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俊和
摘要:机械化施工随着公路建设的迅猛发展已成为了公路施工的主导施工方法。机械设备的工作效率已成为决定施工质量及工期、成本的主导因素,施工企业应结合施工要求和现场条件加强机械设备管理力度,科学合理地对机械设备进行维护与保养,重视施工机械管理,以提高设备利用率,争取在实际工作中以最低的成本取得最大的收益。
关键词:公路工程机械 维修 保养
机械设备的使用性能及运行效率是确保工程顺利开展的基本保障。为深化施工机械管理者对机械构造及维修保养的认识,提高施工机械的工作效率,促进施工活动顺利开展,笔者结合多年工作经验,对工程机械设备的检修、维护保养问题进行如下探讨。
1 机械故障的判断检修原则
首先从细处着手,从简到繁、从易到难,逐步深入,准确定位故障类型及所处部位,及时组织维修;其次要理清思路,反复斟酌,提高故障判断的准确性:①事先进行周密的分析,结合故障现象和现场条件制定一套科学的故障修复方案;②针对现场观察到的故障表象,分析故障特点或有无技术要求,比照着相关资料对故障部位进行维修,提高故障维修的科学性;③在分析研判的过程中,维修人员不仅要结合自身的专业知识,还需要向有经验的同事或工程师咨询自己不太了解或根本不了解的知识,寻求帮助;在故障判断维修中做好记录,因机械故障多是综合性故障,实时跟踪观察维修后设备运行状况。
2 工程机械设备故障处理方法
2.1 通过观察了解故障的情况
机械突发故障后,维修人员首先要会同机械操作手全面、细致地了解故障现象、故障发生前后设备的异常状况,针对故障现象准确判别故障类型,提高故障判别的准确性。通过故障分析,先排除人为误操作导致的“虚故障”。注意事项:①有的机械操作手是新手上岗,操作时往往由于操作经验的欠缺引起误操作,进而引发设备故障,这类故障多为“虚故障”。判别故障部位及故障类型时必须经过细致的现场勘察才可能做出准确的判断。大多数现场故障可通过核对作业标准重新操作就能够及时排除;②当维修人员向机械操作者征询机械运行状况等信息时,操作者务必用准确、简练的语言进行描述,以免产生歧义,误导维修人员做出错误的判断。
2.2 通过重复操作重现故障现象
维修人员核对作业标准重新操作时,首先要确认故障现象与操作手的描述是否一致,进行初步的故障类型判别,然后对机械进行整体检查,查看其他部位有无故障。注意事项:①在故障复现前先考虑是否会对机械造成二次伤害(如:是否会使机械的损坏加剧而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等等);②要重点观察相关的仪表显示在复现故障的过程中是否正常或相关部位的技术参数是否符合相关标准。
2.3 通过观察故障现象进行判断、分析、处理
检修人员必须要有强烈的时间观念。现场对機械故障进行处理的全过程:处理故障时,首先搜集机械运行状况和现场情况,快速制定故障处理方案,及时向上级主管部门报备,以减少故障带来的损失。多数故障不能简单地从表面故障现象的消失看问题,任何机械故障现象的发生都有其根本的原因,故障的发生可能还有深层次的原因。对故障处理情况进行检验并记录。维修人员对故障进行初步处理后深度分析故障类型,查找故障原因,及时维修,以免在日后的运行中再次出现同类型的故障。检修完毕后,负责人应会同操作人员和设备管养人员共同总结经验教训,故障维修资料建档保存,以备后用。
3 施工机械设备的维护和保养工作
严格按设备维护规程加强设备管养工作有助于延长设备服务年限。设备维护规程中规定了设备管养的具体实施细则,其主要内容应包括:
①日常检查维护及定期检查的部位、方法和标准;
②设备要达到整洁、坚固、润滑、防腐、安全等采用的作业内容、作业方法、使用的工器具及材料、达到的标准及注意事项;
③检查评定机械手维护设备的方法、内容、程度。设备三级保养制是机械设备主要的保养制度,它要求将以往的以“修”为主的设备管养模式转变为以“养”为主,符合现代设备管养“预防为主”的基本要求,也反映了设备维修管养方面的进步。
设备三级保养制是以机械手为主对设备进行以保为主、保修并重的强制性维修制度。它包括设备的日常维护保养、一级保养和二级保养。三级保养制是搞好设备维护保养的有效办法,需要操作人员和维修保养人员共同参与,不断强化过程管理,提高机械运行效率。
设备的区域维护就是以现场机械设备分布情况所采用的恰当的维修管理办法。维修人员与设备操作人员应定期对施工机械进行巡检和维修,及时排除设备故障,承担一定施工区域内的设备维修保养工作,并负责完成管区内的设备完好率、故障停机率等考核指标。推行区域维修责任制,有助于更充分地调动维修人员的积极性,进而促使其自主加强机械设备的维修和养护。
“重生产,轻维修和保养”的错误观念在工程施工过程中必须克服,机械维修必须始终坚持“预防为主”的基本原则,尽量控制机电维修的相关支出,避免施工阶段突发故障影响正常的施工秩序,提高设备维修的预见性,控制成本开支,扩大经济效益。无论是预防性维修还是排障性维修,首先要了解机械性能和运行状况才能作进一步判断。通常可根据机械内部的状况对设备及其零部件的技术状态进行事前预测,针对故障特点及危害进行预防性维修,切忌毫无根据盲目拆修。对于故障预防与维修来说,加强设备前期管养,控制早期故障率,提高设备维修效率,对于促进设备稳定运行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有的施工单位将机械的使用、维修和养护三个环节的工作分别交由不同的管理人员进行管理,虽然各部门、人员分工明确,但是由于缺乏实时的沟通和交流,难免将三个环节的工作孤立对待,很难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因此,只有建立健全机械设备管养体系,将各部门、人员统统纳入体系之中,制定统一的设备管养目标,使各部门、人员有序协作,实时沟通,才可以提高施工机械管养水平,降低故障率,进而控制故障维修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操作人员操作技能的高低在某种程度上决定了施工机械性能的优劣。机械故障之所以会发生,一是由于个别操作人员欠缺经验所致;但究其根源,大多数故障皆因操作者专业水平有限,欠缺故障预防及排障能力,致使故障突发时手足无措,无法及时补救。机械维修人员通过向操作人员咨询故障前后机械运行状况,一方面能对故障部位及故障类型进行快速定位,为机械维修提供依据;另一方面,也可以向机械手传授正确的机械操作方法和常见故障处理经验,以提高机械手的设备管养水平,降低故障率。作為机械维修人员,不仅要具备专业的机械维护知识,还应具备应对现场突发状况的能力,以提高施工机械管理质量,促进各项施工活动顺利开展。
企业必须有合理的备件贮备,以保证机械维修的顺利进行,也要防止大量采购和备件贮备不足这两种错误倾向。供应不及时,备件贮备不足,影响施工机械的维修时间和作业质量,也给企业带来更大的经济损失;大量采购,使备件长期不能投入使用,占用资金,造成备件积压,甚至报废,造成经济损失。要求机械技术人员要经常深入施工现场,与操作及维修人员经常沟通交流,掌握施工机械的技术状态,合理的备件贮备,确保及时准确地向维修人员提供合格备件,使机械的技术性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保证施工机械的维修质量和缩短维修时间。
要尽量在进行施工机械作业时避免野蛮操作,以免频繁地发生机械故障问题,那会产生冲击负荷,同时也降低了机械的使用期限。在作业时产生一定的冲击负荷,也会促使施工机械的结构早期出现断裂和磨损以及破碎等情况。
需要防止有飞落的石块在施工机械设备作业时打击液压的油缸、液压油管、活塞杆等部件。如果在活塞杆上有击伤的情况,为防破坏活塞杆的密封装置,则必须要进行及时的修复,在不漏油的情况下可继续使用。
4 结束语
应加强事前检查,提高诊断水平,做好工程机械设备的日常维修保养,关键在于平时,不要等到故障显现、无法正常作业时才予以重视。要树立正确的管理观念,做好日常的定期巡检,及时将发现的细小问题进行解决,并更正错误的操作方法,机械设备的良好性能也终将能得到充分保障。因此,做好机械设备的检修保养不仅仅是技术层面上的问题,还要求检修人员有足够的管理水平和责任心,要抓好分管人的责任心和素质管理。只有引起足够重视,才能抓好机械设备的检修、维护与保养工作。
参考文献:
[1]王桂兴.新形势下施工机械设备使用管理的探索[J].公路建设,2010(03).
[2]李可白.施工机械设备的维护及保养[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0(10).
[3]张强.加强保养管理提高机械效率[J].河北水利,201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