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随着唐朝诗人中饮茶之风的流行,茶与唐代最有代表性的诗歌体式逐渐融合,形成了众多奇妙的茶诗。在唐朝的历史大环境中,茶以其独特淡雅的特性被文人视作品性高洁、淡泊雅致的代表,陪伴着诗人居于山林的隐逸生活。
关键词:自然属性 人文特点 隐逸
唐朝作为我国古代封建社会的一个顶峰期,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各个方面都出现了繁荣的景象。这一时期的文人,多有雄心壮志,却受到理想与现实间巨大差异的冲击,产生一种对社会的失落感,进而转向寻觅山野之乐,追求淡泊雅致的生活方式。在隐逸的生活中,诗人常常选择饮茶来排解生活,此阶段出现了不少茶诗,而茶的迪特特性
一、茶的品格特点
茶,种植于山野之中,喜爱阴凉无人之处,低调,淡雅,不与外界相争,默默生长。而一旦成熟,采来炒制煮泡,清香飘远,色泽迷人,饮之,其味微苦,但苦涩过后又甘甜怡人,使人精神为之一振。茶的这种特点本是源于其自然属性的,但是当它与文人的遭遇相碰撞时,就必然会染上人文色彩,脱离世俗尘世的污染,成为高洁品质的象征物,是诗人们追求隐逸文化的媒介。
韦应物的《喜园中茶生》这样描写道:
洁性不可污,为饮涤尘烦。
此物信灵味,本自出山原。
聊因理郡馀,率尔植荒园。
喜随众草长,得与幽人言。
在诗人眼中,茶,是带有灵性的植物,它具有高洁的品性,不受万物所污。饮茶,可以荡涤心灵,除却尘世间的一切烦恼忧愁。也因为诗人十分喜爱茶,所以才将这种原本只生长于山原中的的植物种于自己身边的荒园之中,有机会在俗世尘埃中与茶相伴相依,拥有一片清澈纯净的环境。
人们赋予茶以高洁隐逸、淡泊明志的品格特点。常与茶相伴,仿佛就身处于一片清境之中,有助于诗人洗净尘心,心向隐逸。
二、茶伴隐逸生活
茶自身所具有的本然特点,经过人文的感染,使之成为品性高洁、淡泊雅致的代表。茶可伴随诗人,帮助他们可以洗却心中的杂念,淡泊明志,向着心中的隐逸生活而为。
李中的诗作《宿青溪米处士幽居》:
寄宿溪光里, 夜凉高士家。
养风窗外竹, 叫月水中蛙。
静虑同搜句, 清神旋煮茶。
唯忧晓鸡唱, 尘里事如麻。
诗人寄宿友人家中,周边风景优美,窗外的竹林茂密,风声从耳边擦过,与水中的蛙声相映衬,惬意无比。环境清幽宁静,可以兴起作诗,可以静静思考。煮一壶茶,慢慢品来,清新又提神。这样的净土,让人害怕听到外面的催人的离去的鸡声骤起,尘世里的俗事太多,惹人烦恼,倒不如留在这块安宁的土地上生活,沏一壶清茶,把茶作为自己隐逸生活的一个重要部分,以茶所带来的清新,去更好地映衬每一天的生活,此二者,是相宜相伴的,是诗人一直所要追求的。
皎然的茶诗《饮茶歌诮崔石使君》写道:
越人遗我剡溪茗,采得金牙爨金鼎。
素瓷雪色缥沫香,何似诸仙琼蕊浆。
一饮涤昏寐,情来朗爽满天地。
再饮清我神,忽如飞雨洒轻尘。
三饮便得道,何须苦心破烦恼。
此物清高世莫知,世人饮酒多自欺。
愁看毕卓瓮间夜,笑向陶潜篱下时。
崔侯啜之意不已,狂歌一曲惊人耳。
孰知茶道全尔真,唯有丹丘得如此。
诗作从香茗的色泽、香气入手,写下了三饮此茶的美妙感受:“一饮涤昏寐,情来朗爽满天地”,诗人昏昏欲睡之感被涤荡而去,天地一片晴朗,顿时只觉自己神清气爽;“再饮清我神,忽如飞雨洒轻尘”,诗人倍感精神振奋,犹如透彻的细雨从天空中飘落下来,洗净了整个凡尘;“三饮便得道,何须苦心破烦恼”,诗人突然豁然开朗,世人都以酒浇愁,却不明白茶带给人的开明心境,才是使人真正消除烦恼、伴随着隐逸生活的良物,也是道之所至。
提及对于茶的理解、对于人生的感悟,或许再没有几个文人能超过皎然了。他理解茶,明白茶,喜欢茶,热爱茶,他知道,茶所代表的不仅仅是表面的饮食文化,其内里所蕴含的更是一种人生精神,一种超脱世俗、高雅淡泊的精神境界,是与他自己的“道”的内涵像吻合的。皎然,以其通透的思想、浑然的境界去品尝茶、解读茶、记录、感受茶。在诗作中,他完美地将茶与人生联系在一起,所谓境界高远,高雅恬淡,即是如此了。
三、结论
茶作为人们心中高洁、雅致、淡泊的代表,可以促进诗人们洗却心中的俗杂意念,使内心得以沉静下来,可以给自己时间和空间去思考,去追寻自己想要的生活。隐逸并不是适合每一个人的,但是如果人们思考清楚,确定自己想要的是清静无为的生活,那么,茶就是最好的朋友,会一直伴在自己身边,一起迎接心中那个清澈的世界,一起享受美好的生活。
参考文献:
[1](清)曹寅、彭定求等编《全唐诗》,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版
[2]陈祖槼、朱自振编《中国茶叶历史资料选辑》,悲凉:农业出版社,1981年版.
[3]蒋寅、张伯伟编《中国诗学》,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5年版.
作者简介:汤百琳(1989.2-),女,安徽合肥人,华中科技大学,2011级硕士研究生,中文系,中国古代文学专业,从事唐宋文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