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堂刚
精神成长是什么?太原师范学院傅书华教授近日在《人民教育》撰文指出:“精神的成长,是灵魂的健全,是人格的生成,是公民意识的培育,是对人生命自由实现的自觉意识的形成。”文中谈到当前孩子精神成长已进入“白区”,造成这一时弊的主要原因有三:哲社人文界的功利之心,让文化贩子、学术掮客们制造了很多学术垃圾,没有可供未成年人汲取的精神滋养;应试教育的沉重枷锁吞噬、扼杀了未成年人的天性,将一个个鲜活的生命个体,整成批量生产的“零部件”;社会人的迷狂,扭曲了孩子及其家长的“成才观”和“幸福观”,形成畸形的价值取向。
诚然,至少在目前看来,精神成长还是一块被人忽略的真空地带。你瞧瞧,打开电视电脑,孩子们欣赏娱乐的动画片、电视剧、电子书、游戏……以“搞笑版”为主力军占领着整个市场。人物造型离奇,言谈举止、思维方式完全脱离了正常人的生活实际,既没有知识技能的传播,也没有生命个体的开拓,更没有人文美德的蕴育。孩子们不踏实学习知识,不虚心听老师家长的教育,追求虚无的梦想、无聊的调侃,衣着装束和言谈举止傍新潮,这哪里是精神食粮,简直就是一剂剂灵魂毒药。此外,学校重智育,轻德育、体育、美育已是不争的事实,为了安全取消了亲近自然、体验劳动、学会交往等实践活动;为了提高升学率,减少甚至取消了体音美劳等教学课程;为孩子“学有所长”,疯狂报读各类补习培训班……学生变身容纳知识的机器,负面效应层出不穷:高分低能,情感缺失,美德沦丧,意志品质脆弱……
孩子受社会大环境和家庭溺爱的影响,自以为是、自我中心的心理倾向极为严重,承受挫折能力差,听不得教师半点善意的批评,连指出其缺点和错误都不能接受;加之由于单亲、留守等原因,造成孩子情感缺失,我行我素;更有《未成年人保护法》、师德规范的颁布实施,以生为本教育形态的形成,成了少数学生挑战教师教育行为的护身符,不完成学习任务、违反校纪校规、打架骂人、逃学上网、赌博恋爱……为所欲为,毫无顾忌。他们对老师的教育嗤之以鼻,任你天天说,我就是不听,能奈我何?学校不能开除,教师不能惩戒,完全不需对自己的行为负责。教师若有过激言语,便公然对抗,或冠之以“心罚”“软暴力”的枷锁,动辄向媒体曝光,还要讨个说法。更令人痛心的是,跳楼、服毒、卧轨……的大有人在。“我爸是李刚”之心态者也大有是焉,令学校和老师防不胜防,胆颤心惊,深感“黔驴技穷”,教育之境竟落得如此苍凉和悲壮!种种之殇,怎一个痛字了得?看来,精神成长带来的隐形安全,已不是由某个人主观努力所能改变的“现象”,而是病入膏肓的“顽疾”,且势如破竹,肆意蔓延毒害。
孩子的精神迷失,社会的精神就会迷失,民族未来的精神也必将迷失。一个没有精神的民族,如何实现民族复兴,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拯救孩子,就是拯救社会,拯救民族!
关注孩子的精神成长,涵盖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它必须充满人性光辉,让学生在理解、尊重、宽容、感恩、团结、关怀的情感氛围中体悟真爱;二是它必须彰显教育特色,让学生在个性、科学、合作、探索、创新、交流的学习氛围中沉淀知识;三是它必须富有生活气息,让学生在自然、活动、磨砺、实践、激趣、竞争的快乐氛围中超越自我。遵循生命成长的本真规律,将汲取与释放、知识与技能、德行与操守、欢笑与泪水、实践与创新高度融合。像慈母般疼爱、呵护、哺育;又像艺术家匠心独运,将胚料细作甄别,精心雕琢,形成一件件风格迥异、精妙绝伦的珍品。
重建孩子成长迷失的精神家园,“路漫漫其修远兮”。它不可能一蹴而就,但也并非遥不可及,只要全社会高度重视,共同担当,心怀坦荡,志存高远,持之以恒,撑起孩子精神成长的晴空便指日可待。
(作者单位:谷城县紫金镇中心学校 湖北襄阳 441711)
责任编辑 余志权