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银行钢材贸易类小企业融资简析

2013-04-29 03:10:56田至朋
关键词:中小企业风险管理商业银行

田至朋

摘要:伴随我国经济的下行,固定资产投资过剩后部分行业性的压制,进而对部分行业尤其是钢贸行业产生了严重影响。而对于支持钢贸行业企业融资的各家商业银行也迎来了各种风险把控的挑战,本文将钢贸行业及企业特点,与商业银行风险控制进行结合,分析商业银行如何在控制风险的情况下支持我国钢贸行业中小企业的发展。

关键词:商业银行 风险管理 钢贸行业 中小企业

自2010年钢贸行业开始陆续出现各类风险或潜在风险事件,宏观经济下行是全国性的,而偏偏是涉钢行业出现的问题如此引起关注。总结起来原因主要包括:固定资产投资过剩引起的结构性产能过剩,房地产行业受到压制、铁路、公路建设放缓后需求不足;行业特点导致钢贸企业现金流大,进行纯批发的企业净利润率极低——二者引致的高收益诱惑也就大;钢材价格近年来波动巨大,有进行类金融化杠杆操作的条件;钢贸行业内企业实际控制人整体素质不高等等,基于以上原因,导致了钢贸企业风险频发。而继之而来的媒体关注则将事态进一步放大,引起了全社会的关注。但是,在陆续出现在公开媒体的文章中,也有不太恰当的分析。故本篇文章结合近年来同钢贸企业打交道的经历、商业银行内外政策变化、目前商业银行企业情况逐一分析得来。

1 钢铁行业结构性产能过剩

凯恩斯主义盛行的大背景下,我国进行以政府投资为主导的经济驱动模式成为了我国习惯性的经济指导政策,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很大程度上支持了GDP的增长,而钢材是基础设施建设的必需品,各大钢厂也因此多上项目,增加钢材产量,导致了产能过剩。

但是这种产能过剩是结构性的,从两方面来看:

第一,产品。体现为高端产品的产能不足和低端产品的产能过剩。例如,我部门的企业中有一户自行开发、生产冷轧机的企业,通过其冷轧机生产出来的产品是冷轧板带,该产品用途很广,如汽车制造、电气产品、机车车辆、航空、精密仪表、食品罐头等。冷板是由普通碳素结构钢热轧钢带,经过进一步冷轧制成厚度小于4mm的钢板。由于在常温下轧制,不产生氧化铁皮,因此,冷板表面质量好,尺寸精度高,再加之退火处理,其机械性能和工艺性能都优于热轧薄钢板。目前受家电、汽车行业影响,冷轧钢板虽然受到一定冲击,但是价格变动幅度较小,基本能够维持供需均衡状态。

另有一种钢材产品称为“高速钢”。高速钢是一种复杂的钢种,主要用于制造切削硬度HB≤300的金属材料的切削刀具(如钻头、丝锥、锯条)和精密刀具(如滚刀、插齿刀、拉刀)等等。从价格上看,该钢种各个系列的产品价格1万-9万元不等,近年来价格基本处于稳定区间,可以证明这一产品处于供求相對平衡。

通过分析可得至少整个行业性的产能过剩的结论是不成立的。

第二,产能过剩是否一定导致风险蔓延到整个贸易环节。因为专业化分工和主辅分离的政策导向,以及提高管理效率的要求,目前的钢材分销模式,是各家钢厂不对终端客户,都通过一级代理商,再销售给二级批发商,再由二级批发商销售给终端用户或其余小批发商,而钢厂只对其一级代理商有年度、季度或临时性的提货任务,而再往下的批发商则没有类似刚性的任务,所以钢厂低端钢种的产能过剩存在、一级代理商存货增加利润压缩存在,而其余批发商存货积压不一定存在,需要进行细致分析,需要关注的就是其经营模式。

大体上,经营模式可以分为两类:存货方式销售和“走单”方式销售。存货方式销售即从一级代理商或公开市场上采购钢材,存在自有或租赁的仓库内再销售,这种方式的优势在于钢材价格上涨的趋势下可以通过囤货获得更多的额外利润,劣势在于资金占用量大,而如果钢材价格下降,则有可能导致利润降低或者“赔本”,附带而来的存货流通不便,处置困难。采用“走单”方式的企业不实体存货,而是以销定采,下游客户需要多少货,它们就向一级代理商采购多少,只是利用自己积累下的终端用户或资金量大的优势来进行销售,这类经营模式的优势在于资金周转快,没有占压风险,劣势在于不会获得钢材涨价时的超额利润。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产能过剩导致的产品积压和价格下降的风险对于第一类经营模式批发商影响较大,而对于第二类经营模式的钢贸商影响相对较小。

2 行业经营者素质与高额利益诱惑

经营者素质低、资金量大、利益诱惑大将大大增加企业不按常规方式经营的可能。目前在京的钢贸类小企业多为福建莆田籍人士,莆田人有行商天下的传统,从上世纪80年代初开始,北上东北将丰富的木材资源行销全国,也是在全国持续进行大规模固定资产建设大背景下,许多人从建筑用木材行业上赚到了人生第一桶金,且当时建筑物资相对不足,甲乙双方地位相对平等,这批商人也较为容易的维护了不少时任建筑企业项目经理的关系,在完成了资本和人脉的初步积累后,因为建筑木材和建筑钢材所面对的都是建筑类企业,维护关系不用再投入更大的成本,所以整合资源进入了钢材贸易行业,目前这部分贸易商几乎垄断了北京的建筑木材市场,建筑钢材市场也有大约70%的业务由这部分商人提供。

但是他们也有自身的问题,年少来京,受教育时间短,除了贸易之外,企业发展方向、管理思路都不是很清晰。这也导致了这部分企业经营很不正规,即使拥有了几个亿的销售规模,其经营模式与其起步之初大多也没有什么变化,例如避税的方式更多不是通过抵扣而是通过个人卡流水,合同原始单据保留不全,企业实际控制人对于银行操作方式和规模还不是很理解等等。

在钢材价格波动巨大的情况下,钢材贸易企业可以通过各个渠道筹集资金,进行低买、囤货、高价卖出的经营来获得超额利润,这种经营是偏离正常经营思路的,因为在采购的时候,其并没有落实下游销售客户,且有可能产生判断错误产生存货积压。近7年钢材价格走势如下图所示:

2006年至2009年钢价波动巨大,虽然近年来波动幅度越来越狭小,但是也有获得超额利润的空间。防范这方面的风险主要是靠企业的实际控制人,需要其多年的经验对于局势做出相应的判断,且真正有长期思路的控制人也不会以此为主要的利润来源。

另外,近年来,钢贸企业利润空间压缩,其利润率大致为:纯批发在5%左右;供给工地终端客户在15%左右,但是一般有3个月以上的账期,那么低利润率加上资金沉淀量大,所以大量资金被挪离了企业主营领域,进入了利润率极高的资金拆借等领域——目前的民间借贷收益2%-5%/月不等,甚至更高。照此计算,资金的年收益率将达到24%-60%的水平,差距是很大的。

如果企业经营者素质不高、风险意识淡薄,那么在高收益的诱惑下,很可能导致企业对于本身资金风险的忽视。以上两种高额利益来源对于经营素质低没有长远思路的借款人来说,会产生巨大的诱惑。

管理此类风险的方法主要需把握:第一,企业经营规模,一般而言销售规模越大企业会越正规,其单笔销售利润率虽然不高,但是因为销量大,所以每年仍可以获得比较可观的利润,所以违规经营的动机也就小;第二,实际控制人经营时间越长企业违规经营的可能性越低;第三,企业经营模式中直接销售给中建、中铁等大型终端客户的比重较高时,其违规经营可能性也就较小;第四,企业实际控制人社会地位较高时(例如商会常务会长或常务副会长、家乡的人大代表等),其违规经营可能性较小。

3 商业银行钢贸类小企业产品和行业风险分析

伴随近年来国家对于中小企业扶持政策的逐步出台,商业银行也开始加强了对于中小企业的扶持力度,同时各商业银行也纷纷创新品种来支持小企业的发展。但2009年以来钢铁行业逐渐开始出现产能过剩,在2011年后显现的愈发明显,部分商业银行对于钢贸类中小企业贷款纷纷出现欠息、逾期、不良等现象,由此商业银行钢贸类中小企业贷款风险管理已经刻不容缓。

钢贸企业银行贷款出现风险的问题归纳起来主要有两个方面:第一是因为行业利润下降,企业资金量大又无处释放,钢贸行业出现了行业金融化的问题,即大家不干贸易开始干拆借,或者集中几个钢贸圈内亲戚朋友的资金开始投资地产、股权等长期收益项目。第二,通过货场出租方的配合,欺骗质押监管企业和银行,用一份商品质押重复融资,一份货物可以融出几倍的资金。某大型商业银行的储商银项目也曾一度因此处于危机边缘。

这样来展开分析,先做一个假设,即小企业的自身是没有持续经营能力的,这个假设虽然极端,但是并未完全脱离实际,因为第一,经验数据来看,小企业的生存周期大致3-4年,第二,从各家商业银行的风险控制思路来看,也是更加依赖于抵押物、担保等第二还款来源,即使有信用贷款品种也仅是补充。也就是说,小企业如果想要获得银行融资,需要“增信”,而增信的标的物又一般为抵押物、保证人、应收款、存货、股权等等,也就是说通过在公开市场上可以快速处置变现的标的来实现一旦出现风险能够快速收回。但是当某个增信标的出现在银行不知情的情况下重复利用时就会埋下风险损失的隐患。

而就标的物中的抵质押物,无论是房产、汽车、设备、流通股权,都需通过相关权力部门办理抵押登记,因此信息公开对等,不存在此类状况。而应收账款,则以通过向核心企业确认的方式,在核心企业财务、采购部门都确认情况下,可以保证其不被重复利用。

通过分析,最终问题指向的品种是联保和商品融资,归结为实物增信与保证增信的重复利用。

商品融资的业务流程是:融资企业将商品质押给银行,银行委托专业监管公司监管,质押货品是否可以发出需要征得银行同意,而一旦货物贬值达到一定幅度,银行可以进行处置或融资企业补充质物。

联保的业务模式是:三户或更多的企业,每户在融资的同时为联保圈内的其他企业承担相应份额的保证责任。例如,五户企业,每户贷款1000万元,其中一户企业融资得到1000万元的同时,为其他4户企业承担保证责任,如果圈内的一户企业出现问题,剩余4户企业按照比例承担对银行赔偿责任。

但是如果联保圈都是亲戚之间搭建,那么很容易就可破除其业务原理,其本身是一个经营主体却得到了多份融資,多分融资的用途一致,且多为偏离主营业务范畴,而经营特点又是一损俱损、一荣俱荣,那么经验风险概率就将失去作用,损失也无处分担。

4 结束语

近年来伴随我国金融体制的逐渐完善和各家银行风控手段的不断严谨,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率已保持在了一个相对较低的水平。随着经济形势放缓,同时出现产能过剩行业,商业银行如何在放开人民币贷款利率浮动限制的前提下让利于企业,带动经济发展;同时又能良好的控制好产能过剩或一些中小企业的贷款风险,仍是一个值得金融界时刻考虑的问题。

参考文献:

[1]宋琳.从商业银行角度浅析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J].价值工程,2011(08).

[2]李明玉.关于完善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研究[J].价值工程,2011(09).

[3]郝丽霞,委玉奇.中小企业融资难的成因分析及对策建议[J].价值工程,2011(01).

猜你喜欢
中小企业风险管理商业银行
探讨风险管理在呼吸机维护与维修中的应用
商业银行资金管理的探索与思考
房地产合作开发项目的风险管理
商周刊(2018年23期)2018-11-26 01:22:28
关于加强控制商业银行不良贷款探讨
消费导刊(2017年20期)2018-01-03 06:27:21
企业现金流管理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小额贷款助力我国中小企业融资
试析中小企业成本核算的管理及控制
中小企业如何应对“营改增”
我国商业银行海外并购绩效的实证研究
护理风险管理在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