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课堂让学生获得个性发展的空间

2013-04-29 06:04李海龙
北京教育·普教版 2013年9期
关键词:小花猫想象美术

李海龙

儿童与生俱来就热爱艺术,常常在懵懂的时候就开始了涂鸦和歌舞,这种对艺术最初的兴致往往带给他们极大的快乐,而如何把这种快乐放大、延伸和拓展是值得每一名美术教师,尤其是小学美术教师思考的问题。

从教五年来,笔者始终以密云二小幸福教育下“构建自主开放的课堂”为研究方向,引导学生成为美术课堂的主人,拓展学生的思维方式,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引导学生的个性发展,让课堂充满朝气与活力。

敢于放手

传统的美术教学强调教师的示范作用,经常出现教师与学生共同完成一件又一件没有个性的复制品的现象,并以“像或不像”作为重要评价标准,从而扼杀了学生的个性、压制了其创新意识。因此,笔者认为,打造开放的美术课堂首先要在教学中敢于放手,给学生更多想象和发挥个性的空间,使其在观察、理解的基础上,用自己喜欢或者擅长的手法加以表现。

如何放手让学生去表现呢?笔者认为,做到以下两点很重要:一是教师要少示范、多分析,通过让学生学习和掌握基本的绘画技法,从而个性化地呈现出不同的美术作品,正所谓“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二是教师要少限制、多放开,尤其是在创作课中,教师给的题目范围应大一点、选材应广一点,以利于学生表达自己的个性。例如,在教授《彩帆船》一课时,有学生会问:“帆船上的帆板用什么颜色呢?”笔者并没有急于做示范,而是启发学生,利用他们身边的彩笔和油画棒,分析了颜色的冷暖和对比。当学生们了解了色彩知识后,自然而然地就学会颜色搭配了。

注重延伸

傳统的美术教学多拘泥于教材,学生学习以临摹为主,其创作思维受到很大限制。如何让学生拓宽思维,插上想象的翅膀呢?

一是充分准备课前材料。学生在课堂上思维狭窄,往往是因为对材料的感受不够深入,因此,课前让学生充分准备,在收集材料的过程中直观地获取和感受信息,能为课堂创新储备必要的知识和素材。

二是细心品味生活题材。课堂上教师应多联系实际生活,引领学生对收集的材料进行感受和分析,将美术学习具体化、形象化、生活化,从而激活学生的思维,使之善于从丰富的日常生活中获取美术学习、美术创作的灵感和欲望。

三是鼓励运用多样手法。课堂因预设而有效,因创新而精彩。一堂有效而不失精彩的美术课,必须鼓励学生发挥个性化的思维、运用多样化的表现手法,而不能固守着一本教材、一种方式、一条途径。

培养创新

儿童的想象力十分丰富,情景引导不仅有利于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而且也正是学生最感兴趣的。因此,在教学中采用情景导入,既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了求知欲,又能在学生心灵深处产生共鸣。

例如,在教授《小花猫在睡觉》一课时,笔者提出:“有人想象小花猫梦见自己在捉老鼠,有人想象小花猫梦见院子里的大树上长满了好吃的鱼。假如你是小花猫,你会做个什么样的梦呢?”学生们在经过热烈的讨论后,给出了很多新奇、有趣、独特的回答。于是,笔者就引导学生将自己想象的各种画面,通过个性化的方式呈现在画纸上。在与学生的互动交流中,教师“润物细无声”般地帮助学生们打开思维的大门,激发学生创作出五彩缤纷的美丽画面。

法国教育学家斯普朗格说:“教育的最终目的不是传授已有的东西,而是要把人的创造力量诱导出来,将生命感、价值感唤醒,一直到精神生活运动的根。”只有打造自主开放的课堂,才能使学生获得个性发展的空间,我们的美术课堂才能多彩而充满活力。■

猜你喜欢
小花猫想象美术
奇妙的想象
细观察 多想象 善表达
创意美术
创意美术
创意美术
小花猫
这些并不是想象,有些人正在为拥抱付费
那时我们如何想象未来
小花猫
小花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