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王朔都市类影视剧创作的空间地域性

2013-04-29 02:56杨柳军
艺术科技 2013年9期
关键词:王朔都市

杨柳军

摘要:王朔是当代文坛最具争议的作家之一,在中国当代文艺界有着广泛的影响,他的很多小说多次被改编成影视剧,无论小说还是影视剧均有不错的口碑与反响,本文从王朔都市类影视剧创作的空间地域性入手,力求探索出他创作的规律性,以期对现在的影视剧创作提供一种参考。

关键词:王朔;影视剧创作;空间地域性;都市

都市题材影视剧的比别的题材的要拥有更多的观众,王朔生活于都市,都市是他创作的一个关键的外部环境。在残酷的电影市场竞争下,王朔选择都市题材是与市场经济下的观众构成一次巧妙的暗合。当然王朔的选择也许不是有意的,但这一选择对市场化背景下的影视创作无疑有着巨大作用。

1时代的镜像——大院和保育院里的孩子们

王朔影视剧创作中最令人心动的无疑是他作品中描述的文革时期的部队大院生活。《动物凶猛》被改编成《阳光灿烂的日子》,以及《看上去很美》也改编成同名电影,二者都有部队大院的影子。大院和保育院相对于当时轰轰烈烈的社会外部环境是较为安定的场所,其间也折射出时代激情和氛围来,也许相对于黑白颠倒、令人心惊胆战的文革社会现实,大院中的孩子们真的是生活在“阳光灿烂的日子”里。他们有着青春的冲动与迷茫;他们成群结队以他们的大人为榜样,梦想着像大人们一样实现“革命理想”;他们成天打架、泡妞、无所事事,以此发泄作为“革命红小兵”的激情。王朔从小成长在部队大院,这样的干部子弟本来就有着灿烂的前程,当时由于年龄小几岁没能赶上轰轰烈烈的红卫兵时代。只能充当“红小兵”。关于红卫兵与红小兵二者的差异,王一川先生说:“红卫兵直接充当打倒走资派。武斗、打砸抢、上山下乡等运动的主力军,是革命的亲历者,而红小兵由于年龄的限制,在当时更多地只能是充当旁观者,想象式的造反者等角色,至多跟在红卫兵兄长的后面敲敲边鼓,是革命的旁观者或想象的革命者。”①这一分析是极为精辟的。王朔的革命只能是在想象中产生,虽然他们心中也有许多梦想,无奈年龄太小,只能看着自己的大人、兄长轰轰烈烈地革命,他们最多也只是在旁边起哄一阵,结局往往是莫名的失落与惆怅,这一点体现在他的影视剧创作中。他影视剧创作源于自己红小兵身份,是想象的革命者。“发自文革红小兵时代的想象的革命,是一种精神、情结、记忆、冲动等的混合体,情感、理智、想象、幻想等在其中密切缠绕着,构成王朔这一代红小兵特有的生存体验。他往往表现为一种不妥协地反抗权威的叛逆姿态,即唱反调的、反叛的或批判的精神;同时,他也可能表现为一种想象的模拟的冲动,即非实质的、替代的解决方式;还有,当它无法真正推演为现实时,就常常不得不呈现为一种对于革命时代的浪漫的怀旧感和乡愁。”①以这种眼光来看待《动物凶猛》中的人物性格、个性特征便有了一种入木三分的感觉,他们打架斗殴,为女友争风吃醋、拉帮结派、打击报复等等都是他们在“想象似的革命”,或者他们是在释放过多的“力比多”。同样,《看上去很美》讲述了北京的一所保育院。故事发生在操场、食堂、宿舍楼里,时间是1961年到1966年。故事的主人公方枪枪行为有些与众不同,故事背景俨然是一个时代特征的镜像。王朔的小说是一代人心中难以抹去的文革记忆,这种记忆或许是痛苦与懊悔,或许是无奈与迷惘,或许是梦想与失落。

现在时过境迁,王朔影视剧也逐渐淡出观众的视线,但那些与文革有关的日子,那些大院和保育院里的孩子们还常常让人记起。因此,叶京执导的由王朔多篇小说改编的电视剧《血色浪漫2与青春有关的日子》依然获得人们的青睐,老年人从中回忆起他们激情燃烧的岁月,年轻人则从中品味青春的气息、成长的苦涩与甜蜜,这部戏在观众中依然能引起共鸣而广受欢迎。

2繁华背后的罪恶——商潮浪尖的南方都市缩影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以及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我国南方摇身成为商品经济的风口浪尖,越来越多的人南下经商,寻找发财的梦想。电影《大喘气》等影片中就呈现出繁華的南方城市景象。贸易中心、大酒店、剧场和写字楼,到处数不清的绿地、公园和大街小巷,还有各种颜色的大小汽车,以及充斥在所有街道、广场、房屋里的几百万衣衫斑斓的人群。高档酒店、美女酒吧与咖啡厅,这些对于刚开始城市化的大多数中国人来说还是奢侈品。王朔的影视剧创作中南方往往是有些黑暗的令人厌恶的地方。在高楼大厦的背后,到处是百余年来为应付迅速膨胀的人口匆忙建造的低矮丑陋的平房,特别是近十年来,人们用碎砖、木板、油毡为新婚夫妇搭建的违章建筑,蚕食着街道、绿地,道路弯弯曲曲,以及街上出现的、衣衫不整、土头土脑的行人。在王朔眼里,这简直是“鬼域般”的世界,这与都市商业中心的高楼林立、秩序井然形成鲜明的对比。确实,在经济高速发展的南方,新城与旧城,城市与乡村小镇有着巨大的落差。南方在王朔一批下海经商的人眼中,到处充满商机,也充满了陷阱。人与人之间表面上称兄道弟,背地里尔虞我诈,一切只为了一个目的——金钱。金钱让人与人之间纯洁的关系不复存在了。《大喘气》中“我”到在南方与朋友一起倒卖彩电,结局却被最好的朋友李白玲出卖了,交货过程中还被暴打一顿,朋友间的友情荡然无存。《轮回》的主人公石岂在香港出入高档酒吧,过着贵族式生活,却找不到生活的目标,宛如行尸走肉。南方是充满商机与机遇的地方,更是主人公伤心落泪之地。南方既是天堂也是地狱,既有成功也有溃败。繁华的背后,有着对比极为鲜明的新与旧、明与暗、发达与愚昧、友情与罪恶。

3京味的地域特色——胡同与都市生活

王朔成长于北京,对北京格外熟悉,他的创作无疑带有浓郁的京味特色。什么是“京味”?赵园女士在《北京:城与人》中说:“京味,是由人与城间特有的精神联系中发生的,是人所感受到的城的文化意味。京味,是尤其是人对文化的体验和感受方式。”②王一川先生将王朔视为“京味文学的第三代”代表之一。从他的作品中可以毫不费力嗅出浓郁的京味来,《渴望》里的生活是最为地道的京味展现,家长里短的琐事写足了世间的悲欢离合、悠悠岁月。后期的一系列影视剧都与北京的都市生活有关,《编辑部的故事》中笑料频出的人间指南编辑部;《过把瘾》中文化馆、饭店、酒吧;《海马歌舞厅》中的歌舞厅;《爱你没商量》中的演员的家;《甲方乙方》中好梦一日游公司以及《一声叹息》里的崭新的住宅小区,无一不带有浓郁的京味特色。回首上世纪八十年代的中国,持续的拨乱反正与思想解放促使各种思潮起伏涌动,90年代,众生喧哗之后开始趋于理性的脉动,改革开放的重心开始转向城市,人们纷纷涌进城市,城市不仅仅是高楼林立、车水马龙、霓虹闪烁,在钢筋水泥下的人们的生活方式、思想理念、性格心态发生了巨大的转变。王朔电影敏锐地觉察到了时代的脉搏,从1988年的《顽主》、《轮回》、《大喘气》开始,一大批与城市有关的影视剧搬到了观众面前。王朔都市类影视剧是新时期那个社会急剧转型的时代的真实记录。王朔电影的重要执导者夏钢、黄建新成为后来所谓“城市电影”的主要代表人物。从他们电影人物的身上,我们似乎可以找到王朔电影人物形象的蛛丝马迹。“如果没有王朔电影个性张扬和文化批判的直接渊源,城市电影的成熟成型可能就要困难得多。”③总之,王朔善于抓住自己最擅长的题材——都市生活来创作,这一点在市场化的剧作行为中尤其重要。其创作不仅带有明显的地域性,而且从一开始就注定了会有不少的读者和观众群。影视剧作为一种商品,在交换中才能出售这一商品,获得剧作家想要得到的价值。这样的创作一开始就是注定为大众而创作——即为市场和普通的观众而创作。王朔心中装有观众,为大众而创作,这为其作品多次改编成影视剧而广受欢迎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注释:①王一川.京味文学第三代——泛媒介场中的20世纪90年代北京文学[M].北京大学出版社,第37、42页.

②赵园.北京:城与人[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9.

③吴小丽,徐牲民.九十年代电影论[M].文化艺术出版社,2005:116.

猜你喜欢
王朔都市
潜行水下 畅游都市
无功补偿单相双向高频环节逆变器的设计
穿越水上都市
威尼斯:水上都市
威尼斯:水上都市
都市通勤
有一种友谊叫前任
王朔曾是全托孩子
绿色都市11大猜想
如果王朔遇上韩乔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