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玲
摘要:不同类型的影视作品和戏剧作品都是对人某种欲望的宣泄和表达,同时也是真实人性的写照。本影片很巧妙的运用电影语言来表达了对生活的思考和感悟,同时以虚实并重的手法呈现了现实生活中的真实与虚假,人是一种极其矛盾的存在,既渴望真实,又留恋虚假。从电影的整体风格走向、拍摄手法、人物心理等方面查阅资料并分析其场景元素的运用和表达。从而根据影片的背景、内容、时间、人物、场景等进行进一步的研究和分析总结,结合舞台美术的独特理念将影视美术中的场景设计以一种个色的方式表现出来。使其在具备真实性的同时兼备形式美。
关键词:舞台化;电影美术;电影布景;空间性
1《恐怖游轮》的选题背景
《恐怖游轮》是导演克里斯托弗·史密斯源于Sisyphus推石头的希腊神话和英国诗人Samuel Taylor Coleridge的一首著名的叙事诗《THE RIME OF THE ANCIENT MARINER》为灵感的创作,他的每一次出击都在尝试着风格的变换,在此影片中很严肃探讨了关于生与死,对与错的思辨问题。本影片的主要情节讲的是一个亡灵试图在死神面前所做的无谓的挣扎,深陷于由自己的意念营造出来的炼狱里受苦,万劫不复,无尽轮回。影片无论是从色彩基调或是人物心理、场景调度来说都具有其独有的特征性。另外本片具有强烈的心理分析的元素从心理层面才分析本片恐怖游轮中的场景属于Jess强烈压力下的臆想空间,实与虚的同时存在导致了意识的模糊,而Jess在游轮中客房走廊中的无数次奔跑强烈是她真实情绪的写照。我们在现实生活中也很容易出现类似于此的缩小版的场景的出现,所以我选择影片中游轮中的客房回廊进行再度设计。
结合影视美术设计和戏剧舞台美术设计的异同以舞台设计的形式感来对《恐怖游轮》中的场景进行设计,深化自身对两者的深度认识、理解和运用;通过对影片的理解独立思考对场景的构思和模型的制作形成系统的思维模式加强自身的理解和动手能力;在整个设计的过程中可以扩宽知识面,了解更多的相关知识,也对舞台美术设计有更深层次的理解。
2表現手法与创作方法
场景制作以近宽远窄近大远小的假透视模式来呈现利用有限的空间呈现无限的空间性,一方面使观看者正视舞台时具有一定的张力,另一方面充分体现其舞台设计强烈的空间性。模型顶部采取镂空设计,镂空图案以各种不规则的几何形构成象征了残杀意识的不可控性,镂空处以点线面相互呼应的形式存在环环相扣的影片节奏性体现的淋漓尽致。镂空的顶板上采用规则平行线的吊顶设计(图1),场景周围则以高低错落的形式感为主体,阶梯的大小、形状、高矮的差异性用来象征影片中Jess在楼梯上奔跑的不断重复和无休止的轮回。
3设计说明与分析
以《恐怖游轮》中回廊实景为创作依据,以《恐怖游轮》中主人公Jess的心理变化为创作主线展开对回廊的再设计。对草图的设计过程中思路还算比较清晰,有明确的大致方向,所以对于后续设计的进行并没有走太多弯路节省了时间缩短了周期。
舞台设计由于主体是回廊,故选用带有纵深的虚拟近大远小的梯形形式感来体现回廊的透视,以最直白的方式表现出回廊的进深。模型的回廊尽头天幕以回廊的绘景来在有限的空间诠释无限的轮回。舞台左右采用非对称的形式一定效果上减少舞台的单一性,场景设计中间舞台左右墙壁上的装饰物有选择性的概念化和写实化,这样的手法很大程度上杜绝了实景的生搬硬套,扩宽了设计空间减少了设计局限性。
舞台的台口以圆弧形为主,其中有几何性的有机切割,在整个场景中能充分体现方中有圆圆中有方的基本概念。模型的比例为1∶50,在大范围的点线面的分割组合中也可体现其制作工艺的精致性,大中有小,粗中有细,疏中有密的相辅相成。
场景设计中吊顶以不规则的线组成不规则的面,装好灯光能由上而下透出不规则几何图形的光影交错,在闪烁和强弱的节奏中一方面体现出主人公复杂的情感交错,另一方面体现了剧情的张弛有序。
灯光以黄白交错的基本光为主色调,白光的亮与暗象征了船外的强烈光照和出游前的欢愉心情,黄色灯光的明暗交替象征了突如其来的暴风雨与游轮中所遭遇的一切噩耗心理变化的无限疑惑所留下的一遍又一遍的心理阴影而导致Jess出现自我营造的空间的无限轮回。灯光以墙壁两侧和吊顶的相互交映为主调以此不失贫乏,营造场景所呈现的氛围强度。
4对设计创作得失的分析与思考
《恐怖游轮》构筑的是一个虚拟的臆想空间,一个无限的恶性轮回。整部电影在观看的同时绝不给你可以有思维放空的间隙,环环相扣且紧密衔接迅速的推进整个影片的不断发展,我们可以欣赏海景,感受暴风雨的洗刷,紧随剧情节奏起伏,可以为了影片中的一些逻辑进行充分的头脑风暴,可以从心理学角度去解析剧情中点滴细节,也可以沉浸在生物学、物理学、心理学、逻辑学等诸多学科中。
在场景制作过程中否定了很多不太能实现的问题,例如在材料的选择上起初选择了透明的有机玻璃板而在实施过程了摈弃了此方案,有机塑料板的切割方面很有难度大面积的造型在纯手工的前提下实施很有难度。所以在后面的制作时选择了白色的ABS板作为基本材料,此材料具有很强的可塑性和可控性在场景制作中无论是形式的变化还是四节的处理都会很灵活多变实施的可能性很大。
在结构模式上放弃了封闭式的黑匣子的舞台模式,但后期的思考中紧扣主题感受形式之后觉得半开放式的舞台模型是我比较倾向的方向,以游轮的头部造型作为舞台的主框架模式,整个舞台采取不规则的舞台形式来刺激眼球,再以独有的镂空吊顶和灯光来给场景的气氛给予独特的营造。
在完整的完成整个场景设计和制作经历了一个长期综合性的锻炼之后,使我对每一个事物都具备了一个全新的思维模式与思考方式,多角度综合取舍是必须克服和经历的过程,在经历了之后给我以后的工作和生活形成完整的认知方式,影响颇深。
参考文献:
[1] 波布克(美).The Film Elements《电影的元素》[M].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95.
[2] 圣约翰马纳(英).Film Art And Design《电影美术设计》[M].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