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你好吗?

2013-04-29 00:44:03小心
健康之家 2013年9期
关键词:牙线牙龈炎牙刷

小心

你的牙齿健康吗?定期洗牙只是让牙齿更白吗?虽然你已经不再相信“牙疼不算病,疼起来真要命”的老话,但很长一段时间,你的牙齿都没有再疼过,你是否认为你的牙齿很好,没有必要去看牙医?排队挂号多麻烦!

每到9月的爱牙日,我们都会不厌其烦地为你讲述口腔健康的重要性,即使是认真学会如何刷牙这件小事——其实,做好口腔保健工作,包括每天两次,每次三分钟的正确刷牙,就像作一笔不用花太多钱和时间的投资,不同之处在于,无风险、高收益。

那么,这个9月,我们带给你的收获是什么?

从牙齿观照全身

牙齿的问题并非只危害口腔,甚至会威胁到你的全身——口腔中的有害细菌可能随血液进入身体其他部位,从而导致一些慢性疾病或感染。而身体的一些疾病同样也会威胁到口腔健康。

那些由牙齿问题引发的疾病

●诱发心血管疾病 一些研究表明,那些有牙龈疾病的人比拥有粉红健康牙龈的人更容易罹患心脏病。牙病通常始于牙斑的不断增加。牙斑是由食物和细菌构成的一层黏性物质,能导致牙龈微疼、出血和牙龈炎。纽约州大学的研究发现,通过洗牙、剔除牙结石、服用抗生素凝胶等方式治疗牙周炎(齿龈红肿),能显著降低C反应蛋白和纤维蛋白原的水平,而这两种物质与心脏病的高发病率相关。悉尼牙科医院进行了另一项研究,牙医为近70个重度牙病患者拔牙后,发现上述病人体内这两种物质的含量大幅降低。有一个理论认为,牙周细菌会进入血液,流到重要器官,引发新的感染。还有人提出,引发牙龈问题的细菌会增加动脉硬化风险。在一项研究中,对9000个成年人监测15年后,发现有牙龈卟啉单胞菌(与牙周病最相关的微生物)抗体的女性的中风概率是普通人的两倍,表明牙病会增加中风的风险。雅典大学心脏病专家的研究报告也指出,慢性牙周炎与血压上升及高血压之间存在相关性。

●罹患糖尿病 专家指出,牙病和糖尿病之间存在相互影响的关系,美国糖尿病和肾病研究院的研究发现,牙周病的严重程度与糖尿病人死亡率之间存在相关性。研究发现,牙周发炎会弱化血糖控制效果,导致糖尿病患者患牙周炎的风险加大;而糖尿病患者患牙病的概率也比普通人高出3倍。纽卡斯尔大学的研究人员称,糖尿病和牙周炎之间的这种相互影响关系是有据可依的:糖尿病会降低人对感染的抵抗力,升高的血糖增加了患牙龈疾病的风险;更严重的是牙龈疾病会让血糖水平难以控制。要保护你的牙龈,就必须控制血糖,同样,做好牙龈的防治工作,也能预防糖尿病。

●引发肺病 最新研究发现,口腔健康与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相关。美国牙周病学院提出,口腔细菌及其他细菌可以进入肺部,引起COPD病人的频繁感染。

●损伤肾脏 肾病与牙周疾病是如何关联的尚无定论,但没有牙齿的成年人比有牙的成年人更容易患肾脏疾病,专家认为慢性感染可能是主要原因。

●早产 美国阿拉巴马大学的研究显示,患有牙周疾病的孕妇更容易生出早产儿。牙龈感染会引发体内前列腺素水平及其他易引起分娩物质的增加。专家指出,在胎儿35周以前,准妈妈若接受洗牙、剔除牙结石等治疗,可将早产概率降低84%之多。

●治疗牙病可缓解风湿性关节炎 患此类自身免疫病的人比普通人8倍易于感染牙龈疾病。感染也许是两者的共性。更糟糕的是,患风湿性关节炎的人可能会因为手指关节的损伤而无法有效清理口腔。好消息是,治疗牙龈疾病也能缓解关节疼痛与感染。

●牙龈出血的男性患上勃起功能障碍的几率是常人的两倍 专家提出警告,牙龈出血的男性更容易患上勃起功能障碍。一项研究发现,该类男性患病几率是常人的两倍。该项研究内容刊载于《性医学》杂志,文章中称,一

方面,口腔中的细菌会趁着牙龈出血的机会进入血液,会影响血管和动脉,使其变硬变窄,并引发心脏疾病,另一方面,细菌对血管的影响会增加男性罹患勃起功能障碍的风险。事实上,越来越多的研究证明,勃起功能障碍是心脏疾病的前兆。原因在于,阴茎在勃起时需要通畅的血流供应,阴茎处的血管较之靠近心脏部位的血管都要细,因此,阴茎处的血管更容易比人体其它部位遭受血流堵塞。 但是,研究人员目前还不完全明白心脏病和细菌之间的具体关系。有一种观点认为,细菌会引发消极的免疫系统反应,导致血管发炎,或促进血管内部的脂肪沉淀。

●减寿 一项对全美11000位30岁以上人士的研究发现,严重牙病患者比正常人在64岁之前死亡(原因不限)的可能性要高1倍。

那些影响牙齿健康的疾病

●口腔干燥 有口腔干燥症的人,他们的免疫系统会错误地攻击泪腺和唾液腺,使眼睛和口腔长期干燥。唾液可以保护牙齿免受引发龋齿和牙龈炎的细菌感染,所以长期干燥的口腔更易患这两种疾病。同时,也应该检查一下你的常用药名录:抗组胺、减充血剂、止疼药和抗抑郁药都在导致口腔干燥的药物名录中。可以与你的医生或牙医谈谈,并寻找对策。

●压力 如果你感到紧张、焦虑或消沉,那么你很容易患口腔疾病。人在紧张状态下会产生高水平的激素皮质醇,会对牙龈和身体造成很大的损伤。而在面临压力时,有50%的人不再规律性地刷牙或使用牙线。其他与压力相关的习惯还有吸烟、喝酒、紧咬牙关和磨牙等。

●进食紊乱症 厌食症、暴食症和其他进食紊乱症都可导致严重的营养不足,从而影响你的牙齿健康。反复的胃酸呕吐也会严重损坏牙齿。

●骨质疏松 骨质疏松会影响你全身的骨头——包括你的颚骨,并会导致牙齿损伤。引发牙周炎的细菌也能损坏你的颚骨。

牙疼才算病?

牙疼算不算病?不疼是不是意味着牙齿是健康的?人生不同时期,会面临怎样的牙齿健康风险?又该如何防治?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口腔医院口腔预防科韩永成主任将为我们解答牙病与健康的问题。

韩永成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口腔医院口腔预防科主任 主任医师。北京市卫生局口腔疾病防治办公室主任。

牙疼算不算病?

人们常说“牙疼不算病,疼起来真要命”,这是因为,牙齿龋病最大的特点就是“疼起来真要命”。龋病到了急性牙髓炎发作时,会剧烈疼痛且呈放射状,而且分不出是哪颗牙疼,上牙和下牙,甚至半边脸都会感觉疼。因为牙齿里面是空腔,空腔里面有牙神经和牙髓,包括维系新陈代谢和运送营养的血管。当有龋洞时,牙髓受到刺激,会引起血管充血肿胀并压迫神经,像身体其他部位肿起来的时候会压迫神经一样,不同之处在于,牙髓疼痛毫无缓冲,疼起来容易给人造成巨大的痛苦。龋病给人带来的不仅是牙齿问题,还会影响到咀嚼,并造成胃的负担。尤其是儿童时期患龋病,还会造成营养不良等后果。所以龋病绝对算病,需要及时治疗。

不疼更要命?

牙周疾病是比较特殊的疾病,不像龋病,牙周疾病往往并不疼,也因此常常被人们忽视,但是后果更严重。牙周包括牙肉牙床和骨头,牙周病是牙龈的一种慢性细菌感染,它能破坏支撑牙齿的骨架和组织,是成年人牙缺失的首要病因。有一些人的体质容易受感染,对他们来说这种病症可能会由于吸烟、服用特定药物、压力过大和其他原因而加剧。牙周疾病、牙科手术、用药或者唾液流速降低都会打破口腔菌群的正常平衡,或者破坏口腔正常的保护屏障,进而可能使细菌更容易进入血流,因而引发身体的一些其他疾病。

像一些中老年人,口腔里面烂得只剩牙根的时候,这时反而没有剧烈疼痛了,但每个烂牙根都是病灶,里面的细菌长期在口腔中存在,如果这种感染发生在身体其他部位肯定会被重视,但发生在口腔中时,第一看不到,第二没有明显疼痛。你可以想象,这么多牙根在身体里,虽然每个牙根都不大,但加起来,就是一个很大的感染源,那个面积粗粗算来也有巴掌那么大,不仅会危害口腔健康,更会随着血液循环,对人体其他器官造成影响。

两大疾病,分阶段对待

由此可见,口腔疾病主要就是这两大疾病:虫牙龋齿和牙周疾病。好比一棵大树,根深叶茂长得好,但是大树周围的土壤被破坏了(发生了龋病或牙周疾病),你每天刨掉一点土,最后,周围土壤没了,树也没法活了。

牙龈炎是牙周病的早期,早期牙龈炎是可以恢复的,但炎症到了牙槽骨,被牙槽骨慢慢吸收了,就不可逆了。所以牙周疾病是长期的、进行性的、不可逆的。如果不管它,炎症便一直进行,一般吃消炎药也没用,是局部的毛病,需要局部治疗。从牙龈炎开始,到后面牙齿发生松动脱落,一般需要几十年时间。

所以,不同年龄段牙病预防侧重点也不同,对儿童来说,重点是预防龋病,注意婴幼儿的喂养方法、尽量少喝对孩子牙齿破坏较大的碳酸饮料等。另外,母亲跟孩子最密切,亲密接触会把口腔细菌传染给孩子,所以母亲一定要保持自己口腔健康,不要养成嚼完东西喂给孩子等陋习。孩子出生后,只要牙齿萌出就要给孩子刷牙;3岁以上,可以培养孩子独立刷牙的习惯,但年幼的孩子刷得不干净,家长至少每天要给他刷一次,这就是主动被动刷牙的结合。从青少年时期开始,牙龈炎的患病率开始增高,所以这一阶段要从关注龋病变成关注牙周疾病。对中老年人来说,要侧重注意牙周疾病,中年人反映出的牙周疾病问题,比如牙龈出血、牙龈萎缩,甚至个别牙开始松动。牙龈萎缩是不可逆的,特别是炎症被牙槽骨吸收后更加不可逆,医生的治疗只能控制感染,让萎缩速度减慢或者停止,不可能恢复到原先的健康状况,所以要特别注意早发现早治疗,等牙松动了再去看就没办法了;老年人则要注意牙齿脱落松动、咀嚼功能丧失的问题,要注意及时镶牙。

老年人应该关注什么?

老年人应关注保护现有牙齿,牙齿缺失之后要及时镶牙,如果开始没重视,最后一组牙都会缺失。哪怕口腔里有一颗牙是健康的没松动的真牙,都要保留,除非影响镶牙,尤其是下牙,因为下牙固位(镶牙时)不好找。真牙怎么也比假牙好使,咀嚼功能好,即使种的牙再好,也不如自己的真牙好。况且任何一个医生也无法保证种牙百分之百成功,即使失败率较低也还是存在的,有技术问题,也有材料问题,更多的是患者自身问题。所以,所有正规医院和机构的牙医都会建议你尽量保留真牙。即使口腔里还剩半颗牙,都要选择治疗,而不是随便拔除。如果牙根好的话就保留,可以利用这半颗牙的牙根装冠,如果牙根不好拔掉后要及时镶牙,这样对坏牙上侧和两侧牙都有好处。

镶牙第一要考虑咀嚼功能。满足这个功能的前提下再考虑美观。一般来说,可摘的活动义齿更方便和经济。作为固定假牙的牙齿首先要结实,最好是经过治疗的死髓牙,如果是活神经牙,摘挂假牙造成的刺激也会将好的牙齿变成死髓牙。如果固定假牙的牙齿不结实,可以再加一个牙托来分担力量。另外,提醒大家,千万不要因为省钱而去不正规的机构或地摊拔牙、镶牙,不卫生的条件和材料对牙齿造成的损伤,可能反而需要加倍花钱去医院治疗。

关键的防治阶段是什么时候?

人生两个关键时期,尤其是对女性而言,一个是妊娠期,一个是青春期。这两个时期因为内分泌改变而导致牙龈肿胀充血,如果这两个阶段不能做到保持口腔清洁,就会从可恢复的阶段性牙龈炎转为不可逆的不洁性牙龈炎。所以孕期不要带着牙病怀孕,先去做口腔检查,有问题治疗完了再备孕,这样对母子都好。另一个是青春期。12岁是一个重要的年龄阶段,这个年龄的孩子刚换完恒牙,如果这个时期没有做好护理,将来就会转成不洁性牙龈炎,青春期过后也不会恢复,就转变成不可逆的炎症型的了。根据目前的统计数据看,青少年的恒牙患病率达到40%,十四五岁的时候牙龈炎患病率更高,80%以上的青少年都有不同程度的牙龈炎。

北京市所有幼儿园目前免费给儿童做1年2次的龋齿预防,现在扩展到上小学恒牙萌出后,提供免费的窝沟封闭治疗,并进入到中学阶段了。说明社会对口腔健康的重视程度也在加强。需要提醒一下,窝沟封闭治疗不一定适用于每个孩子,具体还得看孩子是否有窝沟封闭适应症再做。

自我保健最关键

韩大夫告诉我们,口腔的自我保健,就像给家做清洁卫生,如果你每天做得都很认真到位,就没必要经常搞大扫除;如果平时马虎、不认真,肯定很短时间内就需要来一次大扫除。所谓大扫除就是去口腔医院看医生,找专业人员帮你清洁保护口腔——做口腔保健是一种投资,回报便是老了以后有一副健康的牙齿。平时不维护、不投资,将来必定得不到回报。那么我们该怎么做呢?

你应该养成的5个好习惯

1.掌握口腔保健的科普知识——请仔细阅读本专题前面的内容。

2.形成每日良好的自我口腔保健习惯。

3.少吃零食,尤其是单糖含量高的,保持饮食平衡。

4.戒除一切有损牙齿健康的恶习,如抽烟。

5.定期做口腔检查。

你会刷牙吗?

为什么刷牙这么重要?

除了刷去食物留在口腔中的残渣,牙齿上有一层薄薄的附着的细菌,而这些细菌正是形成龋齿和牙周疾病的主要原因。正确的刷牙方法是让牙刷贴近牙龈,清除牙龈线上所有的牙菌斑,而且不要对牙龈过度施压,以免对牙龈和牙齿造成伤害。刷牙可以帮你消除大部分形成斑块的细菌。但有一些没有刷到的牙菌斑留了下来,在24小时内,这些细菌会建立领地并开始破坏你的牙齿——这就是为什么牙科医生建议每天刷两次牙来防止它们的生长。

步骤1:选择牙刷

●研究人员发现,柔软的、尼龙或者聚酯材料、顶端为环状刷毛的牙刷最适合用于刷牙。像边缘锋利、刷毛太硬的牙刷会损害牙齿和牙龈,而天然的刷毛又多孔会滋生细菌,都不值得推荐。

●牙刷要易用,它的顶端应该足够小适合你的口腔。带有更小刷头的牙刷是现在牙刷发展的趋势,可更便捷地清理牙缝。

●如果牙刷的刷毛不直了,明显偏向一边,则是时候换根新的了,最好每两三个月换一次牙刷。

●给儿童选牙刷应选购刷头小手柄大的牙刷,刷毛材质可选尼龙。刷毛的顶端应圆滑,避免损伤牙龈。

步骤2:选择牙膏

牙膏的种类很多,市场上的牙膏还是以含氟化物的类型为主,因为它可以抵制牙菌斑和蛀牙。但氟的摄入量如今也是一个热点。最新研究发现,过量摄入氟,会导致牙齿和骨骼氟中毒。而长期、大量摄入氟会导致严重骨骼疾病。从临床上看,牙齿上出现斑点就是牙齿氟中毒的迹象,严重时整个珐琅质都会被氟破坏;长期、大量地摄入氟的话,氟会在骨骼中逐渐沉积,轻度的骨骼氟中毒表现为关节的僵硬和疼痛,严重的骨骼结构可能会改变。

就如同盐吃多了也会中毒一样,任何物质都可能因为过量摄入引起中毒,含氟牙膏也不例外。但是,如果正常使用,含氟牙膏应该是安全的。一般来说,一个60公斤体重的成人,建议每日的氟摄入量应低于4.2毫克。成人牙膏的氟浓度一般为1000~1500mg/kg,如果使用1克的含氟牙膏(约1厘米长的膏体)每天刷牙2次,氟总量只为2~3毫克。刷牙后吐掉牙膏浆,已经吐掉了大部分的氟,剩下吞咽到体内的氟只是很少的一部分,不会对人体产生伤害。

如何给孩子选一支适合的牙膏

不要选择有刺激性和含有有害成分的牙膏。为了减少儿童氟中毒的可能,专家推荐低氟牙膏,刷牙后要吐出牙膏浆并且要彻底漱口,年幼的孩子会在刷牙时吞下牙膏,因此,儿童用含氟牙膏刷牙和口腔护理都必须在成人的监护下进行。而最新研制生产的生物活性修复无氟配方的儿童牙膏,也让年轻的父母们不必为孩子会摄入氟而担忧。无氟牙膏能对儿童,尤其是2~3岁幼童,只会吞咽不会吐出的潜在摄氟危险彻底避免。

步骤3:学会正确的刷牙方式

也许你会说,刷牙——从我们记事开始就做的这么简单的一件事,难道谁还不会吗?的确,尽管是件简单的事,但是有很多人刷牙方法不当,或刷得太用力,反而损害了牙齿和牙龈;要么马马虎虎草草了事,成效不大。每天正确刷牙两次,一次三分钟确实是一个很小的投资,但回报却是巨大的。如果你准备做好这件事,任何时候都不晚!

TIPS

勤刷牙好吗?

很多特别勤快的人可能会经常刷牙,不论是刚吃过饭、点心还是饮用过含糖饮料。但是研究显示:在食用三餐、饮料,尤其是那些酸性食物之后立即刷牙,反而是弊大于利。专家认为,这时刷牙实际上可能会把酸性食物更深入地推到牙釉质和牙本质里去。专家建议,在食用酸性食物或饮料之后不要立即刷牙,一定要等上至少30分钟。

电动牙刷比普通牙刷更好吗?

不管使用普通牙刷还是电动牙刷,只要刷牙方法正确都可以达到最佳的护牙效果。专家认为,使用普通牙刷,只要姿势正确,并配合牙线使用,便足以清除牙菌斑。牙菌斑是一种企图粘附在我们牙齿上的细菌生物膜。当然,那些为儿童设计的颜色多样且有音乐伴奏的电动牙刷,让孩子们更容易把牙刷干净。对患有关节炎或其它残障的人来说,电动牙刷更易使用。而新型的超声波电动牙刷对于普通牙刷无法清洁到的牙缝也确实有所帮助,只要你的经济允许,当然可以尝试。

你会使用牙线吗?

用牙刷刷牙时,很难刷到牙缝和牙龈线部位,这就是我们需要每日使用牙线的原因。使用牙线时你应注意:

别太节省。截取一段牙线(约长46厘米)。将牙线的两端分别缠绕两手的中指上——中间留出约3厘米清洁牙齿。

每次清洁一颗牙齿。用拇指和食指沿着齿龈向牙冠方向缓和地拉扯牙线,以去除牙菌斑。用牙线清洁时,需要做到面面俱到。每清洁完一颗牙齿,都需重新截取一段干净的牙线。

坚持才会有效。如果你很难将牙线拉入两牙之间,那么试试含蜡的牙线。如果觉得牙线操作起来有难度,那么试试牙签式的牙线棒、牙缝刷。

TIPS

漱口水能健齿吗?

漱口水对某些有口腔慢性炎症的人有效,但对于清洁牙齿意义不大,专家不建议长期使用。尤其是口臭病人,不要指望用漱口水治疗和消炎,它只能暂时掩盖气味,而且口臭的原因关乎口腔和全身健康问题,你需要的是看医生而非长期使用漱口水。

定期进行口腔检查查什么?

至少要保证一年去看一次牙医。而你发现以下口腔问题的征兆时,都应该立即去医院诊治:

●牙龈发红、肿痛 ●刷牙或使用牙线时,牙龈出血 ●牙龈萎缩 ●恒牙松动 ●上下牙齿咬合时出现移位 ●牙齿对冷热温度异常敏感 ●口气持续不清新,口腔有异味 ●如果你有龋病史,戴的有牙冠,冠桥修复体或者戴牙套,你应该更勤快地去看牙医 ●一些人,比如糖尿病患者和吸烟者比正常人群更易患牙龈疾病,他们同样要勤去看牙医 ●免疫系统功能不全的患者也更易有口腔问题,包括HIV或接受癌症治疗的患者。

记住,及早发现和治疗牙龈、牙齿和口腔疾病,才能确保你一生口腔健康。

关于洗牙

这要视你平时的牙齿保洁状况来定,如果你每天按时认真刷牙、使用牙线清洁牙齿,牙龈健康,没有变色、出血、萎缩情况出现,那么你一年一次或两年一次去洗牙也可以。相反,如果你的自我保健做得不够好,那么一年两次不为过。关于“洗牙”,你还需要注意几点:

1.洗牙不是“洗白”,不是一种美容手段。洗牙在专业上被称为“清洁治疗”或“洁治”,主要目的是将沉积的细菌和钙化形成的牙石去掉,而不是改变你牙齿的颜色,当然,有些茶渍、抽烟形成的色素确实可以通过洗牙来去除,但只要你平常认真刷牙,同样也可以去掉。目前洗牙已作为预防牙周疾病的基础治疗被纳入医保。

2.正规的医疗机构的洗牙器械都严格消毒,个体游医则无法保证。

3.如果你自己情况特殊,比如有慢性传染性疾病,你应该及时告诉医生,医生把你使用过的用具做特殊消毒,这也是对医生和其他病人的尊重以及安全保证。

猜你喜欢
牙线牙龈炎牙刷
小身材,大能量
——牙线使用全知道
康复(2023年9期)2023-07-31 08:17:56
环保便携的牙线笔
大学生牙龈炎龈上菌斑的微生物群落
康复新液治疗口腔正畸慢性牙龈炎的临床疗效
探讨康复新液治疗口腔正畸患儿慢性牙龈炎的临床效果
是谁偷走了小牙刷
是谁偷走了小牙刷
是谁偷走了小牙刷
超级牙刷
快乐语文(2019年9期)2019-06-22 10:00:48
如何正确地使用牙线
人人健康(2018年23期)2018-12-05 11:3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