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亚敏
摘 要:在乡村旅游的发展过程中,不断出现一些新情况和新问题。本文将从社区居民参与乡村旅游这一角度出发,探讨乡村旅游发展问题的解决之道。
关键词:乡村旅游 社区居民 参与
一、乡村旅游的概念
世界旅游组织(WTO)从乡村文化角度对乡村旅游进行定义,认为“乡村文化是乡村旅游产品的核心组成部分。乡村旅游应为旅游者提供一种个性化体验,使其感受乡村的物质和人文环境,并尽可能使其参与到当地居民的活动、习俗与生活中来。”
二、社区、乡村居民参与旅游发展的内容
1.参与旅游发展决策
乡村旅游中的利益主体应当是居民。居民在旅游决策中应占有重要地位。居民参与旅游发展的决策包括:广泛搜集居民对发展旅游的希望与看法;引导居民自行决定旅游发展目标;将居民意见纳入政府的决策。
2.参与旅游发展利益的分配
旅游发展带来的利益包含甚广。在参与旅游发展的过程中,居民可以分享到经济利益。在居民分享利益的同时,也为地方创收,因此政府鼓励旅游发展。如此良性循环,会让多方继续获益。
3.参与环境保护和传统文化维护
在众多乡村旅游景点中,进行旅游开发和经营的大多是外地投资商,他们的直接利益是经济效益。为此,很难不出现对旅游资源的过度开发、对景点的粗放式经营管理等现象。也就忽视了对环境保护及当地社会文化的维护。由此产生的环境污染、物价上涨、文化衰退等社会成本却要由社区居民承担。因此,要真正地保护环境和传统文化,仅靠环保部门、旅游部门甚至旅游者都是难以奏效的,社区居民也应参与当中,并成为主体力量。
三、参与的模式
社区参与乡村旅游开发的形式没有统一的标准,大多都是根據当地社区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开发的。大体有以下几种。
1.“公司+农户”模式
公司不与农户直接合作,一般是采用与社区(如村委会)合作的方式,通过村委会保证总体接待水平,从而保障公司、农户和游客的利益。
2.“政府+公司+农村旅游协会+旅行社”模式
在这一模式中,政府担当了优化发展环境的重任;旅游公司充当商业运行商;农民旅游协会负责组织村民提供相关旅游服务,协调公司与农民的利益;旅行社负责开拓市场,组织客源。
3.“农户+农户”模式
这是一种投入较少,但接待量有限的开发模式。然而因为保留了最真实的乡村文化,加上游客所需费用少,成为了目前最受欢迎的乡村旅游形式。
4.个体农庄模式
它是在农村个体户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能够独立完成旅游接待,并且有鲜明的开发特色。这种模式形式多样化又有特色,具有很强的带动性。
四、参与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1.问题
(1)乡村居民参与的意识淡薄,这是影响居民参与的根本原因。基层政府对乡村旅游过多的权力干预,促使乡村居民长期处于被动。
(2)落后的基础设施。大体体现在三个方面:可进入性差、接待条件差、客房卫生条件较差。这些因素直接导致了乡村旅游的接待能力低,接待水准不高。
(3)欠缺乡村旅游管理人才。目前在我国,乡村旅游的管理队伍并没有统一的标准和规范。相关部门的指导、监管也还存在非常多的不足。
(4)破坏环境现象时有发生。由于卫生习惯及卫生基础条件欠缺等原因,大部分乡村旅游的卫生状况差强人意。近几年,在政府的推动下,乡村旅游出现过热发展,但有些地区生活垃圾的处理都还停留在原始阶段。
2.对策
(1)加强对乡村居民的教育培训,强化其旅游服务意识。社区应通过举办旅游技能培训和教育,对农民进行业务培训,培养其旅游服务意识,增强服务技能,调动他们的积极性,鼓励他们创新。另外,也要普及安全、卫生、环保方面的教育。
(2)引进先进的管理技术。当前乡村旅游开发普遍存在照搬先进地区模式,开发过热、经营粗放的现象。一方面乡村政府作为领导者,应该通过一些措施将先进的经验和管理技术介绍给农民;另一方面,乡村社区也可积极与地方高校、职业院校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利用学校的人才优势指导乡村旅游开发。
(3)倡导生态旅游,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发展乡村旅游,应该把旅游业与乡村社会、环境和文化发展结合起来,这是旅游业成为乡村新的经济增长点的内在要求。一是要充实旅游产品的文化内涵,将乡村旅游领上一条规范的、有特色的发展路子上来;二是坚持保护与开发并重,坚持以可持续发展思想为指导,避免粗放式和掠夺性地开发,保护环境、美化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