表现。
(2)摄像机的移动包括推拉摇跟等,利用不同的拍摄方法,可获得不同角度、不同景别的舞蹈效果。通常超过10s的镜头就属于长镜头,在《过道》中,为表达男孩的情窦初开,作者运用了长镜头和蒙太奇的手法,刚开始,将扬起的手和女孩渐次模糊的身影叠加在了一起,伴着在走廊回荡的高跟鞋声,很好地展示了男孩对女孩的恋慕,之后作者为了记录过道中的舞蹈,运用了长达一分钟的长镜头,直至舞者身影淡出镜头,取得了良好效果。
(3)在看舞台舞蹈时,因为场中的座位都是固定的,即每一个观众只有一个角度,而且距离的远近不同,看到的效果也大不同,靠前者无法把握整个舞台效果,靠后者又难以清晰看到表演者的动作和表情。电视舞蹈则能很好地解决这些问题,在拍摄时,通常会有多台摄像机从不同角度同时拍摄,经验丰富的摄像师能够把握时机,以最适合的角度和镜头捕捉最完美的舞蹈动作,而且,通过镜头的调整,表演者的细微动作都能清晰地展现。此外,电视舞蹈在拍摄时还能够借助一些色彩或周遭景物,创造出虚实结合、动静皆有的舞蹈意境,如绘画中的色彩完全可以在电视舞蹈中运用。
(4)传统的舞台表演有一定的时空限制,只能通过现场观看去欣赏。而电视舞蹈则打破了这种时空限制,通过记录可以将同一场舞蹈再现,可同步播出,也可重播等,在任何时间都可以欣赏。
2电视舞蹈创作的规律分析
2.1以电视传媒的特征为基础
虽然电视舞蹈具有很多优势,但也有不足,很多舞蹈适合在舞台表演,在电视中则无法完美地展示,如1995年央视春晚的舞蹈《醉鼓》,在现场的效果很好,但通过屏幕表达,却有很大不足。在此舞蹈中,表演者的动作很多,很快,而且位置在不停变动,摄像机无法像人眼那般快捷地让焦点的运动移动,以至于该节目通过屏幕表现有很大的视觉障碍。而1998年春晚上,杨丽萍表演的孔雀舞取得了完美效果,该舞蹈注重局部的舞姿动作,而且节奏比较缓慢,很适合用镜头来表现。所以在电视舞蹈创作时,需结合舞蹈自身特点,根据电视的特征做详细考虑。
2.2雅俗共赏
电视只是一种传播信息的媒介,而舞蹈是一门历史悠久的艺术,在创作时需要合理定位,把握观众心理,同时也要考虑收视率。随着舞蹈内容的丰富和表演者范围的扩大,非专业的舞蹈也可以通过电视表现,而且凭借通俗易懂的优势极易被接受。所谓雅俗共赏,就是在考虑电视商业因素的同时,不能完全忽视了舞蹈的艺术性,必须将两者有机结合,才能既传承舞蹈,又推动电视行业的发展。在电视舞蹈发展的过程中,由于各种人为因素,舞蹈的艺术内涵有所减少,这种现象应该引起注意。
3结束语
从上述分析中可知,作为一门新兴的艺术,电视舞蹈正处于初级发展阶段,其发展潜力是巨大的,未来的趋势也呈良好状态。但从当前实际分析,该艺术形式既有可取之处,又存在着某些不足,当下的关键是找出电视舞蹈在发展进程中的瓶颈,并找出有效可行的应对策略,才能促进其获得持续稳步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吴振.电视舞蹈创作的特点与实践[J].演艺科技,2012,23(8):163165.
[2] 白志群.电视舞蹈创作的实践与思考[J].电视研究,2004,21(3):173175.
[3] 宫旭.浅谈电视舞蹈节目的特点与发展趋势[J].新闻传播,2007,21(4):189191.
[4] 王岩.电视舞蹈的艺术特征[J].电影评介,2006,32(22):132134.
[5] 尚冉.浅析电视舞蹈中的“象”与“意”之艺术魅力——以电视舞蹈作品《孔雀飞来》为例[J].大众文艺,2013,20(4):190192.
[6] 王梅.高科技语境下的舞蹈影像应用分析[J].北京舞蹈学院学报,2005(02):133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