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兆杰
道常无为,而无不为,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化。化而欲作,吾将镇之以无名之朴。镇之以无名之朴,夫将不欲。不欲以静,天下将自正。
——《道德经》第三十七章
◎玄言未央
《道德经》分为上下两部,上部为“道经”,下部为“德经”。今天我们节选的这一章作为《道经》的终章堪称字字珠玑,句句精妙,是老子将自己的思想演绎锻炼之后所得的精华。
在这一章的首句,老子一如既往地给出了一个极具辩证意味的规律——“道常无为,而无不为”,继而又说了它的直接影响力,“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化”。读过《道德经》的朋友都知道,老子擅追深远,故而在这一章以下的句子里他提到了该如何做方能以“道常无为,而无不为”得“天下自正”。
◎有为与无为
在体会其中深意之前要懂得三个词:第一是“有为”,其次是“无为”,最后是“无不为”。这三个词里面的关键是“为”,在《道德经》第五章中有“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这里面也提到了“为”,“为”可以分成两部分,即“有为”和“无为”。我们可以先将此两者之间的关系进行甄别,然后再去深入探讨此二者与“无不为”的关系。
《道德经》因其义理深奥而常被误解,更有无数精妙词句因为其中一字可以寓千言而被曲解。事实上,如果借用一个比喻来形容“有为、无为”很简单:马有四个蹄子,牛有两犄角这就叫无为。有为把马套上鞍和缰绳,给牛带上鼻环系上绳子就是有为。有为就是我以自己的意识去做改变,无为就是马四蹄,牛有角,自然而然。简言之“无为”就是顺其自然,“有为”就是人之使然。
两者相较,虽有不同却也不能说哪个有裨益,哪个是糟粕。万事万物易时易事皆有不同,正如上面举的例子:从牛马的角度出发,它们会觉得“无为”比较好,因为这样自由;如果从人的角度出发,两厢衡量之后会觉得“有为”比较好,因为这样既可以解放劳动力,又可以促进经济。既然如此,为什么还要强调“有为和无为”?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讲,人的“有为”是由一定的动机在驱使的,这种动机有的是良性的,积极的;有的是恶性的,具破坏性的,我们在强调节制“有为”而回归“无为”的时候,其实是在强调事物的相对关系,以及此消彼长的动态关系。
◎无不为
前文中我提到了无为即自然,事实上无为亦是无不为。既然已经了解了“有为”与“无为”二者的关系,就应该明白,适度的“有为”就是“无为”“无不为”。
世间万物息息相关,从纵向来看是无不为的,从横向来看是无为的,简而言之:无为是在大道之中给一切事物应有的自由,任其自然,而无不为是道在起作用,这种作用是用的力量根据万物自然的生长,所以他就无不为,所以我才说无为就是无不为。纵向比较,万类自由、各行其道互不干涉,横向比较,他干涉了所有,却都是给予应有的,不横加唯心主义,这样的干涉就等于没有干涉。
◎万物自化
“道常无为而无不为”的意义在于大道恒常,什么都没有做其实每一件事都是它在做的,恒、常都是指一种持续不变的状态。
化,指的是变化、改变,也就是生长、发展。那么“自化”就是依据事物的本性来变化。那么“将自化”就可以解释为一切的万事万物都会按照它本来的规律自然而然的变化,从萌发、成长、强壮、衰老直至消亡,从容不迫,一丝不乱。同时,在这里又一次体现了老子的朴素唯物主义辩证观,理论指引实践。“以无为而做无不为,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化”讲述的义理是如果一个君王或手握国之重器者能守住这个道,就能得到一个“万物将自化”的美好前景。
中国的古代历史就是一部君王的职责探讨史加上一部人民奋斗史,自古以来人们对于王侯将相都寄予着深厚的期望,人民希望能在贤主的领导下过上富裕的生活,一个国家、一个地区的领导者往往肩负着如何分配人民生产劳动财富的重任,所以这些帝王将相的所作所为都会对人民的生活产生直接影响。无论是汉朝的“无为而治、与民休息”,还是“藏富于民”的主张,都是后世的“侯王”们对如何实施“无为”这一课题的探索与实践,顺天理、顺民心就能天下太平。
◎化而镇之
老子说:“化而欲作,吾将镇之以无名之朴。”
化而欲作。“化”就是上面讲的万物的变化,而且还是一种循环往复生生不息的变化。变化就是一种质变与量变的关系,治极反乱,乱极而治,物极必反,月满则亏,当万物自化了之后,因自然而适度。
欲作,首先我们先来探讨什么是欲。《说文解字》中解释道:欲,贪欲也。形声。从欠,谷声。“欠”表示有所不足,故产生欲望。翻译成现代汉语就是:欲的意思是贪欲。形声字。字义引申于有半部分的“欠”,在这里欠指的不一定是实实在在的缺少,老子在第十二章中提到过一个观点“圣人为腹不为目”,强调的其实就是这个道理。腹指的是肚子,为腹就是为了果腹、吃饱,人的肠胃是很懂知足的,饮食充足即可,眼睛却不同,总有人在深陷花花世界琳琅满目时,即使走马观花无不引得凡心大动。思维决定行动,在欲望的驱动下朴素开始蜕变,以欲望为目的“作”就是“化而欲作”。
贪欲作为一种恶性的动机逐渐发展,达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必定要发生质变,当接近这个节点的时候,就有了“镇之以无名之朴”。镇之以無名之朴,就是要用更高的一个原则,将这种“欲作”涣然冰释。无名就是道,朴也是道,无名之朴有学者以为是混沌,也有学者说是道中之道,道上之道是根本。因为这个朴有几个意思,朴就是朴素朴实,他说的根本就是一种是最原始的状态,没有任何的雕琢与修饰,当这个无名之朴能够出现了这种欲就会消散,最后讲不欲以静,没有欲望了就会安静,然后天下就自我安定。
◎天下自正
这种“无名之朴”不是具有那种轰轰烈烈的炽热或者尖锐的属性,它内含淳朴却不单一,浩荡却不强硬,一旦遇到便如醍醐灌顶一般荡涤心灵,即使是当头棒喝也让闻者觉得该当如此,恰到好处,然后似幡然顿悟后“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镇之以无名之朴,夫将不欲。不欲以静,天下将自正”,这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道常无为,而无不为,人亦在道中,道无为而人顺自然,镇有欲为不欲,贪欲消除则同芸芸众生,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万物皆自然,天下将自正,动荡平息,矛盾消除,大同和谐。
编辑/许宏
下期导读:
下一期将为您解读《道德经》的第三十八章。这是德经的第一篇,我们常说天道伦常,道经比较接近天道和宇宙自然,德经则更接近人际伦常,此篇一开老子就提出了德分上下、有无的论断,究竟什么样的德是上德,上德应该向何处发展,敬请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