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阳光课堂的构成

2013-04-29 00:44张晓丹
新课程·中旬 2013年9期

摘 要:阳光课堂是培养学生健康成长的主要场所,有效、合理地构建阳光课堂是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快乐学习的主要渠道。构建阳光课堂是当代教师必备的专业素质和时代赋予教育工作者的责任。

关键词:阳光理念;阳光课堂;阳光心理;阳光素质

长期的教学实践,我们发现,同一时期入学的学生,教师传授的是同一知识内容,相同的学习时间,为什么有些学生渐渐地失去了学习兴趣,产生了厌学心理,而有些学生却能积极主动地学习,取得良好的成绩呢?除了学生个性差异以外,在课堂教学环节中,良好的教学氛围、积极向上的心理需求、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家庭温馨的生活环境,都是学生健康学习成长的必要因素。因此,树立阳光理念,构建阳光课堂,既是现代教学的需要,也是人性化教育的必然。

一、阳光理念的树立

现代课堂教学应该是在传授知识的同时,使学生在愉悦的情境下健康成长。青少年有良好的心态、积极向上的心理、锐意探究的精神、面对困难的勇气、团结协作的方法、乐观的态度、科学的学习方式等,都是阳光要素。构成阳光课堂的各要素之间,既有联系又有区别,既有独立操作性,又有交叉与渗透。阳光课堂是一个整体效应,其核心内容亦随着年级、学科、授课对象的不同,而呈逐级递增趋势,即年级越高,内容越深,阳光课堂的构成越复杂,各要素之间的整体联系越紧密,因此,阳光课堂的建立与运作是关系到青少年心理、生理及非智力因素是否健康发展的关键,理应纳入评价课堂教学效果的硬性指标之中。

二、阳光课堂的构成形式

1.课堂教学氛围

课堂教学学生是主体,教师是主导。在上每一节课时,要求教师首先要有一个成功者的心态,把笑容挂在脸上,把激情融入教学中,把感情投在学生上,把真情留在学生心目中。在整体授课过程中,师生的教与学均在同一空间氛围中,教师旁征博引,学生举一反三,师生平等互动,共同研讨重点,共同突破难点,在平等氛围中进行对话。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充分完成自己的设想,达成既定目标,学生是操作、实验、动手、动脑的主角,教师是评定、指导的导演,充分给学生一个展示自我、肯定自我的舞台,使学生能完成教学目标,有巨大的成就感。这样学生的自我意识、评价意识、肯定意识就会提高。在轻松的氛围中师生相互尊重相互理解,使学生产生强大的求知欲。

2.搞好情境教学

新课程要求现代教学要在相互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下学习。如果教师能够设置开放的教学情境,学生有广阔的选择空间,开放的动手环境就能满足学生的好奇心、探究心,心理自由度会得到满足,一旦这种需求得到满足就会产生快乐心态,甚至对整个学习过程和学习成果牢记一生。

3.适时客观地阳光赞许和评价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的认可和评价对学生的心理影响很大。对于认知较快、成绩较好的学生给予表扬,能鞭策他们继续努力;对于理解较慢、认知较差的学生,也要有耐心、爱心。如果暂时语塞也要用真诚信任的目光注视他、等待他,同时要适时地提醒、点拨、鼓励他回答。在回答正确后教师要说:“你认真思考了,答得很对,要是再流利一些就会锦上添花,下次再加把劲。”对同一问题,同一情境,教师也可以说:“某某同学回答得很好,谁还有其他方法吗?”“你真行,太棒了,下次更好一点怎么样?”“还有谁想试一试啊?”在课堂教学中对学生一份信任,对学生一种尊重,对学生短短的几句肯定和评价,就会使学生产生强大的自我学习原动力。这种原动力一旦迸发,其产生的作用效果是无法估量的。

4.建立阳光差异教育

一个学生群体存在个性差异是客观的现实。建立阳光差异教育,就是针对不同程度的学生实施不同的特色教育。让学生感到知识离他们并不远,通过设计使学生感到所学习的内容是现实的有用的,和生活是密切关联的。这样学生就会对学习内容有一种亲切感,进而产生兴趣及求知欲,增加原动力。如果教师的授课仅限于尖子生、优秀生,一切围绕他们转,是必会使很多学生产生心理阴霾,认为学习是好学生的事,从而产生强烈的抵触情绪及逆反心理,产生我一看见某某教师就烦,我就不学他教的课的错误心理。因此阳光差异教育,就是弹性教育,就是个性化教育,就是面向全体学生的人性化教育。阳光教育是公平教育,每个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都有目标可循,有快乐可找,都有自信可依,都有成功可建。

三、阳光课堂对教师的要求

1.阳光课堂的构建教师是关键

要切实重视课堂教学良好氛围的营造,在教学环节的设定上既要科学又要合理,同时又兼顾人性化的感受。

2.巧妙设计、精确构思,把学生影响和带到“爱学”“会学”“学会”的良好循环中

3.教师要重视课堂教学的几个维度

(1)长度。即在有限的可用时间里要达成教学目标。

(2)宽度。即教师为每个学生服务,就是在授课中力争满足学生的合理要求,使学生的学习感受充满阳光。

(3)高度。即阳光课堂在体现教育公平性的同时,要保持和维护知识的高度及权威性,要在达成教学目标的情况下科学合理地设计学生的参与度。

4.教师要重视课堂教学的细节

如,评价语气、体态语言、加强自身修养、不断学习、正确区分青少年成长过程中的正常心理状态,心理问题及品德之间的区分,正确引导及疏导。

5.加强学校与家庭的联系

阳光课堂的效果是多层次的综合教育效果,要重视家长与学校的沟通,了解青少年心理成长历程有助于实施个性化阳光教育。

四、阳光课堂的教育效果

三年的阳光课改实验效果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使学生充分认识了自我,学会了追求更高、更远的目标

认识是自我发展、自我教育的前提,通过差异教育,学生对自己的位置有了正确的认识,在空间、时间上明确了自我位置,知道学什么、为谁学、学到什么高度,教师关心、关注每个学生的学习历程并给予评价,鼓励学生努力做最好的自己。

2.学生间学会了互相理解、互相尊重

阳光课堂是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为了一定目的、一定内容、在一定时间、空间内生命体制间的交流。平等互动式交流使学生懂得了每个生命个体都不是完美的。每一个成功之举都是群体协作的结果。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每个人的成功都是不平凡的,在学习过程中都有成功与失败交融的现象。在课堂上能承受失败,增强了受挫能力。

3.学会了积极快乐、合作交流、互动分享

在新课标“自主、合作、探究”学生课堂上强调合作交流,一定要建立在个人劳动的基础上,在课堂中的每一个争论对某一问题的具体看法学生间都要相互表明自己的观点,对于具体问题养成了学生动笔、动脑、动手的良好习惯,使学生树立了自信心,学会了从不同角度去思考问题,用不同的策略解决问题。并能把这种思维模式应用到日常生活、学习和人际交往中去,善于保持一种积极向上、崇尚成功、追求卓越的良好健康心态。

参考文献:

[1]王红.做阳光教师,构建阳光课堂.新课程学习:综合,2012(05).

[2]曾继耘,史俊.“阳光课堂”:内涵与特质.当代教育科学,2010(02).

作者简介:

张晓丹,女,1968年出生,毕业于吉林省商业学校。中级教师,在教学中能熟练地掌握和运用教学规律,具有较高的专业水平。

自1998年以来,《说课稿》《教案》多次在全国职业技术教育上获

奖;2002年,论文《注重实践技能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在白城地区优秀论文评选中获一等奖;2003年,《花刀工艺型》在中华教育教学活动评比中获一等奖,并入选《现代教育说课稿、教案选萃》三卷中;2004年,论文《浅析烹饪专业实践课教学模式》已登在由中国、香港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教育研究论坛》杂志上;2007年,论文《浅谈教师的外在素质与自我培养》在《中国教育研究》杂志上发表,并获奖。

(作者单位 大安市职业教育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