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海燕 钟源海
职业道德建设是新时期三大道德建设(社会公德、家庭美德和职业道德)中的关键一环,对大学生进行职业道德教育是高等教育根本任务的必然要求,也是市场经济健康发展和大学生自身发展的必然要求。高职院校作为我国高等教育中一支重要的新生力量,承担着培养“面向生产、建设、管理和服务第一线需要的”高技能人才的重任。
职业道德教育多元化综合考评体系对话德育一、职业道德的内涵
道德是一种社会公认的关于善的标准,是一种标准,是一种行为准则,具体地说,也就是哪些是社会提倡做的,哪些是社会反对做的。职业道德通常是指所有从业人员在职业活动中应该遵循的行为准则,是一定职业范围内的特殊道德要求,即社会对从业人员的职业理念、职业态度、职业义务、职业技能、职业纪律、职业良心、职业荣誉和职业作风等方面的行为标准和要求。职业道德既是本行业人员在职业活动中的行为规范,又是行业对社会所负的道德责任和义务,其主要内容: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
企业已经把职业道德水平作为衡量员工素质高低的核心要素,职业道德是支撑企业竞争力的基础和核心。因此,企业不仅在企业内部加强对员工的职业道德教育,而且把职业道德作为招聘员工的先决条件和辞退员工的重要依据。“坚守自己的工作岗位,直到最后一分钟”,这是职业赋予人的使命所在,忠于职守、认真履行本职工作是人类共同拥有的一种崇高精神。社会学家戴维斯说:“自己放弃了对集体的责任,就意味着放弃了自己在这个集体中更好生存的机会。”放弃承担责任,或者蔑视自身的责任,这就等于在事业可以自由通行的道路上自己给自己设置了一个障碍,摔跤倒地的也只能是自己。良好的职业道德是我们未来成功的素质航船,而敬业精神和诚信品质则是这艘素质航船的两个强大的动力。
二、加强高职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的必要性
1.加强高职学生职业道德教育是高等教育的根本任务所决定的
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是高等教育的根本任务,高等职业教育要求教师不仅重视对学生的专业知识、专业技能的教育和培养,而且还要重视对学生将来从事岗位需要的职业道德素质的培养。专业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二者相互依存,缺一不可,有机统一在学生的职业教育中。良好的职业道德素质的培养,有利于学生正确认识所学专业的社会价值,明确将来的社会角色,深刻感受到自己所肩负的社会责任和使命感,进而增强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加强职业道德教育是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然要求
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决定和制约着德育的内容、性质和发展水平,职业道德教育应该主动适应和服务于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求。这是高职院校德育的最重要、最基本的规律。职业化是社会生产劳动的普遍形式和社会个体生活的根本,人们正是通过分门别类的职业劳动和社会分工创造和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职业劳动的有效性,不仅取决于劳动者的专业能力,还取决于劳动者的职业道德水平。
三、目前高职院校学生德育现状与分析
1.目前高职学院职业道德教育所取得的成果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整个社会职业的要求越来越高,我国高职院校的职业道德教育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关注。目前,学院领导、老师、学生都对职业道德教育重要性的认识有了较大提高。
2.高职院校的职业道德教育仍然存在的问题
职业道德本身具有明显的时代性,高职生的职业道德教育也必将紧扣时代变迁和社会发展的脉搏。职业道德教育工作者面对社会转型时期带来的严峻挑战,积极探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从总体来说,高职院校的职业道德教育仍然存在许多有亟待解决的问题。
四、高职院校职业道德教育的对策
21世纪初,美国将“职业技术教育”更名为“生涯与技术教育”,这充分体现了职业教育理念的转变,并着重强调了学术课程与技术教育的统一,也突出强调了工学结合的办学模式。同时,在教学内容上,生涯与技术教育强调学术教育与专业技术教育在同一课程中的相互结合。
1.应组建“学校、社会、家庭”合力式的教育网
当前,德育教育中,学校、家庭、社会三方面互不配合的现状比较严重,出现了学校教育孤立,家庭教育随意,社会教育无力的局面。职业道德课是显性课程,而整个职业道德教育则更多地属于隐性课程的范畴。学校对学生进行职业道德教育,不能脱离社会,忽视家庭、企业和社会环境的影响。师生之间的关系,父母对子女的启示和引导、社会对职业道德评价和认同,都会对学生的职业道德观念形成和能力发展起到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职业道德是学生个人道德修养的成熟化,在这一过程中,家庭、企业和社会的推动力量是不容忽视的。构建“校企双驱”的职业素质教育机制,以提升学生就业和创业能力为目标,以学校与企业为双重力,创新职业素质教育体系,建立校企共育机制。职业院校只是职业道德教育的主体之一,家庭、企业、社会也是职业道德教育的重要实施主体。
2.学习优秀企业,引入企业文化,促进校企文化的融合
优秀企业文化是企业在长期经营实践中所凝结和积淀起来的价值观念、精神力量、经营境界以及广大员工所认同的道德规范和行为方式。企业文化更多地体现的是对员工群体的规范、整合、凝聚和激励功能,用一种无形的文化力量形成一种行为准则、价值观念和道德规范,凝结员工的归属感、积极性和创造性,引导员工为企业和社会发展而努力。
高校校园文化,是指依托高校载体来反映和传播各种文化现象的总和,是高校师生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逐步积淀形成有个性的意识如价值观念、行为方式、精神信念、审美情趣等,高校校园文化其内在的特点是以学术文化和道德文化为主线,通过制度、规则、礼仪、管理、社团、体育、艺术及教学、科研、校园环境等形成特有的学术传统、价值观念和校园文化氛围。
职业道德本身具有明显的时代性,职业道德教育也必须紧扣时代变迁和社会发展的脉搏。坚持“课程对准技术,把课堂搬到车间;职业对准市场,把实训搬到岗位”的办学理念;坚持以社会需求为目标,以就业为导向,继续加强行业调研,突出高职特色的办学思路;遵循“理论够用、技术管用、特长好用、吃苦耐用”的社会需求原则;坚持培养面向生产、建设第一线需要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实践技能强、有良好的职业道德的技术应用型人才的育人准则。只有这样,高职教育才能真正进入到“招得进、留得住、推得出”的良性循环。
参考文献:
[1]李宁.高职院校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现状及对策.邢台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
[2]郭建怀,陈然.职业院校学生德育现状调查研究.徐州师范学院学报,2010,(1).
[3]李志新.顶岗实习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与探讨.咸宁教育学院学报,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