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克金
摘 要:《邶风·静女》赏析类的论文中,把视角着力投向男子的解读论文并不多见。本文尝试将该诗的显性主人公定为男子去解读,对本诗的内容和结构都有新的认识,发现诗中的男子憨态可掬,近乎痴傻。诗中的爱情境界是那么纯真、无邪、甜蜜、坚贞……并由此反思文明的进程中与纯真的偏离。
关键词:《诗经》 《静女》 爱情 纯真
“《诗经》精华在国风,国风精华在婚恋”,《邶风·静女》正是《诗经》婚恋诗中一首特别清新质朴,洋溢着原始的纯真圣洁,令物质时代文明世故的今人自叹不如,高山仰止的情诗。解读它就像面对一面魔镜,从中能看到原始时代桃源般的清新、质朴、单纯和美好,也能照见如今物欲横流时代我们的躁动、世俗、污浊和不安。从而给我们很大的启发,引起我们的深思,甚至指引我们的恋爱婚姻之旅。下面,先将全诗移录如下:
静女
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爱而不见,搔首踟蹰。
静女其娈,贻我彤管。彤管有炜,说怿女美。
自牧归荑,洵美且异。匪女之为美,美人之贻。
关于本诗的内容和结构,一般认为是男子赴约——女子藏匿——男子心急——女子出现并赠送情物——男女相悦。
如果按照这种思路来解读,第一节中“爱而不见”的“爱”字是个通假字,通“薆(ài)”意为“隐藏,遮掩”。陈俐认为:“爱字古有隐蔽之义,如《大雅·烝民》:‘爱莫助之,毛《传》注曰:‘爱,隐也。从爱之字,尚有较多含有“无”、“隐”之意,如《说文》,‘薆,蔽不见也;僾,仿也。《广韵》,‘暧,日不明均为其证。”这样,“爱而不见”应理解为:(她)隐藏起来不见我。于是,一个淑雅中还带着俏皮、可爱的,热恋中的青年女子形象便犹如一股清新之风般飘来了。更重要的是她和男子,一暗一明,一俏一憨,一个偷笑一个急得团团转,一个暗自开心,一个狐疑忧心,画面甚是活泼美好,牵动读者丝丝春心。这样,下面两节赠彤管,赠荑就应该看作实赠才合情理。也就是说,静女从不出现到出现了,从俏皮到正经了,这样幽会的故事才更完美了。
可是笔者在阅读该首诗时,觉得也许这首诗的主人公就只有“我”这一个人,女子只是在虚处,在“我”的幻象中;也许这首诗就是一首会而不得见的情诗。这样解读有这么几个理由:
第一、诗名虽为“静女”,但我们知道诗经中的诗名多为从首句截取,多数只是个符号而已,并不具有概括诗歌内容和主旨的性质。如“关雎”“野有死麕”“谷风”“相鼠”“木瓜”。
第二、静女没有出现,原因是什么我们无须得知,也没必要将之解释为隐藏了起来。实际上,对“爱而不见”中“爱”字的解释,本来就是个颇具争议的问题。毛、郑均如字作解,朱熹未作解释。所以,“爱而不见”可以译为“我们很相爱,但她却没出现”。
第三、将主人公理解为男子一人,更可见男子的真性情,男子那种憨厚、痴情、善良、质朴的形象更能凸现。
我们不妨认为本诗的内容和结构是这样的:
男子赴约——不见女子——男子心急——男子回味。
这样,把第二节和第三节都理解为男子回味以前与该女子约会的甜蜜。整首诗可以这样解读:当男子兴冲冲地跑去赴约时,却未见到女子,于是他急得“搔首踟蹰”,这个细节动作中也许有男子的疑惑、猜测、担心……总之,不管怎样,等人是让人很着急的,更何况是热恋中的等待。然而他并没有因焦急而心烦而怨而怒,为了排遣这既甜蜜又焦急的等待,他选择了回味以往与女子约会时的种种美好、温馨和甜蜜。他已经全然忘记了等待的煎熬(当然他心底可能从未有过煎熬之感),而是陷入了甜美的回忆,脑海里尽是女子的美貌和深情。他想到她曾经满怀深情地送给自己一根鲜嫩润泽的彤管,想着想着便情不自禁地说了声“你真漂亮,我很喜欢你”。他又想到她曾经从牧场带回一根鲜嫩的荑(茅草),虽然它本身并不美,但在他眼里他却觉得它非常漂亮而且很珍贵,将之视若珍宝,因为那是佳人所赠啊!这是怎样一个痴情男儿啊!这样,一个性情温善,憨态可掬,甚至近乎痴傻的热恋中的男子形象便浮现于我们读者的脑海了。都说恋爱会让人变得愚蠢,这个男子就是那种痴情,憨厚,可敬,可爱的“愚蠢”。
这样的解读,幽会看似残缺的,但主题却是集中的,形象却是丰满的,亦不失为一种很美的解读,更何况这里的残缺本身就是一种美。因为在残缺的幽会中我们看到了一个至真至善至美的男子;看到至纯至洁,天真无邪,近乎痴傻的爱情。
然而,正所谓“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不是该男子太痴傻(一根茅草便让他如此神魂颠倒),恰恰是我们今人太物质(向“钱”看,向“厚”赚);不是诗境太天真太无邪,恰恰是我们今人太复杂太世故。所以,我们总感觉诗书中的爱情总是犹如镜中花、水中月、海市蜃楼、空中楼阁,很美却总是够不着。越是长大这种感觉越是强烈。所以,我们的长辈总是喜欢以他们所谓的成熟和阅历棒打着鸳鸯,虽然他们的反对有时不无道理,但也不可否认,他们的成熟和阅历中往往夹杂着太多的利益、庸俗、世故,甚至是肮脏和邪恶。因而,从某种意义上说,人类的文明和成熟是个不断偏离天真无邪,趋向肮脏和世俗的过程。
在被太多的物质所绑架的今天,读读这样清新的诗篇,的确是能让我们有所触,有所悟,有所思的!
参考文献:
[1] 周啸天. 诗经楚辞鉴赏辞典[M]. 四川:四川辞书出版社. 1990
[2] 陈俐. 《静女》主题辨析[J]. 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9)
[3] 余冠英. 诗经选[M]. 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19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