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春华
摘 要:思想品德教学是一门艺术,生活化教学有利于激发初中生的学习兴趣,启发初中生根据生活实际对教学内容的自主解读,使其学会运用辩证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分析现实生活,自主地解决日常生活中遇到的问题。阐述了初中思想品德教学生活化的具体实施办法,彰显思想品德教学的魅力,提高其教学实效。
关键词:思想品德;课堂教学;生活化
初中思想品德课是一门理论性与实践性相结合的学科,知识点较多,专业性较强,涉及面较广,对于陶冶学生的情操、发展中学生的思维、培养中学生的个性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如果思想品德教学脱离了学生的生活实际,理论和实践相背离,就不符合思想品德对于学生长远发展的教育要求。思想品德教学的最终目的是让中学生能够面对生活实践,运用自己所学的知识、观点,正确、合理、合情、合法地分析社会现象,达到社会所要求的一种未来状况。《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指出:“初中思想品德教学要和学生的生活实际相联系,课堂上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构建生活课堂,树立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着眼于学生的全面发展,拓宽思想品德课的学习内容、形式和渠道,选择贴近中学生现实生活的教学内容,让生活走进学生的课堂,再从课堂走向学生的生活实际,以正确的价值观引导中学生在生活中应用思想品德教学。想要实现中学思想品德课生活化教学,就必须明确生活化的教学目标,选择课堂教学生活化的内容,营造恰当的教学氛围,采用和谐的教学方式,不断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下面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对初中思想品德教学生活化的几点肤浅看法。
一、初中思想品德教学生活化的意义
1.符合课改需要,落实“三维”目标
初中思想品德生活化教学是和思想品德课理论教学既相互呼应又有区别的重要教学环节。课堂教学生活化能够促进初中生的认知发展,加深学生对思想品德知识的理解,让学生学会生活。思想品德课的教学原则是理论联系实际。在传统教学模式下,初中思想品德课堂与学生的生活实际严重脱节,教师照本宣科,其理论化、抽象化、程式化的教学模式,让学生不感兴趣。严重影响了初中思想品德学科功能的发挥与学科价值的实现。实施新课改后,教师不断改变教学模式,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思想品德生活化教学以学生的生活情境为载体,师生在生活情境中进行交流,自主探究学习,形成正确的思想品德观点,陶冶良好的情操,促进道德修养,掌握思想品德课学习的方法与技能,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落实了思想品德课教学的“三维”目标。把思想品德课的教学内容与中学生的生活实际联系起来,让学生运用所学的课堂知识来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问题,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2.突出学生主体,促进学生发展
新课程强调思想品德课堂教学是师生共同经历、共同成长的过程,也是教学预设与教学生成相统一的过程。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要践行“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以实践为依据,以练习为主线,以培养能力为主旨”的教学原则,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落实教师的主体作用,提高学生的思想品德素养。学生在教师的正确引导下,依据文本内容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活动,从中获得思想道德等方面的直接体验,加深学生对所学思想品德理论的理解,运用所学的思想品德理论去认识社会、指导实践活动、奉献社会、增长才干,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使学生养成遵纪守法和文明礼貌的习惯,树立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而奋斗的理想。教师应针生活情境的不同,打造动态课堂,让学生在分析探究、合作交流中生成相关的思想品德观点,体现学生的主体性,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合作伙伴,地位是平等的,使教学更加接近学生的生活。树立学生学习的自信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掌握科学的生活方式,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变苦学为乐学。
二、创设生活情境,构建高效课堂
1.游戏导入,激发兴趣
导入是学生创新思维的起点,好的导入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学生探究新知的积极性。初中思想品德课堂导入要贴近中学生的生活,让中学生在生活化活动中获得快乐。玩游戏是学生的天性。如果恰到好处地运用到教学中,可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好奇心是激发学生探究问题、思考分析问题的动力之一,引发好奇心,可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和深厚的探究兴趣。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玩中有学,乐中有得。如,在教学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感悟青春》一课时,青春是一首歌,青春是一幅画,青春的脚步已经轻轻地叩击着我们的心扉,那么,我们应该怎样解读青春,又应该如何度过我们的青春年华呢?现在我们一起来做“超级模仿秀”,谁能模仿赵本山的小品片段呢?在欢声笑语中学生感受到了青春的激情。调动热情,使课堂做到活而不乱。教师巧用游戏活动,能够化难为易,缓和课堂上紧张气氛,消除学生由于学习引起的疲劳,让学生动起来。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参与了活动,感受了学习的乐趣,完善了自己的认知结构。
2.营造氛围,鼓励质疑
在思想品德课生活化教学中,教师要做到以学生质疑为前提,以解决质疑为学习方法,以体验和感悟生活为课堂主线,在教师引导下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和思维方式去学习思想品德知识。“疑”是学习的起点,有疑才有问、有究,才有所得。营造优美的思想品德课教学氛围,使学生一进教室就沉浸在生活化的气氛中,最好的生活情境应该是发生在学生身边的人与事,源自学生生活的问题,以有效地解决学生成长中的疑惑,使学生的体验深刻,观点内化,觉悟提高。例如,在教学《公民要依法同违法犯罪做斗争,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一课时,讲正当防卫这一内容时,教师出示生活中的事例:
《半月谈》的法律咨询台收到一封信,内容如下:一天,我去储蓄所取款,一歹徒在光天化日之下抢劫了一中年妇女刚取的钱,保安拦截,歹徒吼道:“谁管,杀死谁!”说着急忙逃跑。我骑摩托车追击歹徒,把歹徒撞倒后,警察及时赶来抓住了歹徒。事后,我特别后悔,如果撞死了歹徒会违法的。
学生立刻质疑:骑摩托车的人如果撞死抢钱的歹徒是不是违法的?什么是正当防卫啊?让学生分组讨论,学生在分析中有分歧,教师及时进行引导,便可以得出正确的结论,实施正当防卫必须同时具备:合法权益受到不法侵害时,必须是非法侵害行为正在进行时,只能针对不法侵害者本人,不能超过必要的限度。学生明白了正当防卫是公民同违法犯罪做斗争的有效手段。教学中应让学生多看、多做、多思考,不断探究质疑,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
三、整合生活情境,彰显思想品德魅力
1.体验生活,感悟思想品德
把教学内容生活化,教师要深入挖掘教材、活用教材。教材是沟通学生和思想品德知识之间联系的主要方式,但是生活是一个大课堂,生活中的知识可以为教材中的思想品德知识提供必要的补充。根据教材内容或学生疑惑问题,组织学生到农村、工厂参观、调查。利用休息时间开展活动,明确社会调查的目的,就近调查,取得第一手材料,写心得体会。如:在教学《笑迎新生活》的第一框《新学校,新同学》一课时,教师组织学生参观我们的新校园,再让学生做“问卷调查”:(1)新学校给你的第一印象是怎么样?(2)你最喜欢学校的哪些地方?(3)给你留下印象最深刻的事情是哪件?这种教学设计体现了“生活即教育”的教材观,也让学生真实地感受到了新学校,体验到了新生活,缩短了学生与教材的距离,提高了学生学习思想品德课的兴趣,增强了中学生的实践能力,提高了学生的思想道德觉悟。
2.回归生活,培养道德
中学思想品德课源于生活的需要,它的基本内容是和学生的思想实际、社会生活实际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回归生活是思想品德课教学改革的重要价值取向。结合文本内容把学生带入社会实践中去,从生活中选取典型的场景,在课堂上开展生活化的展示活动。如:在教学《我与父母交朋友》一课时,教师采用了“实话实说”的形式,请学生家长做嘉宾,让学生谈一谈和父母相处过程中的多种烦恼。让学生和家长共同寻找造成他们沟通困难的原因,在家长和学生互动的基础上探讨搭建心灵沟通桥梁的有效办法。学生兴致勃勃,在实践活动中既锻炼了能力,又轻松地掌握了与父母沟通的方法。陶行知先生说:“教育只有通过生活才能产生作用并真正成为教育。”教师要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把课堂内容生活化,彰显思想品德课的魅力。
总之,思想品德课教师要从教学需要出发,结合社会生活、学生实际等因素在动态与变化中创设直观、富有探索意味的教学情境,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生活为主线,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中学习,使思想品德课促进学生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黄建珍.政治教学应与生活实践结伴[J].广西教育,2007(17):39-40.
[2]周晓舟.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生活化初探[J].理论经纬,2010(00):376-386.
[3]胡田庚.关于思想政治课教学生活化的思考[J].高等函授学报:哲学社会科学,2007(06):6-8
(作者单位 东侨经济技术开发区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