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分数比重在提升,学生作文却越写越差,要么虚的太多,实的太少;概括太多,描写太少;要么内容陈旧、语言乏味。家校两点一线的枯燥生活妨碍了学生理解生活,便只能编造出虚情假意的作文来。教师“连改小毛头二十本作文,就觉人生乏味,精神痛苦”。
要扭转这一现象,教师必须从以下几方面入手,切实改变作文现状:
一、引导学生关注现实,观察生活
陶行知先生说:“作文这件事离不开生活,生活充实到什么程度,才会做成什么文字。……必须寻到源头,方有清甘的水喝。”离开了生活,作文就失去了生命力。因而我们必须“打开窗户,让沸腾的社会生活,奇异的自然现象,映入学生的脑海,借以丰富学生感情经验,激发学生的感情”(赞可夫)。
关注现实,进行文学创作,第一件事就是观察。鲁迅先生说“如要创作,第一须观察”。
观察什么?观察生活,要观察学校、家庭、社会。钱理群老师就提议,“重新观察你每天都要走过的上学的路上的景色和人物”。
怎么观察生活,对初中生来说,实在是一个难题。观察最基本的方法:一要看,二要听。“要练习我们的眼睛,善于观察人的动作、态度和表情;练习我们的耳朵,善于听取别人讲话的语句、声调和他的特殊用语”(艾芜)。
具体来说,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观察要深入细致,要抓住事物特点,要有长效性。
对于物体要看出与众不同之处,对于人要看到不同于别人的言语动作等的细微之处。观察越细致深入,理解就越深刻,写起文章来就越具体。对于刚走进初中的学生,一切都是新的,我们可以抓住这点,引导他们选定观察对象,用一个月的时间从外貌入手了解同学的表情、动作;留心听他们说话,将这些记录下来,写成观察日记,就能发现每个人别具一格的特征,再把它们写进作文,文章就会各具特色。需要注意的是,这是一项长期的工作,不可半途而废,因为任何习惯都是在反复实践中形成的。学生每天选取最有趣、最有意义的事,用“六要素法”写出来后,随时记录下自己灵光一闪的感悟,长期坚持,观察就会更深入细致。这样日积月累,由每天的两句话到一两段话,再由一两段话到一篇文章,写作越来越深入,篇幅越来越长,写出的东西越来越形象逼真。余华就认为自己最初写作的主要乐趣是对词语和句子的寻找,当突然有一句美妙的语言出现了,感受到喜悦和激动,就觉得自己艰难的劳动得到了酬谢,再没有什么可抱怨了。
2.观察要有比较。
写作不是求同而是求异,观察时,抓住观察对象不同特征的同时得展开联想和想象。每个人思维方式不同,观察时的所思所想也不会相同,于是面对相同的事物也能写出不同的立意布局。比如观察一条小溪,从视觉上看,似一条罗带;从听觉上看,如鸣佩环;从嗅觉上看,像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联想与观察一旦结合,就会使学生身临其境,脑海中呈现出一幅幅色彩缤纷的画面,这样写出来的文章,内容才会充实而具体。
二、引导学生感悟生活,积累生活
喻旭初说:“好的文章应该真实地反映自己的思考、自己和周围的生活。”作文是对生活的解读,写作的过程就是对自己的生活经历解读的过程。感悟生活,要求学生珍视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用心思索品味。
教会学生感悟生活,是教师写作指导的一个重要途径。笔者主要从两个方面着手:
1.随时记录思想的火花,留下自己的感悟。
“文章自得方为贵。”面对多彩生活,学生常会产生许多感受,老师要给学生机会,让他们及时记录亮丽的闪光点。事无分大小,只要有感悟就可以。圈点鼓励,贴到文化园地,供他人学习,这样能激励他们留下更多的感悟。笔者所带的班从初一就开设《凡人小语》专栏,记录学生的日常感悟。“有些人走过了,门仍然洞开着,暴露了他们的粗心大意;有些人过后是一声‘嘭的巨响,显示着他们张扬的内心。许多时候,人跟人之间的点点关怀与温暖,就在于如此不经意的掩门、叩门之间。”此外,每节课前的“美文赏读”和“焦点时刻”都可以促使学生思考身边的生活,留下自己的感悟,“感自己之感,言自己之言”。
2.将作文教学与阅读教学有机结合,广泛阅读,积累知识。
阅读是间接地积累生活,在丰富的阅读中,学生可以体会怎样准确运用语言,借鉴写法,在模仿的基础上创造。“果能善读,自必深受所读书籍文篇之影响,不必有意模仿。而思想与技巧自能渐有提高。我谓阅读为写作之基础,其意在此。”(叶圣陶)
在阅读教材时,教师可举一反三,启发学生思考文章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能不能写得更好,再对照自己的,明确如何选材。但课内阅读是有限的,“课外阅读抓得好,对学生写作帮助很大,文章写得好的学生,恐怕多半得力于课外阅读。”(吕叔湘)笔者曾进行过调查,凡在作文竞赛中获奖的,都是经常阅读的人。凡看过多部中外名著并保持阅读好习惯的学生,语言表达能力普遍高于其他学生。因此教师应鼓励学生广泛阅读名家经典,要求学生读出感悟,做好阅读笔记。
三、引导学生升华生活,再造生活
尽管作文的源泉来源于生活,但写作毕竟是一种文学艺术活动,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我们允许学生大胆想象,对生活再创造,只要这种虚构是“虚构的真实”,选取的是那些能反映真实生活本质的故事就可以。因为所谓真实性“它不必是曾有的,但必须是会有的”(鲁迅)。笔者遇到过学生介绍自己时五官说得很详细,长了几颗痣,牙齿坏了几颗都写得一清二楚。但这样简单地拷贝,能称得上是一篇好作文吗?作文是生活中的镜子,但绝不应成为生活的照相机!只有经过剪裁、拼接、修补、加工等处理,才算得上真正意义上的文学作品。
在再造的过程中,应当注意以下几点:
1.要注意确保文章中每个细节的合理性。合理性就是要合情理,具体是指:(1)合乎上下文、特定情境下的人物情感;(2)合乎常规。不合乎情理的,真的也变成假的了。
2.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多角度全方位拓展学生的思维。引导学生进行辐射思维,运用顺向思维、逆向思维、多向思维等多种思维方式探究,由近及远,由此及彼,“观古今于须臾,抚四海于一瞬”。
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只要引导学生用眼睛观察现实世界,用心灵感悟生活,用联想串起内心世界,用想象还原多彩的生活,我们的文章就一定能熠熠生辉,散发夺目的光彩。
(高彩虹 江苏省南京师范大学第二附属初级中学211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