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里湖湘入梦来

2013-04-29 00:44:03陈南先
书屋 2013年9期
关键词:佛门何绍基湖湘

陈南先

《行走湖湘》是叶梦的第十部散文集。这部散文集,是叶梦足迹踏遍湖湘大地之后,写下来的所见所闻所感。叶梦出道文坛以来,游遍了湖南的四条江河流域:湘江、资水、沅江、澧水。所以这本书的封面和扉页上写道:“从四条江河出发,叶梦行走湖湘。”其中最早的篇什问世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初,最晚的篇什写于2003年。这本书装帧古朴典雅,书中的插图全部用山水古版画,黑白的线条给人一种返璞归真的感觉。

亲近自然,纵情山水,写景必不可少。叶梦在浮邱山上看到的景色是——“从山上看资水,不过一条静止于天地间的白带子,不禁有一种高远苍凉的感觉冒出来。俯瞰山下那鸽笼似的农舍,那袅袅的炊烟,那细如蚂蚁的人和牛,还有那水汪汪的田垄,遂有一种温暖的灌酒直逼心头。站在山顶的云端里看那片繁衍生息的土地,才感觉到有一种无法割舍的温情。”

在游记中,对秀丽山河、名胜古迹、风物传说等描写占有非常突出的地位。除山水田园诗以外,其他任何体裁的文章在景物描写这方面都不能和游记相比。

“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尤其是少数民族兄弟聚集的地方更是与汉族的风俗习惯迥异。花瑶的节日“坦奈摆”,是在阴历七月初七至初九。瑶民白日里到乡场上赶场,晚上未婚男女就聚集在古树下的坪场上,男子各执一电筒,专照女子,照见了中意就搭话,便邀到山上的树林子里去。花瑶的这种风习,代代相传,谁也不会大惊小怪。女子穿着“帐”一样的裙,即裙里是没有内容的,这裙对“坦奈摆”的夜便十分方便。小沙江花瑶“性”的开化,从某种意义上讲要比汉族现代得多。

风俗对社会成员有一种非常强烈的行为制约作用,它是社会道德与法律的基础。我国自古就有重视风俗的传统,“为政必先究风俗”、“观风俗,知得失”是历代君主恪守的祖训。在人与人交往过程中,了解并尊重对方的风俗也是很重要的。我们外出时总会记住“入乡随俗”的古训。叶梦这些关于风俗的描写,对读者来说,很有作用,使我们大开眼界。

叶梦曾一度沉迷于《金刚经》和《六祖坛经》。她有不少佛门的朋友,她这本书里不少地方写到了宗教方面的东西。

比如,尼姑晚课的最后仪式:大殿里灯火通明,几位尼姑绕着香案和菩萨成一个圆圈疾走,一边走一边念念有词。这就是每天晚课的末尾部分,叫做“送菩萨(《夜访观音岩》)。”

荼毘,僧尼火化的仪式。火化窑是一座花岗岩砌成的小石屋,石屋有门,门已封好,只待点火升烟。火化前还有不少唱歌、诵诗等宗教仪式(《荼毘记》)。

云麓宫是道观,占据了岳麓山最好的风光所在。佛家后于道教,把寺庙建在了半山腰。儒教与岳麓山结缘的时间最后,庭院就建在山脚。“我是一个游离三教之外的人,对于任何一处神祇,都不会有膜拜的感觉”(《岳麓书院的场景》)。叶梦认为:“叩拜在佛像前的人,大都对佛有所求,因为我没有什么要求佛办的,也就免了叩拜之苦。佛也是人,不妨用平视的验光来看。”“平时不烧香,临时抱佛脚”,就是用来批评一些急功近利者。我国农历年前的祭灶神——“上天言善事,下地纳吉言”等都很有功利色彩。

叶梦跟一个法师的一次对话,给人深刻的印象。

叶梦和法师套近乎说:“我们凡俗之人,奔波劳碌于万丈红尘之中,有说不清的烦恼、说不清的苦衷,倒要羡慕师父们的清静呢!”

法师淡然地说:“不过各有各的清静罢了!”

叶梦暗地思忖:“我视佛门为苦海,佛家视尘俗为苦海,岂不也是各有各的苦海么?”

叶梦在另一篇文章更是发表了高见:“佛门内诸众,原本不全是六根清净之人。一个寺庙的权力之争,对于各种施主的冷热态度,这一切皆与凡俗中任何人没什么两样。我几次出入那座名山,知道了不少佛门中事。我以为佛门内外,大都差不多,唯一不同的是:食欲里没有肉,肉欲里没有女人而已。”

叶梦行走湖湘,也吃遍湖湘。叶梦书中介绍了大量的风味小吃,这些东西具有地方特色和泥土气息。比如,在别人眼中也许不起眼的萝卜,叶梦说起来就绘声绘色:“道州的菜就像人种中欧美人,都是人高马大的。道州的雪萝卜水灵灵红艳艳的,红皮之下是水汪汪的白心,那个脆,比雪梨强,味道实在要赛过北方的雪梨。道州的雪萝卜个大、质优、皮红、肉白、汁多、脆嫩、产量高。煮食松软味甜,醋食清甜可品,还有开胃止咳祛痰之功。”

2012年上半年央视播放的七集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有几句旁白是这样说的:“这是山的味道、海的味道、风的味道、时间的味道、记忆的味道,才下舌头,又上心头。”这话说得多好!这不仅仅是吃的问题,这还是乡愁的问题,饮食文化的问题。一碗汤里可以喝出一个时代的味道,一道菜中能够品位一段传说中的历史。

笔者认为叶梦在这部散文集里写得最好、最深刻的部分就是关于古代先贤、文人墨客历史命运的那些篇章,这些完全可以称作文化旅游散文。

屈子祠里屈原的塑像,作者不敢多看。因为在她心里的屈原是一个软弱的敏感的诗人,画家和雕塑家常常喜欢把他弄成仰天长叹的作“愤青”状的精神壮士,她以为这实在是错误的。“如果屈原拥有了权力,他就不可能有那么多忧愤的美妙的诗篇”。叶梦是对的,清朝诗人赵翼在《论诗绝句》中说:“国家不幸诗家幸,赋到沧桑句便工。”她接着又议论道:“他作为一个个体的人,在幽暗的历史中之所以还温暖着我的心,是因为我们现在还没有人拥有他如此的想像和浪漫。如果我把文学作为一个行当的话,我于屈原就像一个木匠之于鲁班。”

叶梦在道州城外的东门村品赏何绍基的书法。她看出何绍基的字有一种宁静的禅意。在岳阳楼上,叶梦发现了何绍基的一幅对联:“与佛借蒲团,坐看大江浮日月;有僧共笔墨,写将警句压鱼龙。”她觉得何绍基的对联和他的字一样,有一种流水般的圆转活脱。

叶梦发现在湖南的湘、资、沅、澧四水中,资水河是一条独特的河,它全程一千多华里,呈“非”字状由西南向东北流淌。“非”字的两边表示它接纳的许多支流,资水的支流大都名叫某某溪。用一“非”字高度概括了资水河的地貌水文特征且非常直观,形象生动(《人与河》)。说到邵阳人性格特点,叶梦引用了邵阳当地一位官员的话来总结:邵阳人的特点是好胜勿欺,不信狠,不能哄骗他们,不能对他们打官腔。俗话说:“铁打的宝庆,纸糊的长沙。”通过毛板船的事例,叶梦认为新化人能吃苦,霸得蛮,新化是最能代表湖南蛮子精神的一块领域。因为那里地处古梅山腹地,仍然保留了许多原始的宗教和习俗,也保留了许多古朴的民风。叶梦通过实地考察,对武冈和新宁进行了对比,从而得出结论:“看过武冈之后,我感觉武冈不‘武,看到新宁之后,感觉新宁曾经不‘宁(《新宁的山水新宁的人》)。”这些例子,不都表明叶梦对湖湘文化的独到的感悟和见解吗?

“铁马冰河入梦来”是陆游的一句诗。笔者这里套用一下,用在叶梦身上:“千里湖湘入梦来”。湖南是叶梦生于斯、长于斯的故乡,三湘大地是她梦萦魂绕的地方。著名作家谭谈在这本书的序言《我随叶梦走天下》中写道:“这是一本叶梦用脚读湖湘的书,也是一本叶梦用笔写湖湘的书,还是叶梦用心品湖湘的书。”作者自己在《从四条江河出发》的后记中写道:“这本书是一个湖南人眼睛里的湖湘山水连载,也是一个生命个体对于湖南山水风物的解读。”

猜你喜欢
佛门何绍基湖湘
涵抱万有
——何绍基特展
中华书画家(2022年2期)2022-11-04 14:33:00
春色无高下一一佛门诗人圆一访谈录
中华诗词(2021年4期)2021-12-31 08:20:36
图说书法(187)
视野(2021年5期)2021-03-25 08:53:36
「寿苏」与「访苏」 何绍基对苏轼影响的接受与容纳
紫禁城(2020年7期)2020-07-25 02:40:12
晚清书家何绍基
湖湘扫描
湖湘扫描
湖湘扫描
我惹一身尘埃,入你的佛门
湖湘扫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